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发明一项制度,后世夸赞,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清朝(包括后金)入关之前,皇帝(可汗)的产生是贵族公推制。努尔哈赤就是由八大和硕贝勒共同推选出来的。他死后,并没有指定继承人,而是由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举皇太极为大汗。岳托当时说:“(皇太极)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

皇太极死后,各方势力相持不下,在互相妥协中,六岁的福临被公推继位,这就是顺治皇帝。

这种贵族公推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选出相对比较优秀的人才,不会因为血缘和皇帝的好恶而让太过于平庸的人上位。但是,它的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手握重兵的人都跃跃欲试,极容易发生内斗。在入关之前的两次权力交接时,如果不是各方妥协,差一点就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了。

顺治过世时,年仅二十四岁,他的儿子都还很年幼,可选择面不多。他以遗诏的形式立玄烨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但是,到了康熙的时候,情况又大不一样了。

康熙继位的时候不过八岁,他在位时间很长,一共六十二年,而他的子嗣繁多。他在55岁的时候,有成年皇子12位,去世之前,有成年皇子15位。虽然他在康熙十四年就立下太子,可是随着其他皇子的逐渐长大,纷争不断,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这也就是“九子夺嫡”的故事。

关于这段历史,目前的影视作品非常多,而实际上在当时,围绕着太子之位,竞争的残酷性比演义中更加凶险,牵涉面更广。当时朝野官员,几乎都或多或少的卷入了纷争,而且时间相当漫长。

最终胜出的雍正帝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他有鉴于康熙晚年皇子们纷争带来的动荡,采取了秘密立储制度。这种制度就是不在明面上立储君,皇帝将中意的候选人的名字写在两份圣旨上,一份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另一份由皇帝本人保存。只有等到皇帝驾崩的时候,才能知晓答案。

雍正皇帝身体力行,他于登基之初,就宣布了这个制度,也是用这种方法确定弘历为接班人。乾隆即位之后,沿用了这个制度,并将它定为祖制,永远执行。

这个制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储君和皇帝之间不可避免产生矛盾,那么就不立储君,回避了这个矛盾。另外,对于皇子们来说,因为没有高下之分,都能看到朦胧的希望,因而都会竭力表现。皇子之间,因为没有共同的对手,也都有争位的希望,反而难以结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制度并没有多大用处。雍正55岁时成年皇子只有2位,驾崩前一共才有3位皇子。更为关键的是,朝野上下几乎都认定了弘历就是接班人,他的哥哥弘时在五岁的时候,就被雍正削除宗籍,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

乾隆高寿,在位时间也特别长,不过他的子嗣却远不如康熙那么多。乾隆最开始是将永琏为储君,没想到永琏三岁就夭折了。当他五十五岁的时候,成年皇子仅仅4位,而且有两位已经过继出去,没有资格。禅位时,仅存4位皇子,嘉庆的继位也基本没有悬念。

嘉庆五十五岁时,成年皇子就两个,他驾崩前,也就四个皇子,成年的还是两个,旻宁是嫡长子,按道理也是他继承皇位。立不立太子,反正也就是旻宁和绵恺的竞争。

道光皇帝是个晚熟品种,年轻时子嗣凋零,后来突然爆发,连连得子。不过在55岁时,还没有一个成年皇子,到驾崩时,才有六名皇子,成年的三名。其中皇五子奕誴过继出去了,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咸丰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訢。他们两人掀起了清廷最后一次夺位的高潮,不过相对文明多了。

到了咸丰帝时,只有同治一个皇子,秘密立储制度就完全废弃了。同治、光绪都没有儿子,实际上秘密立储制度就变成了懿旨传位制,都有慈禧说了算,完全失去了作用。

参考资料:《清史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