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卖油翁与血糖控制

这是2016年11月写的一篇文章,也是“陈刚大夫讲糖”公众号的开篇文章。至今已经过去4年多了。
能被我作为首文,自有我的深意。读懂很容易,坚持做到,却需要付出很多。纵观我近30年的抗糖经历,能达到“ 唯手熟(shú)尔”境界的糖友,却少之又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复习一下这篇文章和这个故事: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shú)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唯手熟(shú)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陈尧咨,970-1036,宋代官员、书法家,尤善隶书。北宋今四川南充阆中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养由基,嬴姓,养氏,字叔,名由基,出生于养国(今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春秋时期楚国将领。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相传其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曾射杀晋将魏琦,射杀斗越椒。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

一天,我在大街上看他人下象棋,棋桌旁是一家卖肉的。闲时,看那卖肉人很有意思:你买10块钱的肉吧,他一刀下去肯定差几毛钱的,然后再从桌上的肉堆中再切一点。人走后一问,恍然,人家完全可以一分不差的切好的,只是为了把那些不太好卖的肉搭着卖出去而已。

时常看他没事儿时,就顺手拿一块肉,放到称上,想必就是在练手。

无他, 唯手熟尔!!!

-----------------------------

那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能不能也可以做到“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的程度呢?

一次在和一位糖孩妈妈的交谈中了解到,她女儿已经完全做到了这种地步。她说:女儿带泵,现在是完全可以自己管理了,才十几岁。每次测血糖都提前估量,相差不大(血糖仪的误差也不小啊)。想加餐了,就提前泵一些,血糖与饮食和胰岛素泵之间,就像那卖肉的一样,心中有杆秤。其实,“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

如果真能做到“唯手熟尔”,血糖监测当然就不用那么勤了,生活也会更加随心所欲。

--------------------------

如何才能做到“唯手熟尔”呢?

当然,这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我曾做专贴,“五驾马车的健康模式解”可以搜索一下即可找到。

(被转载的文章)

被转载的

陈刚大夫讲糖,公众号:医学论坛网内分泌“五驾马车”的“天平模式”解读

文章里面说的有“1-2-3顺序”、“3-2-1顺序”、“2-1-3顺序”,说的就是掌握这种抗糖技巧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最重要的,是胰岛素使用者初始的一个阶段,如果用心的话,此阶段大约要经历2--4个月,也是学习和思考的阶段。此阶段要求在学习饮食计算基础上,严格执行饮食的定时定量,并摸索寻找“定时定量”饮食下de相应的胰岛素剂量(日常应怎么吃?这样吃的情况下,胰岛素如何应对血糖才更完美?----当然,这是一种刻板的、人为固定的生活状态);而后两者就是个变量的过程,是寻找自己生活变化下的血糖和胰岛素的对应性调整关系。糖孩加餐前,自己先追加相应的胰岛素(使用的是胰岛素泵中的500法则,即1单位胰岛素可以对应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而血糖稳定,就是第三阶段完美过关的证据。此时,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胰岛素是变量,而血糖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高手状态!

每个糖尿病人都应该这样,如是,胰岛素才真正成为“为智者准备的良药”。

(这是我制作的“健康天平”) 


如上图所言,作为血糖的平衡,也绝对不只是简单的“饮食--药物”两者之间的关系。除了饮食之外,运动、心态、睡眠以及其他疾病(比如牙痛、外伤等等)等等都是身体外在因素对血糖的影响,而自身努力稳控血糖的,更重要的是“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胰岛功能对血糖的稳控能力。当这种能力不足时,为了血糖的平衡稳定,我们就不得不选择药物来弥补,而所选择药物的品种以及数量,就变得更加重要。

不管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有多少,我们总是有办法慢慢摸索,毕竟对于一个个体人而言,他的一日三餐、生活作息等等在更多的时间上都是相对固定的,无非就是摸索这种生活下的药物匹配。这里面除了“不服输”的意志,更多的是静下心来,仔细寻找或者说是摸索那属于自己的经验。

但求“唯手熟尔”。

看到很多病友,天天拘于血糖高低后的苦恼和焦虑,却不思如何成为智者?终日看着血糖低了就多吃,高了就绝食--------这就是糖奴啦!曾有文“勿作糖奴”。

勿做糖奴!

甜蜜的路,公众号:控糖专家勿做糖奴!把糖尿病看作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

作为生活方式疾病之一的糖尿病,真的没有什么可怕的。用心学习饮食、运动等知识,了解胰岛素或其他药物的温柔与愤怒的脾气秉性,细心聆听来自身体内部的声音,天长日久,肯定也会说:“别亦无他,唯手熟尔”!

抚宁长城垛口上的残壁-----你来,我就能带你去的地方

在这个学习的路上,您并不孤独,因为:

我在中国抚宁,助您抗糖!

今天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愿所有医师都保重身体,注意休息!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眼病这个阶段能逆转,千万别错过

    糖尿病眼病前三期能逆转.mp310:23 来自糖友健康大讲堂 别错过逆转期 大家好,今天主讲的话题是:糖尿病眼底病前三期能逆转,千万别错过.我们之所以要讲这个话题,是因为很多的糖友对于糖尿病眼底病知之 ...

  • 光吃肉就能减重?网红“生酮饮食”减肥法靠谱不?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吃,就是减肥" "减肥"成了家常便饭,各种减肥方法层出不穷. 当"生酮饮食"减肥法出现之后,有的人觉得这种方法很神奇,有 ...

  • 糖尿病人做到6点,轻松解决节后高血糖!

    过完春节后,许多糖尿病人血糖都高了起来,因为春节饮食过于随便,应酬多,加上生活规律与以前比有所改变,所以引起了血糖高. 高血糖要抓紧控制下来,不然会过早患上并发症,因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过高的血糖 ...

  • 胰岛素是糖尿病“救命草”?控血糖分3个阶段!

    第一次检查血糖水平较高.联合用多种口服降糖药仍然无法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都离不开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控血糖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降糖期.减药期和维持期,不妨来具体了解一下. 胰岛素控血糖分 ...

  • 陈刚大夫讲糖:个案分析:血糖波动大(很脆),原来可能就是这两个因素

    提起血糖波动大,人们常常想到的是"脆性糖尿病". "脆性糖尿病"曾经是糖尿病的一种分型,而目前主要是对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状态的一种描述.在<实用内分泌学 ...

  • 陈刚大夫讲糖:餐后4h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高低

    今天,老同学在群里发了一个视频,是"当你老了",老莫唱的,很好听.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人. ----------------- 按照正常人的血糖情况看,餐后2h之内的血糖是一个上升的阶 ...

  • 陈刚大夫讲糖:同是低血糖,医生处理为啥不同?

    暑期,糖友老王来从北京来北戴河旅游,看望老同学张大哥那是自然的事. 老王从北京特意带来了地道的"二窝头",老张则备好了"海鲜大咖"和一盆"炖牛尾&qu ...

  • 陈刚大夫讲糖: 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

    很多人对餐后血糖非常重视-----这是应该的,完美的血糖控制需要良好餐后血糖的参与. 很多人对餐后1小时.2小时甚至3小时.4小时血糖都想感觉一下高低,都想控制到非常良好的状态,这也无可非议.俗话说: ...

  • 听陈钟樑老师讲《卖油翁》

    听陈钟樑老师讲<卖油翁> 王爱娣 陈钟樑老师来深圳了,星期二在罗湖外语学校评课,星期四便来南山前海中学讲课与评课.这一次,陈老师亲自登台讲授初中语文<卖油翁>.听陈老师讲课是一 ...

  • 陈刚大夫讲糖:写给一位糖孩妈妈的信

    这几天,我们住院部收来了一位5岁的患病小朋友. 近几天,也有朋友将我拉进了1型的"微信群". 近几天,又有很多关于医院医生回扣事件的报道. 我想到了我曾经有一篇4年前写的文章,就准 ...

  • 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二)

    成功的父母们一般具备下列特征: 1.控制自己的情绪: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的家长,必须知道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要从悲伤和自责中迅速的逃离,去正确面对这种疾病,积极地配合医生,做 ...

  • 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一)

    任何人面对糖尿病这个"顽疾"的时候,都可能会出现异常的生活和心理改变.对于儿童来说也同样如此,并且有其特殊性. 对于儿童糖尿病来说,有两个发病高峰年龄,一是3-6岁,二是青春期,二 ...

  • 陈刚大夫讲糖:说一点儿历史,再和老年糖友谈点低血糖的事儿

    在胰岛素刚刚问世的时候,人们认为糖尿病就是三多一少,解决了这些就阻止了一切(如果就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到死亡而言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胰岛素就足以解决.于是,生产足够量的胰岛素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中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