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的故事情节,却被写成最雅的诗意,后人惊呼“一字难改”

唐诗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不光是因为它的艺术水平高,还在于它的题材广泛,一如唐人的博大胸怀。有些朝代的文学作品,要么只看到莺歌燕舞,靡靡之风,要么只有金戈铁马,肃杀之气。只有在唐诗中,无论你喜欢自然的绮丽之美,还是历史的咏叹,抑或感情的起伏变化,甚至是鬼哭神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作品。

因此,唐人诗集是最容易整理收集的,也是最难让所有人服气的。容易是因为它的好诗实在太多了,难是因为它的题材广泛,反倒众口难调。清朝人蘅塘退士收编的《唐诗三百首》应该是流传度最广,知名度最大的。在它之中,就有一首奇诗,将俗事写得风雅无比,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地。这就是王建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先要说说这首诗到底说的是什么,它其实源于古代的一种婚俗。当时,娶妻不仅是男子个人的事情,更是家族的大事。这就是一个外人,得到家族的认可,成为大家庭的一员。一般来说,女子嫁到夫家,就得与公婆一起生活。

在新婚过后的第三天,新娘子要下厨做饭,叫做“过三朝”。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女子抛头露面的机会极少,外界对于她的性格、品行乃至厨艺都是道听途说。“过三朝”则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了,它相当于对新娘厨艺的检阅,也是新娘居家过日子的第一印象。

这首诗,讲的就是这个风俗,这件事。按理来说,这是属于婆媳关系范畴,人人都要面对的家庭琐事,本来已经非常俗,完全不是阳春白雪的美好情节。然而,王建却以女子的视角,将这件俗事写出了最雅的诗意。

第一句是写新娘面对“过三朝”的考验,而第二句则是写新娘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做羹汤。此处,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洗手”,表现出了新娘的认真态度。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窈窕动人的少妇,正在忐忑不安地调制羹汤,她的动作娴熟,却还是流露出紧张的神态。

如果诗人按这种思路写下去,那全诗必定索然无味,成为流水账,也无法成为名作。可王建笔锋一转,后两句拨云见日,让整首诗熠熠生辉。

这两句其实也不是名句,但却情趣盎然。新娘是外人,但她深知家庭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只要婆婆好相处,自己当然不会吃亏。所以,牢牢让婆婆满意,“过三朝”就算成功了。然而,婆婆的口味到底是怎样的呢?酸甜苦辣这么多味道,她到底喜欢哪一种呢?

问自己的丈夫不合适,因为男人大大咧咧,并不一定那么确切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小姑子来品尝,因为女人心思细腻一些。而且,小姑子和新娘年龄相仿,有着共同语言,更容易拉拢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诗中其实反映了一个深意,那就是小姑子也会长大,也会有出嫁的那一天。新娘的今天,就是小姑子的明天。出于这种心理,小姑子也一定会不吝赐教。这其实,也在无形之中,道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家庭伦理关系。

写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然而,它的话外之意仍然很绵长。到底小姑子怎么评价的?新娘做出的羹汤味道如何?婆婆最终满意了吗?作者没说,这就是诗歌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任凭读者构建后续篇章,这才是一片美诗的应有之意。

这首诗叙述的事,是家长里短的俗事,却写出了风雅的意境,实在非常难得。而且,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甚至是白描手法,没有一个形容词。可是,清代大诗人沈德潜却高度评价:诗至真处,一字不可移易。试想一下,还真是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