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胀中医诊疗指南

因为爱,所以恒久;

因为好,所以传递。

功能性腹胀

指反复发作的腹部胀满感、压迫感或者气体堵胀感(功能性腹胀),和(或)可观测到(客观的)腹围增大(功能性腹部膨胀)。诊断功能性腹胀/腹部膨胀应不符合其他功能性肠病的诊断标准,尽管本病患者可能与其他功能性肠病共存,但较少发生排便习惯异常(便秘或腹泻),偶有轻度的腹痛(通常是在腹胀最为严重时发生),但是后面这些症状在频率和程度上均较主要症状为轻 。

西药诊断要点

功能性腹胀必须同时包括下列2项 :①反复出现的腹胀和(或)腹部膨胀,平均至少每周1日;腹胀和(或)腹部膨胀较其他症状突出。②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或餐后不适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腹胀可伴有轻度腹痛以及轻微排便异常。

中医辨证

本病多与饮食不节、内伤七情、素体虚弱、劳倦损伤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等脏腑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分为虚实两端,虚者多为气虚、阳虚致脏腑失养,水湿内蕴,气机停滞,还有阴津亏虚,致肠道失润,腑气不通;实者多为肝气郁结、脾胃湿热或饮食停滞,致气机不和,通降失常;亦有虚实夹杂者,致脾胃失和,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常 。

分型

1 肝郁气滞证:腹胁胀满,胀满攻窜,部位不定,嗳气频作,善太息,每于情志不畅时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 脾胃湿热证:脘腹胀闷,口苦口臭,大便黏腻不爽,肢体困重,口干,渴不欲多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3 饮食停滞证:脘腹胀满,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胀减,厌食欲呕,嗳腐酸臭,口苦不喜饮,不思饮食,大便臭秽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淡红,苔厚腻,脉滑。

4 寒热错杂证:腹胀,肠鸣,脘腹痞闷、心烦、口苦,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弱或沉。

5 脾虚湿阻证: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而黏滞不

爽,肢体困倦,舌质淡,苔白腻,脉弱。

6 中焦虚寒证:腹部胀满,遇冷加重,喜热饮,喜热敷,得热则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体淡胖有齿痕,脉沉。

7 肠燥津亏证:腹部胀闷为主症,无腹部疼痛,时伴有大便干燥,口干或口臭,喜饮,头晕,舌红少苔或黄燥,脉细或数。

治疗

西医治疗 

1 作用于外周的药物 包括缓泻剂如PEG电解质溶液等;促分泌剂如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等;减少气体的药物如二甲硅油、α-半乳糖苷酶等。

2 作用于全身的药物 包括解痉剂如薄荷油等;抗抑郁药物如地昔帕明、西酞普兰等;促动力药物如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等。

3 微生态及免疫调节剂 包括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抗生素如利福昔明等。

中医内治法

1 肝郁气滞证

1.1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1.2 推荐汤剂:木香顺气散加减

①处方来源: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

②药物组成:木香(后下) 10g、香附10g、槟榔10g、青皮6g、陈皮10g、枳壳10g、砂仁(后下) 10g、厚朴10g、苍术10g、炙甘草5g。

③加减:若胁肋胀痛者,酌加郁金10g、延胡索10g、当归10g、乌药10g、青皮加量至10g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栀10g、黄芩10g、知母10g以清热泻火;腹胀较重者,枳壳易枳实15g增强其行气消胀之力。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中成药:木香顺气丸(颗粒)、柴胡舒肝丸、气滞胃痛颗粒。

2 脾胃湿热证

2.1 治法:清热祛湿,理气消滞。

2.2 推荐汤剂:三黄泻心汤合枳实导滞丸加减。①药物组成:大黄(后下) 10g、黄连10g、黄芩10g、厚朴15g、枳实15g、六神曲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

③加减:若兼有食积者,可加麦芽15g、焦山楂12g、六神曲15g以消食和胃;大便不爽者,可加白芍15g、当归10g、木香6g、槟榔15g以调和气血。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中成药:实导滞丸。/麻仁丸(胶囊、软胶囊)

3 饮食停滞证

3.1 治法:消食和胃,理气化滞。

3.2 推荐汤剂:保和丸

②药物组成:山楂10g、法半夏10g、茯苓10g、神曲10g、陈皮10g、连翘10g、莱菔子10g、麦芽10g。

③加减:若胀满明显者加厚朴15g、枳实15g、大黄(后下) 10g以增强其行气消积之力;兼热象明显者加黄芩10g、黄连6g以清热祛湿;兼有气滞者加香附10g、木香(后下) 10g以行气消胀;兼痰湿者加藿香10g、佩兰10g以芳香化湿。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3。3 中成药:保和丸

4 寒热错杂证

4.1 治法:平调寒热,消胀散痞。

4.2 推荐汤剂:半夏泻心汤加减

。②药物组成:黄芩15g、黄连10g、党参15g、法半夏15g、干姜10g、炙甘草10g、大枣15g。

③加减:腹胀甚者加厚朴15g、枳实15g以增强其行气消胀之力;脾虚明显者,加炒白术15g、茯苓15g以增强健脾祛湿之力。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4.3 中成药:枳实消痞丸

5 脾虚湿阻证

5.1 治法:健脾和中,化湿理气。

5.2 推荐汤剂

1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②药物组成:党参15g,木香6g,砂仁6g,陈皮12g,法半夏9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③加减: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5g、枳实15g以增强其行气消胀之力;肠鸣泄泻者,加淮山药15g、葛根12g以增强其健脾升清止泻之力;腹痛喜温、畏寒肢冷者,加干姜6g、桂枝10g以增强其温中散寒之力。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药物组成:黄芪30g、白术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5g、党参10g、当归10g、炙甘草5g。

③加减: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5g、枳实15g以增强其行气消胀之力;大便溏泄者,加山药15g、薏苡仁15g、白扁豆15g以增强其健脾渗湿之力。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5.3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

6 中焦虚寒证

6.1 治法:温补脾阳,行气消胀。

6.2 推荐汤剂: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

①处方来源: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药物组成:党参12g、干姜9g、白术9g、苍术9g、厚朴9g、陈皮9g、炙甘草6g。

③加减:若腹痛者,加木香6g;腹胀明显者,加枳实15g;身体沉重,疲倦畏寒者,加附子(先煎) 9g;恶心者,去白术,加丁香3g、半夏9g;虚汗者,加黄芪30g。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6.3 中成药:理中丸

7 肠燥津亏证

7.1 治法:增液养津,清热润燥。

7.2 推荐汤剂

7.2.1 麻子仁丸加减

②药物组成:火麻仁(麻子仁)30g、白芍15g、大黄(后下) 10g、枳实15g、厚朴15g、杏仁10g。

③加减:阴虚津亏明显者,加玄参15g、生地黄15g、麦冬15g以增液行舟,润肠通便。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3.7.2.2 增液承气汤加减

②药物组成:大黄(后下) 10g、芒硝 (冲服) 10g、玄参15g、生地黄15g、麦冬15g。

③加减:偏于津亏阴亏者,应重用玄参、麦冬、生地黄;偏于积滞者,则重用大黄、芒硝。

④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剂,150mL,一日3次。

7.3 中成药:麻仁滋脾丸

中医外治法

1 针刺 多选用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偏上腹胀者,主穴配内关、中脘;偏下腹胀者,主穴配上巨虚、下巨虚;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有实热者可加针刺合谷、曲池;肝郁气滞可加刺公孙、中脘、天枢、气海  ;脾气虚弱加针脾俞、胃俞、中脘;脾肾阳虚可艾灸神阙、关元、气海;7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2 灸法 适用于虚证。取中脘、关元、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采用艾卷灸之温和灸,每穴灸10min,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

3 推拿疗法 推拿方法:第一步,患者取俯卧位,用轻柔的手法推按膀胱经,并点按脾俞、胃俞、大肠俞、三焦俞,治疗5min;一指禅推八骼穴,治疗3min;柔和手法掌推腰骸部,治疗3min;第二步,顺胃肠蠕动方向摩揉腹部2min;第三步,按揉足三里2min。以上治疗,1次/d,7d为1个疗程  。

4 莱菔子烫熨腹部法 适用于所有证型患者。将中药莱菔子(或川厚朴)500g装入碗中,放入家用式微波炉(900W)中,用高火加热2~3min或放在铁锅里炒热至70℃后,放置于15cm×15cm自制小布袋,袋口扎紧。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备好屏风遮挡(冬天应注意保暖),协助患者充分暴露腹部,然后把布袋放置于患者的中脘处,先顺时针沿脐周旋转反复熨烫致腹部皮肤潮红;再逆时针方向沿脐周旋转反复熨烫致腹部皮肤潮红;接着把布袋放于上脘部,从上至下至气海穴,再从下至上反复熨烫;最后将布袋放于升结肠处沿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直肠方向,从上至下反复熨烫;如果袋内的药物温度下降变凉,则需再次加热后,继续熨烫致使患者出现肛门排气,感觉腹胀减轻后方可停止。

5 中药敷脐(神阙穴)疗法 可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敷神阙穴治疗。丁香开胃贴由丁香、苍术、白术、豆蔻、砂仁、木香、冰片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醒胃,行气消胀的功效。将药芯对准脐部神阙穴贴上即可。每天2贴,连用5d,每天不超过12h  。可取吴茱萸6g或吴茱萸3g加肉桂3g磨粉,以醋调,将肚脐用消毒棉签蘸0.9%氯化钠溶液洗净,将调好的药物敷于肚脐,上敷一小块塑料薄膜,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敷12h,1次/d,2次为1个疗程  。可将木香、丁香、小茴香、肉桂各等份,共为末,研细过筛,装入无菌瓶内备用。使用时,先以热毛巾擦净脐部,然后取适量药末装于纱布袋内,置于脐部,其上加热毛巾热敷,再覆以塑料薄膜保温。为增加疗效,其上可放置热水袋加温,每次外敷30min以上,3次为1个疗程  。可将葱白约3cm的带须全葱1根捣为葱泥,然后加蜂蜜调和,做成饼状,大小能盖住脐部。将其外敷于脐部,经24h后取去即可。如效果差可换新葱蜜饼再敷治疗  。

6 拔罐治疗 

以“三募四穴”为主,即中脘(胃经募穴)、天枢(大肠经募穴,取左右双侧2穴)、关元(小肠经募穴),用中号透明玻璃罐,直径3.5~5cm,一般需备用2~3只罐具,因为玻璃罐导热过快,不断用火闪拔会使罐体温度过快升高,当感觉过热烫手时可另换一罐继续操作。患者屈髋屈膝,暴露腹部,找准穴位作以标记。用“闪火法”使罐子吸附于皮肤后,又立即用腕力提拉,使罐子脱掉,再闪火叩罐。如此连续叩拔,反复多次,直到皮肤潮红发热为止。一般从上腹部开始,顺时针方向按照中脘-右侧天枢-关元-左侧天枢的顺序进行闪罐,每个穴位上闪罐30次左右,4处共计120次,每次闪罐2遍共240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

7 耳穴压豆法 一手固定患者耳廓,另一只手持探棒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找到敏感点,用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用镊子夹持中间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大小约0.5cm×0.5cm)贴压在事先选好的穴位上,适当按压,使相应的穴位部有发热胀痛感。双侧耳穴压豆期间,每天于餐后及睡前按压穴位3~4次,每次1~2min,3d为1个疗程,按压时用拇指指腹用力,应使局部有发热胀痛感  。

并发症预防

功能性腹胀若症状严重,病情迁延反复,会导致各脏器储备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减弱,特别对于部分老年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而言,可能会诱发较为严重的心、肺疾患或感染性病变。预防功能性腹胀的并发症,取决于对疾病有效的治疗,对症状的及时改善,并保持良好情绪,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康复调摄

1. 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摄 通过改善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功能性腹胀的发生,减少功能性腹胀的复发。

1.1 调节饮食习惯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均衡。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面食含有可大量产生氢、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的成分,应减少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戒烟忌酒。

1.2 调节生活方式及调摄精神情志 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多运动;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期不大便,导致肠道产增多。养成良好的心态,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1.3 用药注意 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导致腹胀的药物。发现报警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0)

相关推荐

  • 肠梗阻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等特点. [病因病理] 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寒 ...

  • 方剂学理气剂行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一节 行气剂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 <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组成] 香附 苍术 川芎 栀子 神曲各等分(各6-10g) [功用 ...

  • 脾胃系病证——1.便秘

    脾胃系病证之便秘 一.概述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过久滞留,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3次),粪便干硬难下,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的病证.除"便秘"外,尚有"后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9

    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9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掰)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 ...

  • 北京名中医治功能性腹胀经验

    符思,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符教授根据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有关功能性腹胀的论述,并结合自己多年 ...

  •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

  •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分期治疗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属中医"痹证""痿证"范畴.作为中医骨伤科的优势病种 ...

  • 消化系统常见病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温艳东1,李保双1,王彦刚2, 唐旭东1,李振华1,王凤云1, 王  萍1,卞立群1,赵迎盼1, 张北华1,吕  林1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北京 10009 ...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推荐中...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推荐中药方 发病源于肺卫不固,治宜补肺固表,予经方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治疗,方中黄芪益气固表,配白术健脾 益气,佐防风走表防御风邪,诸药合用,体现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 流 受 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 发 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 ...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由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结直肠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反应,病变呈连续性,累及直肠并不同程度地累及结肠,临床以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为特点. 术语及定义 溃疡性 ...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

    疼 痛 因为爱,所以恒久: 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 南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目前,西医学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想的药物.尽管行为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活方式并非万能,部分患者仍需药物治疗.事实上 ...

  • 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刘凤斌1,胡玲2,陈苏宁3,唐旭东4,劳绍贤1,陈斌1,李培武1,侯政昆1,庄昆海1,文艺1, 姚思梦1,黄远程1,张长荣1,温艳东4,王凤云4,吕林4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 消化系统常见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指南 (基层医生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李军祥1,谢胜2,唐旭东3,温艳东4,王凤云4,吕林4,王允亮1,陈晨1,郭一1,丁庞华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