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为得意的词作,脍炙人口,却被岳飞的孙子提了一个意见

在两宋时代,词达到了文化艺术的巅峰。其中词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诗人中,在北宋是以苏轼为领袖,在南宋则是以辛弃疾执牛耳。辛弃疾与苏轼的词各有千秋,但辛弃疾曾经亲自带兵打仗,军旅生涯让他的诗词更富有从容报国的慨然之气,其中最著名的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写得非常豪放,也写得令人心驰神往,曾经入选到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之中。每次读到它,都不由让人心向往之,希望和那些英雄豪杰一起,并肩奋战,保家卫国。

虽然这首词名为“怀古”,其实还是在纵论当时的国事。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宋宁宗刚刚登基,启用了主战派的韩侂胄。韩侂胄摩拳擦掌,主持了开禧北伐,并启用有经验有雄心的辛弃疾为镇江知府,防守京口要地。

看起来,一切都是非常如意的。但是辛弃疾却敏锐感觉到,韩侂胄只不过是借助他的金字招牌来树立北伐的大旗。另一方面,韩侂胄对于北伐的艰巨性并没有充分考虑清楚,他以为只要宋军一到,自然可以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取中原,恢复河山,完全没有将金国放在眼中。

面对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辛弃疾虽然很赞同北伐,但仍然对韩侂胄的草率行事非常担忧。他以刘义隆的“元嘉北伐”为例,规劝朝廷应该避免轻敌冒进,避免重蹈覆辙。然而,他的正确主张并没有引起韩侂胄为首的朝廷重视。

这首词虽然写得壮怀激烈,但有一个问题,从该篇词作诞生之时起,一直就存在极大的争议。

辛弃疾填完这首词后,自己也非常满意,曾经叫上朋友在家宴会,让歌女当场吟唱。辛弃疾问在场的宾客,这首词到底写得如何?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本来这样的传世佳作,谁人敢提出意见?当场的人要么支支吾吾,要么随口说了一两个无足轻重的问题。当时,岳飞的孙子岳珂也在场,只不过他年纪很小,大着胆子对辛弃疾说:我只是一个孩子,不敢说指正,如果您能像范文正公一样,以重赏求改《严陵祠记》,那我还敢说一说。

辛弃疾一听,赶紧让他别卖关子,直接说不足。岳珂不慌不忙地说:这首词写得精彩绝伦,只不过就是用的典故太多了。(觉用事多)

辛弃疾听说后大喜:这是老夫的老毛病了。于是,他又反复斟酌,每天翻来覆去看十来遍,改了一个月都没有改完。(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

这段往事,被岳珂记录在《桯史·稼轩论词》,应该是确有其事。确实,后代评论家也有人认为,辛弃疾在这首词之中,引用典故过多过繁,确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但是,更多的文人对这首词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明代杨慎就直接在《词品》中告诉那些批评者: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其实,辛弃疾改了很长的时间后,我们看到的还是原稿,这说明他反复斟酌,还是感觉不错,舍不得改。

不过,我们在行文写作的时候,可以引经据典,但更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这正如谭献在《谭评词辨》中说的:

起句嫌有犷气,且使事太多,宜为岳氏所议。非稼轩之盛气,勿轻染指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