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是肺癌吗?

随着低剂量CT的普及(肺癌筛查唯一推荐方法),以及雾霾的加重,现在体检查出肺部结节的人们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查出肺结节就意味着自己得了肺癌,搞得自己和家人非常紧张。可是肺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吗?

本篇科普文章不论写起来还是阅读都显得有点难度,总结了一段不看完即懂版:

引起肺部小结节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如炎症肉芽肿、肿瘤、结核或真菌感染等。小结节很难弄清楚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一发现就贸然手术,切除一叶肺叶至少会损20%的肺功能),所以需要定期复查,它会长大那就是不好的。有些人又会提出疑问,万一是肿瘤,没有及时处理等扩散就啥也来不及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特别是在结节很小的时候,3-6个月的复查时间可以让医生看到它的变化,但也大不到它能长到足够扩散及转移的地步。

什么是肺部结节?

肺部结节是一个影像科的专业术语,它是指在传统胸部X线下发现的肺部单个、圆形、边界清楚的小于3厘米的不透光结节,习惯上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大于3厘米的则称为肿块影。较传统X线相比胸部CT检查可以发现更为微小的肺部小结节,通常指直径小于10毫米的结节。

结节按照密度可分为实性、部分实性及非实性(即纯磨玻璃密度)。实性结节是指病灶完全掩盖了肺实质,部分实性结节是指病灶遮蔽了部分肺实质。非实性结节是指病灶没有遮盖肺实质,在拍的片子上专科医生还是可以辨认出血管和支气管的。

发现结节先不要担心,不一定是癌,即使是癌,也是早期,通过恰当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肺部小结节需定期复查

一般8mm以下的肺部孤立的小结节,很难确定它的性质,也就是说很难弄清楚它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为什么难确定性质呢?一般的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活检是不可能穿刺到的,胸腔镜下也很难找得到,即便是开胸的手术,医生在直视下找,这么小的结节也很难找到。想要确诊,就必须要取到组织送病理检查,取不到活检,就无法确诊。

因为无法确定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通常8mm以下肺部孤立小结节,建议随访,定期复查。

新发现的肺部结节,重视是应该的

小结节多数是“好的”,也有一小撮是“坏蛋”,不过通过复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揪出来。因为肿瘤的生长是有规律的,实性结节(癌性结节)长大一倍(体积增大一倍与相当于直径增加26%)需要100-400天,亚实性结节需要3-5 年。所以,3-6个月的复查时间可以让医生看到它的变化,但也大不到它能长到足够扩散及转移的地步。

CT拍多了,对身体危害大吗?

我们平时拍的CT、X线,这类辐射能量高、会使物质电离,破坏生物组织细胞的原子/分子结构,大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小剂量则可忽略不计。如果有人一次性受到的辐射超过2西弗,可能立马见佛祖。西弗的单位很大,我们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 000 000微西弗(uSv)。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着低剂量的背景辐射,每人每年大约会从自然辐射和外太空的宇宙辐射中吸收3mSv的背景辐射,也就是8.2 uSv/天,0.34 uSv/小时。

接受过多辐射并不好(越多患癌风险越大),目前遭受大剂量辐射的研究数据很少,多数来源于日本核弹幸存者。目前认为只有遭受 100 mSv 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美国保健物理学会(HPS)的观点:对于低照射剂量(<50mSv)、低照射剂量率的医源性诊疗技术,不应进行具体的诱癌风险评估!

那平时拍胸部CT剂量是多少呢?常规胸部CT 7mSv,肺癌筛查CT 1.5mSv,这个剂量很低,对人体几乎没有危害。

本文作者

审核专家

科室介绍

浙江省荣军医院(嘉兴三院)胸部疾病诊疗中心于2017年1月正式成立,引进嘉兴市胸心外科、胸部肿瘤中心重点支撑学科和呼吸科、介入科等专家团队,开展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教授2名,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目前除完成各种常规胸部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如通过胸腔镜或联合腹腔镜完成肺部、食管、纵隔等疾病手术,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还开展疑难复杂的胸部手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本中心充分利用医院的先进设备及医疗条件开展胸部肿瘤的多学科诊治,利用后64排CT影像处理技术开展多学科肺小结节的诊断。具有独立的分子病理实验室,拥有分子病理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能开展临床分子检测及基础研究。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并成功在各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开展相关分子检测项目,为指导疾病的精准医疗,特别是为肿瘤的分子分型、靶向治疗及科研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与上海胸科医院、肺科医院、长征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建立了业务联系,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联合会诊,定期门诊,开展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手术、分子病理分析、靶向药物、放疗、介入等治疗,确保患者得到一站式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近些年中心成员主持省科技厅课题2项,吴阶平基金1项,省医学会基金1项,市科技局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 Ann Oncol,J Thorac Oncol,Lung Cancer,Clin Lung Cancer 等SCI杂志发表文章29篇,总影响因子102.362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930分。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中心成员在ELCC,GAP和ESMOAsia国际大会上进行口头发言3项,并以壁报交流形式在ASCO,AACR,ESMO,WCLC,ELCC等国际大会上展示21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