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札记:一家的喜事,全村的大事

我的老家在山西新绛县席村,新绛县古称绛州,隶属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的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山水环绕孕育出灿烂的文明。

村子的变化特别大,与几年前相比,柏油马路到处都是,二层新房家家都有,排场轿车随处可见。百姓的生活也红火热闹,网购的小青年,有低保和医保的老人家,他们脸上的微笑张扬着新生活的幸福容颜。

新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风俗自古以来传承至今,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婚礼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土洋结合,别有一番味道。

最有特色之一的便是农村鼓乐队。作为贯穿整个婚礼当天流程的一个重要角色,现场的气氛被烘托得极为喜庆热闹。组成鼓乐队的主要成员是赋闲在家的农村妇人,平时定期集合训练,等到哪户村民家中有嫁娶、满月酒等喜事,便不计报酬地参与其中,并且统一着装,看上去自成规模、颇为正规。这种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忙在城市的婚庆中并不多见。

在当地农村,对祖先的崇敬极为重要,在举行重大事情时的第一项步骤往往就是隆重的祭祖仪式。祭祖主要由男方家的长者主持,一般是男方的奶奶。在鼓乐队的伴奏下,新郎奶奶带领新郎及其父母在家中三处供奉祖先的祭祀点进行跪拜仪式,并且焚烧金元宝、进香、洒酒。

新郎穿衣准备也是一项繁复却重要的内容,衬衣、西装、皮带、领带、皮鞋、红袜、捧花等准备齐全后整齐摆放在新郎父母的床上,新郎站在床上一样一样穿戴整齐,然后由母亲为其带上标示新郎的红花。记得穿衣时新郎母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新郎则在一旁说:“哭啥啊,咱是娶媳妇。”这一句话逗乐了母亲和在场宾客。

在出发迎亲之前,自家院中已经来了不少亲戚朋友。新郎在司仪的主持下,站在院子中间逐辈向来宾鞠躬致谢。

一切准备妥当后,由鼓乐队领头一路吹打,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新娘家进发。新郎手拿捧花,一位朋友端着男方家精心制作的“糕”及各种面塑制品作为赠予女方家的象征信物。由于新娘家也是同村,因此一路步行了约半小时。热热闹闹的队伍行走在乡村的马路上,引得路旁住户纷纷在家门口观看,被迎亲队伍阻碍了前进的车辆也并不抢道,而是缓慢地跟在队伍后面,小乡村里一家的喜事似乎就是全村人民的大事。

吃过娘家的喜宴后,就是接走新娘的重头戏了。新郎为新娘穿戴整齐婚鞋、项链、耳坠、手套后,就可以将新娘抱出屋门。接新娘回去的路上同样是花样百出。一对新人并不是走在一起,而是新郎在前,新娘及送亲的娘家人走在十米远的后面。而且,为了表现对娘家的留恋,新娘走得极为缓慢且走一段便停了下来,此时,走在前面的新郎就要返回来对新娘鞠躬,直到其愿意继续走。新娘全程手持手电,寓意着照亮未来生活的道路。

最搞笑的便是当地特有的“扮黑”习俗。在迎亲路上,新郎的脸就被朋友们涂上了牙膏和黑鞋油,粘上了香烟,极尽恶搞,这也是当地一种特有的闹婚习俗。同样,男方父母也同样要“扮黑”。父母二人头戴亲友制作的头饰,被称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男方父亲同样被涂黑了脸,二人一出场就引得来宾捧腹大笑。

在当地,红白喜事被称为“过事”,其中的宴请就被称作“吃席”,而这里的“席”相比于城市只吃一顿饭的习惯却是相当实在的,可以说是一天三顿地从早上吃到晚上。酒席都承包给专门的制作酒席团队,在婚礼前一天就已开始准备。因为办在自家院子,所有的亲朋就不能同时落座,而是“一茬一茬”地吃。在席间,并没有城市惯有的客套话,找位子、拿餐具等都是来宾自己做,吃饭时也都不过多讲究,村里人的实在、淳朴在餐桌上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席上的菜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山西美食果然名不虚传。上午八九点钟的第一顿是烩菜,第二顿则是十一点开始,呈上的是山西著名的哨子面和扁食(即饺子),但山西的扁食带汤,别有一番风味。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就是正式喜宴了,此时的席固有的规制被称作“九六八”。这是一种酒席的标准,即指九个碟子、六个碗、八个盘子,样数虽然多,但分量却偏少,呈上一道菜即被吃光,空盘也随着撤下,往往一顿饭吃完,桌上也是空空如也。

这样一场地地道道接地气的婚礼我是头一次参加,不能说它是浪漫、庄重的,却是彻彻底底的从头热闹到尾。越来越崇尚简约的城市婚礼,大多给人一种走过场的感觉,多年不见的朋友见了面也是不冷不热的寒暄。我一直觉得,在席上不顾形象地抢着吃才是中国婚礼应该有的特色,而不是小心翼翼地拘着礼。中国婚礼的传统习俗在农村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很多看似象征性的流程正体现了劳动人民对今后美好生活的期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