王林祖散文《浇水》(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浇水  
文/王林祖
在北方的灌区农村,一茬庄稼一般需要浇四五次水,才能保证庄稼收成。所以浇水便成为庄稼人的劳动之一。
这种浇水,说实话,从现在造成的结果来看,是有着弊端的。那就是长期的传统的浇灌方式,所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凸显。昔日大片的肥沃的良田由于二三十年的持续浇灌,最后成为盐碱地。有的地方几乎再不能种植任何庄稼。一眼望去,只有大片的红柳摇摆着身姿在试探春风,迎接夏雨,沐浴秋阳。
这是甘肃西部农村地区近十年所引发的土地耕种问题。尽管政府发动农民通过每家每户承包的方式,挖了十米左右深宽,贯通南北几个村庄的排水沟,但效果不明显。在没有改变浇灌方式的情况下,地下水位的上涨还在持续。
这让我想到了我所了解的甘肃敦煌棉产区的情况,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浇灌之后,一些地区出现土地盐碱的趋势,幸好政府及时作出调整,改变传统浇灌方式为喷灌,才保住了大片的农田,庄稼一片葱茏。尽管由于受市场调节的影响,棉农的小型个体化耕种模式改为大型机械化操作经营模式。但土地属于国家资源。农田适合耕作才会养活人。所以观念方式转型非常重要。而且要及时,要有预见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奔小康的路上,农业必须首先得“奔小康”。
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庄稼无法生长,尤其对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和旱地作物,更不适合这种碱性土壤。分配给每家农户的几块土地,由小块如地图般的空坨一点点地扩大开来,发展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农民将种子种进土壤,土地却悄无声息,一颗小苗都不来见面。农作物减产的结果是土地不能再养活人。可惜控制措施采取得有点过晚,不然不会出现枸杞等耐盐碱植物都已不能生长而只有大片的红柳迎劲风摇摆的情况。
昔日靠土地养活了火热青春的人,现如今已快到进黄土地的七八十岁的年龄了。像我这样幸运地赶上了包产到户改革开放的东风没有挨饿的一代人,现在也已经快到了知天命之年。但我们的子孙还世世代代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大力研究农业发展中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想到最佳的办法,使这片曾经繁荣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土地不仅是一代人的梦,而且也寄予代代人的希望和梦想。农业大国当以农业为稳定根基,以高效先进的农业为骄傲!我相信养育了我祖先的这片热土,会成为他的子孙传承梦想、腾飞梦想的地方!
【作家档案】
       王林祖,甘肃人。中学教师。喜爱写作,音乐。作品见于散文网、《新长江文学》《微文美刊》《齐鲁文学》《西北文学》。笔耕不辍。曾多次在参赛中获奖。喜欢学习,追寻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原创首发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赞赏总金额的5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阅读量低于100,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主播20%,平台40%。朗诵费30元封顶。播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说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第7日,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湖北《洪湖文学》、黑龙江《乌苏里江》《知青》杂志推荐。
编委名单
社长、主编:叶桂秀(湖北作家,已出版专辑《爱成桃花》一部。)
副主编: 百姓瞭望(贵州作家,已出版专辑《低吟浅唱》一部。)
 驻站作家
       邛州冷客(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牧青(四川作家,安岳县作协副主席。)
       牛高山(安徽作家,淮北市诗词学会副主席。)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  真真   薛玉林  乔力一  谭小芳(香港)  段载芳   刘禹清   项见闻  季音  铜墙  
 金牌主播
      雪峰  芝兰于室  岁岁平安   素兰   一弓  秋子  海涛  金辉  往都  海畔  徐昭君  康艳玲  旧时光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扫码关注
鼠年大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