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中状元后位极人臣,贪污证据确凿,乾隆却忍了三次
乾隆时最著名的贪官是和珅,他富可敌国家产万贯。和珅这么有钱又奢侈无度,乾隆是不可能一直不知道的,而这些钱的来源自然是不言而喻。那乾隆为什么不惩治和珅呢?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乾隆虚荣心极重,他要维护自己明君的形象,自然也不愿意背上被人蒙蔽的名声。
所以,和珅再如何贪,作为自己最信任的人,乾隆始终无法下手。其实不光和珅,还有一位宠臣也曾经获得过这样的待遇,那就是于敏中。
说起于敏中,那可是一个天才啊。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名门望族,从曾祖父开始就中进士,特别是祖父于汉翔文采名噪一时。于敏中也不负众望,小小年纪就有神童的美誉。别人十五岁考上秀才都是奇迹,而他在十五岁的时候考上了举人。
在乾隆二年的恩科会试中,年仅23岁的于敏中一举夺魁,成为当届的状元。尽管于家世代书香门第,可是如此惊人的成绩,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于敏中不仅会读书,还会做官,而会做官的表现在会拍乾隆的马屁。他在担任军机大臣的时候,时常陪伴在乾隆左右。乾隆好风花雪月,随时吟诗作对,每一次于敏中总能在事后将乾隆所作的诗记下来,一字不差,这自然获得乾隆的赏识。
乾隆好佛教,于敏中的书法一流,乾隆便让他抄写《华严经》、《楞严经》。一般的人也会尽力写好,但于敏中将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点。他先画出佛塔的形状,然后用小楷写在上面,凡是栏杆屋檐之下都有佛经,看起来禅意无限。不仅如此,凡是遇到“佛”字,他都排版到柱顶或者檐际,以显示尊贵和自己的虔诚。这就是著名的《华严经宝塔》,尽管于敏中布局花了两年时间,书写花了一年时间,却让乾隆的龙心大悦,从此在其心目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
乾隆要修《四库全书》,军机大臣刘统勋反对,认为劳民伤财用处不大,然而于敏中看出了乾隆的决心和虚荣心,大力推动。就是因为他的积极态度,他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裁官。
乾隆对于于敏中,可谓是恩遇有加,让他担任了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不仅是汉臣中首席军机大臣,而且是乾隆朝历任时间最久的军机大臣。
在私人生活上,乾隆对于敏中也是非常照顾。于敏中丧父期间,母亲又去世了。他为了减少丁忧时间,戴丧办丧,还不向朝廷汇报。这是严重的不孝行为,要遭到千夫所指的。然而乾隆却全力维护,将弹劾于敏中的御史朱嵇大加斥责。
于敏中只有一个儿子,读书成绩还不好。乾隆得知后,特地加恩让他补为荫生,并进入国子监读书。于敏中的妻子病故,乾隆封他的侧室为淑人,还差点以万乘之尊要为这个老头子做媒。
于敏中官做得好,更在于他让乾隆以及满朝的政敌政友都以为自己是一个清官,直到他在乾隆四十四年病逝时都无人怀疑他的操守。
然而,就在半年之后,于敏中的孙子状告叔叔侵吞了祖父的遗产。乾隆对此事非常重视,结果查出来的情况令他震惊。历来有清廉美誉的于敏中,在京城和家乡的财产竟然有两百万两之巨。这么多钱从何而来,大家心知肚明。乾隆也知道“非得之以正者”,但为了保全于敏中的名声,他第一次忍住了。
又过了一年,王亶望串通甘肃大小官员共同贪污赈灾粮的案件爆发。这次贪污案牵扯范围之广,数额之大,是举世罕见的。更为关键的是在官员的供词中,都直指两年前去世的首席军机于敏中。
乾隆杀掉最后一批甘肃官员后,在上谕中也提到了于敏中弄虚作假欺瞒了他,但是乾隆仍然年纪往日君臣情谊,提出于敏中“宣年力久,且已身故”,所以“朕不忍追治其罪”。就这样,乾隆再次放过了于敏中。
第三次是乾隆在五十一年下诏中透露的,他在把玩嘉靖年烧制的古瓷时,由嘉靖想到了严嵩,又有严嵩想到了同样愚弄君王的于敏中。于是他怒火攻心,下诏将于敏中的牌位移除贤良祠。但是,这对于于敏中的万贯家产来说又算什么,乾隆最终还是又忍了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