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 | 营盘里的故事

作者简介

 陶华:杭州富阳稲香渔山人,幼时崇尚郁达夫先生,似岁喜欢交友,低调中不失个性,闲暇时爱好笔端行走。风雨人生,难忘军旅生涯,难舍战友兄弟情深,爱用文字与昔日战友分享快乐,娄有文字见于报端杂志和数字文学平台。 

营盘里的故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水的兵心中永远有一处铁打的营盘。

——题记

过往云烟:抹不去的记忆(军旅生涯纪实文学)。

(一)

军营前山梁上的山栀子花旋转开放的时候,我会爬上山梁弯下身去,折一枝尚未旋转开放的山栀子花蕾,拿到鼻子前闻一闻,山栀子花那薰烈的芳香瞬间会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几十年过去了,山栀子花依旧像扎了根似地在我的心中开放,一年又一年,仿佛那一缕缕薰烈的芳香又朝我溢来……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海岛上的民房大都选择建造在岛上的小溪边和小涧旁或岛岙底里。原因是那里有水源,能常年保证生活用水。

风调雨顺的年代,只要老天不是太旱,岛上百姓的生活用水都能维持过去的。

不过,海岛毕竟不比大陆,面积小,地势峻险,山石多,植被相对较少,集雨范围有限,蓄水量往往不多。

早先部队刚进驻海岛时,蓄水、供水设施还未完善,遇到天大旱,只得用登陆艇给驻岛部队送水。海岛上有“滴水贵如油”之说,可见海岛上的淡水之贵重。

海岛人长期生活在岛上,对集雨蓄水自有一套绝招。那就是家家户户均置有十几只大小不同的水缸,大的可以盛放十来担粮食,老百姓称“十石缸”,中的可以放七担稻谷,人称“七石缸”,小的也能盛几担,称为“屯缸”,还有积缸、小油钓、咸菜缸名称很多。

老天下雨时,家中的大小缸全部用来接水,摆放在露天的院子里,这也是当时海岛渔村一大独特的风景。

这些缸甏,雨季用来盛水,旱季用来盛放鱼鲞或地瓜干,一缸两用。

那时海里的鱼很多,乌贼鱼更是多的满湾都是。桃花汛一到,乌贼鱼布满港湾,随便用手捞捞就能捕到。

渔村里的山坡平坦一点的石岩上全晒满了乌贼鱼,一处连着一处,没有空余的地方。院子里、路旁也晒满了鸟贼鱼鲞。

渔家妇女都有一套取墨袋的绝技,用不着剖开鳥贼鱼肚子,就能在几秒钟内将乌贼鱼肚子里的墨袋完整地取出,也不会弄破墨袋里的墨汁。

谁都知道,如果将墨袋弄破,墨汁就会流出来,乌贼鱼就会被墨汁染黑,那就很难洗干净了。村妇们将墨袋取出的乌贼鱼直接摊晒在石岩上或家中用渔网做成的帘子上。

瞬时,满村、满岙、满岛全是飘着的满满的鱼香味,这可是当时渔岛上的又一大风景。

这种经太阳晒干的乌贼鱼称“乌贼混子”,乌贼混子干后放入甏中洒上一点烧酒然后密封1—2个月后取出蒸着食用。岛人称为“酒醉乌贼混子”,味道极对的鲜美,食后满嘴生香,可谓是人间少有的美味,可惜如今已无法品尝到这种正宗的美味了。

岛人也有将捕上来的乌贼鱼开膛剖肚,取出卵块和肚腩,稍微用海水清洗一下晒干,这种晒干的乌贼鱼鲞肉质红润白嫩,内陆人称“明夫鲞”。

据传在江西、广西、云南一带,“明夫鲞”被视为一大滋补佳品。遇有妇人生小孩,这“明夫鲞”是一定要办到的。不然的话,会被别人瞧不起的。

每逢战士们探亲退伍时也都会带上十几斤或几十斤乌贼鱼鲞,这也成了惯例。

(二)

在渔岛上,每户人家屋后山坡旁都挖有一口小水井。水虽然不多,但很清澈,这是岛人专门用来饮用的。岛人有喝生水的习惯,一来为了节省柴火。二来图省力,再说从一家一户自己挖掘出来的水井里溢流出来的都是山泉水,没有任何污染源。只要外面污染不侵入,水井里的水是安全的。

淡水确实是海岛上的稀罕贵重之物,人们把水看得很重。平时洗脸洗澡都是十分节约的。洗菜、洗衣被一般会选择到小溪边、小涧或河道里去洗。

岛上有这样的咒语:“多用水呀,下世罚落做畜牲。”意思是谁要是今世多用水,下辈子会罚你做畜牲。这些咒语,连六七岁的小孩也会背,可见海岛上的前辈教育后人节约用水的苦心。

渔岛未解放前,宗族间为水发生械斗的是常有的事,县志上也有记载。

初时部队进驻渔岛时,上级领导部门要求每个连队自己寻找水源,打上一两口露天水井,只要气候正常,部队自己的用水是能够维持的。

战士们的觉悟性很高,只要小涧里有水,决不到水井里去取水洗。平时训练或劳动回来,洗刷全在营区前面的那条小涧里。小涧里的水虽然不是很深,但是流动着的,水是很清澈的。所以,战士们十分喜欢这条小涧。

平时搞生产、浇地、洗澡,洗衣服都离不开那条小涧,以至于战士们称那条小涧为“心中的涧”。

为了加强军民关系,战士们在星期天都会自觉为当地老百姓担水,挨家挨户地送,喜得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眉开眼笑,逢人便说:“大军真好,大军真好!”看来,这也是当时渔岛上的又一大亮丽的风景。

几十年过去了,战友万志广、丁顺来、马震山、王清、李道林、李友军、王午泉、汤新美、江华根、蒋水泉、陈荣标、施冬根、夏铭照、叶金龙、汪丰年、蒋永华、  骆吾兴、江金灿、朱祖南、王关平、陈勇伟、俞勇敢、蒋洪林、董九山、蒋胜达、吕镇劝、蒋振法、郑吾法、叶尊长、方建立、俞明祥、谢瑞军、钱金浩、朱乃明、夏秋生、骆关虎、王炳炎、张荣芳、何约瑟、何丙法、夏永汉、楼火明、屠小毛、屠金龙、杨业甫、章荣华、司圣忠、晋朝亮、俞庆法、智通成、黎莫佑、杨志山、周明祥、杨金昌、俞洪水、寿元康、葛荣兴、蔡永华、高元明、骆水泉、裘仙洪、陈顺彩、张兴连、陈雄祥、阮根江、王关中、王金贤、祁冠林、杨保权、戎金甫、王忠根、徐良、许益盛、宋法鑫、林玲、陈玉华、魏国、薛永清他们相聚在一起谈起当年为老百姓担水的情景时,一个个都显得十分活跃。

卢匡衡政委、王学信部长、沈颂贤政委、崔岳保副师长、丁晓海副师长、赖尚衣参谋长、毛水木参谋长、华鹤泉科长、陈坤宝教导员,林国义、袁为民、陈百岁、张兆锦连长和陆文虎等老领导也显得有些激动。

五人合照:前排左朱乃明,右蒋胜达;后排自左至右:蒋永华、蒋振法、蒋本洪。

曾任六师政委的沈颂贤大校笑着说,那时光,为老百姓担水,这也是战士们学雷锋做好事,自觉争当“雷锋式五好战士"的具体表现。大家争着去挑水,我当战士时也给老百姓担过水。

毛水木参谋长接着说,我也挑过水。挑水时,老乡会拿出刚蒸熟的乌贼鱼鲞给我们吃,我们还不好意思吃呢,老百姓会把鱼鲞塞进我们的口袋里。那情景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天,那鱼鲞特别好吃,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三)

那个年代,岛上还没有开始兴办自来水厂,军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靠井水、溪水、涧水及河道水。

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部队一般都驻扎在环境比较险恶的山岙里或海岸边。每个部队饮用水均来自战士们自己挖掘的小水井,后来各部队又在坑道洞库里开始打战备水井。

这战备水井,平常时期是不启用的,只是在拉练进入坑道洞库训练时或遭遇百年大旱才启用的。

那一年冬天,四班长陈荣根夜间上山查哨,在哨所旁的一块大石头下发现了一只快被冻死的小狗。出于好心,陈荣根将小狗带回了营房里,用棉大衣裹,喂热稀饭,把那只小狗救了过来。

陈荣根捡回来的小狗,连长张兆锦叫他把小狗丢到外面去。陈荣根虽然有点不舍,但连长的话就是命令。

两人是昔日的战友蒋胜达与蒋永华,他们都是陈荣根一起入伍参军的老乡。

小狗在陈荣根床铺底下只待了两天,班里的战士都非常喜欢这只小狗。可连长有话在先,陈荣根只得违心将小狗抱到山外的一处小渔村里,然后躲着小狗偷偷跑回了连队。

谁知道,第二下午,小狗又出现在连队的操场上。战士们出操,小狗摇着尾巴跟在后面追着跑。战士们跑,小狗也跑;战士们休息,小狗也蹲在地上摇尾巴打滚儿逗战士们乐。

在一旁看到小狗如此顽皮可爱,连长也动了善心,同意留下小狗。但不能影响训练,否则到时还是要将狗送走的。

就这样,陈荣根班里多了一只狗。大家不知道,陈荣根出生在稻香渔山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是一个座落在富春江畔的大山深处的村庄。

陈荣根从小就喜欢狗,喜欢与同伴们一起进山打猎。野兔、山麂,娄有捕获,连豪猪也曾经捕到过。

七十年代初,陈荣根当兵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东海前哨当了一名海防战士。从此不再与狗打交道。尽管心里很想养条狗,但毕竟是在军营里,谈何容易?!

谁知天降人意,一条快冻死的小狗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小狗的出现,把个陈荣根弄得如痴如醉,好不开心。

谁知道,小狗捡来的那年春末夏初,小岛上出现了罕见的干旱。原本海岛的春天是多雨多雾的,想不到这一年的春末夏初,雾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五十多天也没有下过一点雨,简直快把个小岛烤熟了。

小岛上自古就有:“春雾雨,夏雾火,秋雾凉风,冬雾雪”这样的说法。

随着夏季的来临,岛上的旱情越来越严重。山潭、小涧全都露了底,用水一下紧张了起来……

师、团、营党委十分重视这次旱情的发展,根据守备区党委节水抗旱电话指令:要求各部队在用水紧张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战争年代好作风,坚决打好抗旱这一仗!

相信大家都看过安徒生《海的女儿》童话故事,我非常喜欢《海的女儿》童话里的那条小美人鱼,为了救小王子,它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还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说不出心里滋味,尽管明明知道是童话故事,但我还是相信这是真的。

旱情比人们预料还要严重的多,小溪水也快干涸了,军营前的那条小涧早己没有了水。

营区上游的那只几十平方大的小水库早底朝天晒太阳了,库底里的泥巴被战士们挖出加到生产地里了。张兆绵连长说,这泥肥,来年生产地里的小菜一定长的旺盛。事务长说,这泥土里种出来的菜肯定特别鲜嫩。

说归说,大家关注的还是那越来越严峻的旱情。营区东边的那口露天水井也快见底了。也真是,不仅连队一百多号官兵要用,渔村里几百号老百姓也在用,加上牲畜用水,露天水井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出水压力。

每天太阳升起,水井上就聚满了挑水的人,闹哄哄的,只有到了晚上水井才安静下来。

旱情还在继续,露天水井里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只好人下到井底里用瓢把水先舀进水桶里,再一桶桶提出井口。

井底里的出水越来越少,以至有的老百姓在半夜里跳到水井底下去舀水。为了缓和一下水井的压力,也是为了不和老百姓争水,连长张兆锦决定连队不再到那口露天水井取水,请示营长启用坑道洞库里的那口前年新打的战备水井。

当时的各连战备水井都座落在2—3百米高的坑道洞库里,没有被复。水井周围全是犬牙交错的怪石,样子有点怪怪的。

水井很深,离地面足有十几米深,一个人要想将一桶水从水井里打上来是非常困难吃力的。

坑道洞库里面没有照明设施,担水时只得用手电照明,这对担水的战士来说,又额外增加了压力。提水时,必须要有一个人帮助拿手电筒照明,另一个人才可以腾出双手全力去打水。

假如没有人帮忙,一个人打水是非常吃力与危险的。况且下山的路是高低不平弯弯绕绕的山道,担回一担水,上上下下要折腾半个多小时。

时任四班长的陈荣根,因为生活在高山顶上,每天进出都要爬上爬下,从小练就了一身爬山的好功夫。

平时走山路如履平地,能轻松跑完5000米越野。他还有一手攀登的好功夫,500米障碍他用的时间最少,先后参加过营、团、师战术军事比武,均获得了好成绩。

连续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战士们都感觉有点累。为了能让战友们多休息一会,陈荣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帮炊事班挑水。

别人半个小时挑一担,陈荣根只需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所以,陈荣根基本上是每天天不亮就把排里战士们所有的脸盆都倒满水。

连队启用坑道洞库战备水井,陈荣根几乎天天都是这样,排长王洪良叫他注意身体。他笑笑说,“这有什么,排长,不就是上山多挑几担水嘛?!再说,我一个人辛苦一下,大家可以都休息一会了!”

上山挑几担水,说说容易,但对来自城市里的战士来说,已经是天方夜谭啰。这炎热的夏天,空着手走山路也是很吃力的,更何况还要担两桶水呢?!

 (五)

军营前山梁上的山栀子花,由于干旱开始提前凋谢了,洁白的花瓣也开始泛黄了,薰烈的芳香也渐渐闻不到了。

部队开始安排午睡,这对陈荣根来说,又增加了一次上山担水的艰辛。战士们午睡了,陈荣根又悄悄起床挑着水桶上山担水去了。

记得那天,天特别闷热,太阳象个火球,烤得大地仿佛就要燃烧起来,人也特别爱发困。

陈荣根把水担到营房前的走廊屋檐下,把排里的战友们的脸盆一一倒满水,然后走进屋里,看了看正在午睡的战友们,又一次挑起水桶朝山上坑道洞库里走去。

谁知,这一去陈荣根却再也没有回来。

午间作息时间很快到了,战士们起床忙着洗刷,只是没有看见四班长陈荣根往日忙碌的身影。

下午军事训练的时间到了,陈荣根还没有出现。战士们开始焦急起来,二排长王洪良马上发动战士们分头去找,自己带上两名战士直接往坑道洞库阵地跑去。

他们直接进入坑道洞库寻找,也没有发现陈荣根的踪影。坑道洞库里的光线很暗,借着手电的光亮,他们顺着坑道往里搜寻,什么也没发现。

突然,前方出现一缕亮光。他们快步赶上前去发现亮光来自战备水井,仔细搜寻,原来是一只军用防水手电在战备水井底下发出来的淡蓝的光亮。

“这是陈荣根担水照明用的那只手电!”大家一起叫了起来。他们在战备水井旁还发现了一根扁担和一只已装满水的木桶,就是没有发现陈荣根的身影。

人到哪里去呢?!王洪良在脑子里打起了问号,会不会?他没敢往下想下去,大着胆子用手电朝十几米深的战备水井里面照去。

这一照,只见陈荣根一动不动地趴浮在水井里,身旁漂浮着一只半沉的木桶。

“四班长!四班长!”战友们哭喊着叫了起来。

陈荣根打捞上来后,人很安详,胃里没有一点水。事后,专家们分析:陈荣根担水要从十几米深的坑道战备水井底部把水提上来,光一只手的力不够,只好腾出拿手电筒的左手来一道往上提。此时此刻,再没有第三只手,陈荣根只好用嘴巴把手电咬住,然后腾出手来使劲地往上提水。

殊不知,由于手电体积不小,过分张开的上颌一下使上颚呼吸道受阻,瞬间大脑缺氧引起突发性晕眩失足翻下井去……

陈荣根就这样无声息地走了,战士们十分悲痛。连里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战士们自发地为四班长抬扶灵柩,送往烈士陵园。

连队把陈荣根的事迹上报给营部,营党委上报到团里,团里又上报到守备区申报烈士评定。守备区根据陈荣根的平时表现,同意申报要塞区,要塞区很快核准批复陈荣根为革命烈士。

出殡的那一天,久旱无雨的小岛,突然翻脸浮起乌云来。瞬间,一场瓢泼样的大雨,把送葬的队伍浇个通透。

战士们说,这大雨像是四班长赐给我们的礼物。四班长没有走,在天之灵显灵了。

过往云烟:抹不去的记忆(军旅生涯纪实

那场出奇的大雨过后,旱情很快过去了。但战友们还沉浸在悲痛中,一些与陈荣根同乡的战友更是一时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雨后的海岛,山梁上原先泛黄凋谢的山栀子花又青翠洁白了起来。战友们说,这山栀子花是为四班长陈荣根又重开了一次。你瞧,开得格外洁白,格外清翠,格外迷人……

(六)

那天同时任浙江省富阳市经贸局调研员蒋胜达谈起陈荣根牺牲的事,蒋胜达感慨万分。

蒋胜达曾在海岛军营战斗生活了十七个年头,从步兵连文书、营书记、副指导员、指导员、到团宣传处干事、政治处干事。先后在10个单位担任领导,而且每次都是临危受命,每次都是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了守备区领导的好评。

尤其是卢匡衡政委对蒋胜达评价很高,还将自己新近出版的一本书法集赠送给蒋胜达。

蒋胜达不仅自己热爱海防,连自己的儿子、女儿的名字都沾上海“味”。儿子叫:征波,女儿唤:海燕,现在都在杭城工作。

蒋胜达回忆说,陈荣根牺牲的那天上午,团里正好来了客人。团长王守廉叫他去买几只鸡,当时他在团部工作。

为了能尽快买到鸡,他想到了山那边自己那时在连队当文书时的渔村。因为那里住的时间比较长,军民关系搞的比较好,所以他决定利用午休时间翻山去渔村买鸡。

鸡买好后,快要离开渔村时,渔村小学里的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找上他对他说,你认不认识一个叫陈荣根的班长。陈荣根说他的家在浙江富阳乡村山上的一个盆地上。

当时蒋胜达只知道陈荣根的名字,但并不认识陈荣根本人,还知道他在另一个小岛上当班长,当时心里感觉很惊奇的。

下午刚回到团里,突然听到陈荣根刚刚牺牲的噩耗,心里“咯噔”了一下,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呢?!

由于当时忙于战备训练,这件事就这样搁在心里,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同任何人再说起过。

陈荣根牺牲后,蒋胜达想起在渔村碰到的那位渔村女教师说的话,心里想:陈荣根在一个小岛上当班长,怎么会认识另一个小岛上的姑娘呢?!

要知道,当时在小岛上当兵的人,要想出岛是很困难的!除非有重大事情或任务,还要请示团里才能离岛。

蒋胜达为了解开自己心头的这个疑团,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又翻山去了那个渔村,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那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询问她是怎么认识陈荣根班长的?!

小姑娘告诉他,她是学校里的一位民办教师。有一天带领学生跳远,在示范时不小心把右腿扭伤了。

当时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把她送到岛上的部队医院住院治疗。碰巧隔壁病房当天也来了个左腿受伤的大兵,而且伤的不轻。

这个大兵为人很热情,住院期间总是拖着伤腿帮助其他病人端水送饭,还爱跟病友聊天谈心。

时间一长,大家就这么认识了。他告诉我,他叫陈荣根,他在另一个小岛上的炮连当班长。他的老家在浙江富阳稻香渔山的一个高山盆地上。

他还说自己从来没看见过大海,所以对大海特别有亲近感,也非常热爱生活在这海岛上勤劳朴实的人们。

陈班长的腿伤没有痊愈,就吵着要回部队。军医们拿他没办法,只得准许他带药回连队继续休养。其实陈班长的伤当时还没有完全好,硬是吵着要回去的原因是放心不下班里的那班人。

他有点心急地说,他们小岛上的军事训练抓得特别紧。他又是连里资格最老的班长,要是训练成绩拉下了,是很没有脸面的,所以陈班长急着要赶回去。

当蒋胜达将陈荣根牺牲的消息告诉小姑娘时,小姑娘不大相信,以为蒋胜达在骗她。

蒋胜达急了忙沉下脸认真地说道:“这是真的,不骗你!”

小姑娘听后低下头去沉思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难过地说,“想不到陈班长就这么走了,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小姑娘说这话时,眼睛已经是红红的了,就差没有掉下泪来。

蒋胜达也被小姑娘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轻轻地对小姑娘说,陈荣根是好样的,有这样的战友我也感到骄傲!说实在的,陈荣根有你这样好的朋友,他在天堂也会感到高兴的!

陈荣根是1974年9月2日去世的,蒋胜达是在1978年3月2日到这个连队接替66年兵,余姚人,徐长飞副指导员职务的。

陈荣根生前所在的这个小岛上的炮连连长叫张兆锦,连云港人,65年兵。指导员綦再柳,61年兵,浙江台州人。排长王洪良,69年兵,山东平度人。说起陈荣根的事情,这些个老兵都有一种很内疚和自责的口吻。他们对陈荣根的牺牲,仍记忆犹新……

蒋胜达在后来回忆说,第二年清明节,那小姑娘带着她的学生来到烈士陵园里为烈士们扫墓。那小姑娘还亲手做了一个用山栀子花扎成的小花圈放在了陈荣根烈士的墓前。

从那之后,那姑娘每年清明节,都会带着她的学生们给陈荣根烈士扫墓,从未间断。

那条陈荣根雪地里捡来的小狗跟着送葬的队伍来到墓地,围着墓道转着圈子,低声地哀嚎着。人们唤它拉它,那小狗懒在墓旁边就是不愿离开半步。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那条小狗倒在陈荣根的墓地里,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小狗是饿死的。

郑重声明

根据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最新规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实行新的打赏结算标准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认真阅读细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1、作者所投稿件无论是否在纸质媒体刊登过,在微信平台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统计七日内打赏金额,七日后不另行发放。

3、单贴10元内不返还(包括10元);10元以外返还作者百分之五十。中长篇小说按整篇累计。

4、普通投稿无字数限制。

5、 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和近期生活照,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的作品,请勿再投《 文学百花园》及《小说大世界》 谢谢支持。

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稿费发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项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文学百花园》纸刊杂志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园·微刊精选》杂志在广大作家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编辑老师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期马上要和大家见面了。即日起,面向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朋友公开征招第四期杂志稿件,文体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征文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稿件:125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总编室

2017年4月13日

《文学百花园》首届全国征文大赛计(点数)结果8月2日公布

(0)

相关推荐

  • 【八一特稿】孙卫东丨老黄皮

    作者简介 孙卫东: 原五四一电厂中层管理干部.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文学.技术类作品多篇.运城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两次获得绛县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绛县首届道德模范.省.市.县无线电应急通讯志愿者(B ...

  • 警犬偷渡真相

    来源丨网络 | 乌娜姬 | 警犬偷渡  那还是我当兵的第二年,发生在我们哨所的事情. 哨所建在中俄界河的最窄处,站在河这边能清楚地听到对面俄罗斯人说话的声音.因此,哨所是许多渝渡者觊觎的地段,我们每天 ...

  • 陈崇坤:忆当年,军民鱼水情

    忆当年,军民鱼水情 安徽怀宁  陈崇坤 一九四九年三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我们这个小村庄里的人,差不多都已经入睡了.可是,不知是谁家的一条狗,一声紧一声地把整个寂静的村庄给"吠"得无法 ...

  • 小说||退伍之前

    退伍之前 一 海浪翻卷着白沫,一波波涌上岸边的沙滩,将那一层细腻的白沙冲刷得平滑如镜. 国庆节过完刚没几天,西沙海域冬季特有的寒潮便如期而至.风是越刮越砭骨,一到夜里,那寒风吹过树林的呼啸声便挟裹着海 ...

  • 国庆遐想4:朋友圈里都是长津湖

    国庆遐想4:朋友圈里都是长津湖 今年国庆,朋友圈里出现最多的词,应该是"长津湖"了. 似乎这几年,这个演员特别红,每一年的国庆都有他主演的电影上映.前面几年,我都没有去看.今年这部 ...

  • 【蒋靓】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 福清市实验小学四年九班 蒋靓 指导老师:韩国文 天气现在渐渐变热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狗热的时们候为什么一直吐舌头?这个问题在我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我带着这个有趣的问题来观察我家的小狗 ...

  • “老山杯”有奖征文 |怀念战友陈友明烈士

    "老山杯"有奖征文 怀念战友陈友明烈士 夏明春 1987年5月3日,是我的战友陈友明同志牺牲的日子,至今已过去30年了. 陈友明同志是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北庄村人,1963年1月生, ...

  • 【望安山文学】卫本兴||泣血的石斛花(中篇小说)

    泣血的石斛花 作者:卫本兴     主编:非   鱼                       一 黑棕色的匣子静静摆放在一块铁锈红的绒布上,在日光灯的映射下泛着冰冷的光. 难以相信,一个不足一尺见 ...

  • [名人故事]陶华碧:我卖的是味道...

    作者:张立娜 | 发表于 2019-01-13 |   标签:创业故事 "老干妈"的包装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延续了近20年的广口瓶,瓶贴一直是陶华碧的肖像,两边的文字框大部分采用尊贵 ...

  • 【里巷故事】时髦里分西风劲 里坊寻踪聂华苓

    洞庭村(含原同福里)平行于汉口南京路,在南京路北侧,为单条主巷型里分.巷道长180米,宽4米.一个出口在鄱阳街,一个出口在洞庭街.现有28个门栋号,均为二层或三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宅.洞庭村是汉口里分 ...

  • 【鹰眼头条】专访《春天里》总编剧梁振华:他们的故事,是喧腾时代的那一抹乡愁

    "中国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进城务工人员每天依然在劳作,付出了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春天里>总编剧梁振华 长久以来,观众们在电 ...

  • 陶华 | 从战友延续到兄弟姐妹的故事

    从战友延续到兄弟姐妹的故事 作者:陶华 原83351部队新闻战友(作家)重返第二故乡采风活动的花絮 題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故乡再追寻:凝眸远望,犹如置身其中.跨海大桥,如海上彩虹.新城灿灿,海 ...

  • “春节里的故事”获奖作品公告

    "春节里的故事"获奖作品公告 由冬歌文苑工作室主办的"春节里的故事"征文活动,自2021年1月20日启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作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截至2021 ...

  • 俄罗斯自然文学儿童绘本《大自然里的故事》森林里的每一天都是动人的童话

    "全世界都惊讶于俄罗斯文学的美和力量"!这样的赞美是文学的幸事.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深沉,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

  • 【年级作文】文嘉‖学校里的故事〖“理想文学”杯征文〗

    学校里的故事 武文嘉(3年级) 我们班教室后面有一块黑板,和前面的一样大.后黑板的字是老师写的,画也是老师画的. 有一次,老师告诉我们,谁有兴趣谁就可以在后黑板上画画写字.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来了兴趣 ...

  • 诗词里的故事(十)补阕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忙着赈灾.治瘟疫,对西湖旳变化虽然有所察觉,还来不及仔细研究,就被调走了.十几年后,他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大吃一惊并痛心地发现:他曾将其比作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里巷故事】汉润里 “挂旗经租”的沧桑往事

    汉润里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和黄石路之间,有40多栋房子两层楼石库门房屋.现在已公布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挂旗经租"五常堂 汉润里建于1912年,投资人是赣商周扶九.周扶九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