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智伟 | 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吗?(下)
有人说诗歌与音乐一样,以节奏为生命。
有人说诗歌是艺术的语言,
是跳跃在人类灵魂中的火焰。
诗歌打动人心的不是规则,
而是诗歌背后的情感以及心灵。
解智伟从人生的不同维度对诗歌与少年进行了有趣的解读。
本文根据解智伟在湖北省图书馆“成长导师沙龙分享会”上的发言整理。
无论出走多久,归来都是少年。
导读
07
诗歌中的情怀与人生(诗教)
诗歌是诗人生活的境况和心境的一种虚写,那么读诗其实我们读的都是人生。我们读人生的感觉、人生的美和善。
读诗读什么,就是读诗人的善意。比如,有人说杜甫有一首诗很好,就是“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这几句话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可能理解不清楚,我们大概讲一下这里面的故事。杜甫在夔门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住所,他后来又贬谪到另外的地方,要搬迁,就把老住所给了他的一个侄儿,让侄儿去住。去住的时候,侄儿把他的老房子围了个围墙。杜甫觉得这是个大事情。他先给他侄儿写了一封信,一首诗,就是《又呈吴郎》,意思是说我们堂前有一个枣树,你现在把院墙围起来,那么就苦了隔壁的一个老妇人,这个妇人“无食无儿”,很可怜的。她总是在枣熟的时候就来我们家来打枣。老妇人来打枣子,杜甫在的时候,他经常会自己打枣子送给她。老妇人也有自尊心,虽然饿,需要枣子来充食,但是她也不愿意做一件很亏欠的事情。“不为困穷宁有此”,确实是因为过不下去了,才在这讨枣子吃。后一句就是最精彩的,“只缘恐惧转须亲”,就是说,你现在要注意,枣树熟的时候,要打枣给妇人,不要让妇人被院墙一隔,她生成恐惧,就不好意思来打枣了。这首诗听起来很陌生,大家也没有流传。古人写诗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功能,书信就是其中一种功能。
08
诗歌中的情怀与人生(抒怀)
诗寄托的是一种情怀。比如说杜甫之所以能够写成这种千古流传的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这是非常有情怀的。
杜甫的日子也过得不好,我在一首诗歌里面写杜甫,我说杜甫把苦日子过得特有诗意,他住在那个小茅屋,秋风一来,屋顶就吹破了,他说吹破了也好,不需要到外面去,自己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星光。杜甫这位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那种大的悲悯情怀。所以说,诗歌要读什么,读诗里面的人生。那么我们作为爷爷奶奶也好,作为父母也好,应该教给孩子们的是让他们确立这种善心善意,去做好事,去同情穷苦人。读诗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去读中国的文化,读古人的善良和悲悯情怀,还有古人的生活态度。
09
诗歌中的情怀与人生(生命的态度)
读诗读什么?是读生活态度。读诗人们那种落魄乐观的态度,不怨自己,也不怨人生,快快活活,积极向上地享受人生。
我特别推崇苏轼,我认为苏轼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我对他的崇拜超过李白和杜甫。李白的创造力我很钦佩,但后来我发现我们在对文字有感觉的时候,那种创造力好像我们都能达到,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想象力很丰富。我们也可以把江河当作一个纤绳,把大海拉回来,拉到故乡的池塘里,只要你去想,什么都行,写出来以后大家都说太厉害了。我觉得苏轼厉害的不是这一点。
杜甫我也崇拜他,杜甫我觉得他比李清照强一点,毕竟他是个男人,他有一些刚性的东西。但是我觉得他对生活的理解还是凄苦过多,总感觉到一个在风雨后的老人很沧桑的魅力。苏轼是一个什么人?苏轼的生活确实不得意,而且几次遭贬。曾经被贬到我们湖北黄州的时候,他研究了东坡肉。但是他在文学创作上有更高的成就,前后《赤壁赋》是他写的,《赤壁怀古》也是那个时候写的。一个人受贬到这个时候,还能那么乐观,吃得下,写文章,抒豪情,这是很伟大的。
10
诗歌把苦日子写出甜味来
后来苏轼又被贬到惠州,那个时候的惠州其实也是很穷的。他在惠州写诗,“日啖荔枝三百颗”,那些军官发现把苏轼贬到那个地方去,他还那么好,他还苦的不够。后来61岁的时候又把苏轼贬到海南。贬到海南的时候,他还是那么乐观。这样几次贬谪的时候,他的亲人都已经接受不了了。当时61岁到海南的时候,他的亲人在海边上来送他,都以为这是最后的一别了。他带着他一个小儿子一起到海南,这个时候他的诗词歌赋也很多,而且也很快乐,他把苦难的日子吃出甜味来,这个人太伟大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过得不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顺,但是我们回想一下,跟这一位宋代的老人相比,我们活得多么幸福。尤其是他64岁的时候写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那个时候宋徽宗上台后大赦,苏轼在被赦的官吏之中。《夜渡海》就是他在晚上回来时的心境。他把心境写得很美,也把自己的情怀写出来了,他认为这是风过雨停的感觉。一路过来,他始终认为,“天容海色本澄清”,就是他自己的遭遇也是可以释怀的。其实恢不恢复他当官和当什么样的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自己的心境里面走出来,要释怀。生活的苦难并不算什么,它会教会我们怎么样去生活。当然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体验,少年哪知愁滋味。但是让少年读这些诗,记住这些诗,当他日后成年以后,遇到困苦的时候,这些诗会被记起。所以说诗歌与少年的关系就好比把一个种子种在你的心里,在你成熟的年代,它就会发芽。
11
中国诗歌之美美在汉字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有很辉煌的表现。每一个文字细微的变化都让你感觉到所有的情怀和积淀全部在里面,是有温度、有肉感的。中国的造字有六法,形声字、会意字,中国造字的时候是非常有讲究的。中国的文字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深层的、原始的根基。我们五千年来能够延续下来,不是靠某种思想、某种观念或者某种东西,而靠我们的汉字,靠我们的文化。
宋代词人吴文英有一首《惜别》,就是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愁”就是心上面一个秋天。古人把每一个字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给你,包括这种物象都告诉你。什么叫愁?就是你心上的秋天到了,万物凋落,很多东西离你越来越远。所以他最后写道,“有明月,怕登楼”。秋天的时候,尤其感到秋月月圆的时候,怕登到楼上,看着远方没有回来自己熟悉的声音,那种悲哀油然而生。所以说中国诗歌,本身所存在的这样一些结构上的造字所形成的一些文化,一些内涵,其实我觉得有时候跟小孩子在解读的时候,可以跟他解读清楚。
12
诗歌的魅力还是一个情字
中国诗歌感动人靠的还是它内在的东西。中国汉字的魅力就在于一个字上的改动,境界全出。比如杜甫,他就是以物写事,就是用一个物象来表达感情。比如说写蜡烛的诗很多,李商隐和杜牧都有写。“蜡烛有心还惜别”,意思是说蜡烛有一个蓝火的蜡芯。但它哪知道归来与惜别呢?是人把自己的这种情感投入到这个蜡烛所散发出的光芒之中,让他感觉到这个蜡烛是有内涵的,这就叫“易物”。同时,中国诗歌里面,它所表现出的各种感觉上都是互通的,在诗歌里面叫“通感”,就是说眼睛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其实都可以写到一起去。有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种声音,听到的是一种色彩,在一般的创作里面是不允许的。但是有人的确可以听到色彩,听到那种很温暖的声音的时候,他就感觉到有色彩。但是这只能在诗歌里表现,小朋友千万别在自己的作文里去表现它,因为这样表现可能会不被理解。所以说在诗歌的创作里面,我们尽可能地还是合乎逻辑地在写东西。比如说,李白把一种情感植入到一种物象里面的时候,他还是具有逻辑上的肯定性。比如说谁家的玉笛飞过来了,“散如春风落满天”。就像春风一样的,满城都听得到。“此夜曲中闻折柳”,风把柳树折断了,折柳的声音其实是一种很痛苦的声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是大家一起听到那种折柳的声音,大家又要分别了,这个时候想到了故园情,所以诗歌的主要目的还是写情。
13
少年状态就是诗歌状态
少年情怀都是诗。
“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早春二月。少年状态就是春意闹的状态,是一种火热的,热气腾腾的状态,连芳草都有一点嫉妒的春意。每个人就应该活出少年样。
每个人的人生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有新的使命,谁都不能够虚度自己。我们虽不会像苏轼那样永垂历史,但是我们都可以像苏轼那样活着。像古人那样活得开心,在最绝望的时候永远有希望,在最痛苦的时候仍然是乐滋滋的。
每一首诗都是作者的终点,读者的起点。根据文本和认知去读诗歌,不要想作者怎么想,读到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教育中我们常让学生分析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等,这当然是一种语文和写作的训练方法,去理解意思,但是我觉得它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这样的文章里读到了什么,不是别人想要表达什么东西。我读到的可能跟他所表达的并不一致,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你读到的东西。所有的文本都是多结构、多层次的,你理解在哪一种结构,它就是哪一种层次。小孩子们读这些诗歌,读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把我们的理解强加于他们。因为任何一个阅读都需要综合素养,需要审美经验和人生经历。小孩子们读诗歌的时候,只读他们读到的那一面。中国诗歌里面写景、写物、展示心境的都很美。读者是少年的时候,本身阅历浅、经验少、知识面窄,所以说有些诗歌是留给我们现代少年以后来阅读的。
因此,对于诗歌的阅读,我们要给孩子们分阶段。哪些属于浅尝辄止的,哪些属于渐入佳境的,哪些是属于深度体悟的。作为家长、教育者,就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从具象到抽象,从表层感觉到深层心理,这样逐步地把中国的文化真正地植入到我们的后代里面。把我们中国的血脉、中国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让我们这个民族更健康。谢谢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