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五行
图一是“一气周游图”,驱动阳气上升的土称作巳土,驱动阴气下降的土称作戊土。木性发散,火性升炎,土性平和,金性收敛,水性降润,这是一气运行时在不同区域内的特征,即所谓的“五行”。
这五种“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古人指出这五种运动形式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即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被称作五行中的“相生”原理。
其实,五行的相生关系很类似于地球上的降雨过程。首先地面上的水汽开始蒸发(木),继而上升(火),至高空处成云(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木”),随之冷凝为雨下降(金),到地面后聚成湖泊滋润万物(水)。(参见图二)
所以,在理论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时,不要忘了古人的这句话:“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有些文章说“五行”是伪科学,其实它们立论之出发点就错了,它们都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了物质后再进行批判的。它们不懂五行的“行”,这个“行”是指某种运动的外在表现的形式和特征。
研究物质运动的外在形式之特征是有助于了解其实质的,这是没有疑问的。当对某物未了解之前,先从研究其运动之特征着手,这又有何疑?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正是如此吗?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意即:其性太过应令其收敛些。达此目的要这样做:
木性发散,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
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
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
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
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
简言之就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但是仔细琢磨上文尚有不明之处。既然金是收敛的,木是发散的,为什么没有“木克金”之说呢?
图三是阳气在一周期内的大小变化图,从中可看出阳气在不同的区域里其大小幅值是不一样的。
令阳气出现的最大幅值为1,则木、水区域里的阳气幅值为0.375,土区域内的阳气幅值是0.625,而在金、火区域内幅值为1。如图四中1、2、3号所示。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关系示于图六,类似一个“出”字。(看金木水火土区域的位置)
一气周游,五行的相生相克等规律,适用于宇宙间之万事万物,亦适用于人体,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创立的基础。中医认为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可以用五行来描述的:
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
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
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
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
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将五行理论应用于人体就得到了图七所示的五脏五行图,也就是人体一气周游图。
_____2010-09-19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