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笔到底有没有“古法”和“今法”的区别?

“古法和今法是书法老师经常提起的概念,这到底是两个概念还是一个概念?”中国书法所谓的“法”都是针对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系统提出的。无论唐代的重结构,还是元代重笔法,都是针对这样一个系统的。

为什么说书法所谓的“法”都是针对楷书、行书、草书的?这是因为,唐代以前的书法,没有严格统一的书体,到底要学什么书体,大家不是很清楚。但是,唐代以后,楷书就是统一的书法字体,所以,大众化学习书法规范是从唐代以后开始的。楷书是标准字,行书和草书是楷书的辅助书法。因此,所有的书法技法,艺术情趣,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书法体系之中的。

所有的书法技法,也只适合这样一个书法体系。那么,是不是因此就出现了“古法”和“今法”两种不同的用笔方法了?

好像古代真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古人只有“古法”的说法,还真没有“今法”这样的提法。古人之所以提出“古法”这是对古代,例如魏晋、唐代的笔法,但是,大家用的笔法本来就是魏晋唐代笔法,怎么会是“古法”和“今法”含糊不清呢?

我们现代书法家提出一个“魏晋用搅转”,“唐代用提按”的用笔理论,这就是所谓的古法和今法吧?那么,更古老的书法隶书、篆书是用什么笔法呢?古法到底要古到什么年代?这是不明确的。

我看到一个朋友回答这个问题,居然说书法是从甲骨文到楷书的书法,你也不想想,甲骨文书法能与楷书是一样的笔法结构吗?

我们现代书法家喜欢引进现代逻辑思维学习书法,这个没有错,但是,不等于逻辑不会出错。汉字书法的规律,还在研究的路上。我们应该针对问题,找出规律,寻找符合中国所有笔法的共同规律来,给书法学习带来一个清楚逻辑。

书法的笔法和结构是汉字的共同规律,古人也早已发现这些规律了,例如,最早欧阳询提出了《笔法结构36法》,赵孟頫提出“用笔为上”这些都没有错,也都是书法的核心问题。

那么,现代书法家提出的“搅转”也好,“提按”也好,都是把书法的核心聚焦在用笔问题上的书法学习观点。千里马认为,这是没有错的。问题就在于,到底搅转和提按是不是古今笔法的区别呢?我们还是看看经典书法家的作品,做一些具体的比较。

南朝王志的《一日无申帖》王志的《一日无申帖》就是王羲之后代的作品,这个书法是唐代以前的书法,当时,还不是全国各地都使用的书法,但是,却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延续,也是后来的魏晋书风。所以,《一日无申帖》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应该是一个用“搅转”笔法写出来的书法作品。

我们看其中的局部“故造迟叙”这四个字,我们从哪里看得出来是“搅转”,哪里是提按?真的有区别吗?例如“造”这个字,“告”的第一笔还保留着隶书的笔意呢!几次用笔转折,都是有提按的。王志的《一日无申帖》虽然是一个唐代的摹本,出自王羲之的后代王方庆献给武后的《万岁通天贴》,但是,笔法是按照王志的南朝笔法的,这个我们应该认为的可靠的。那么,我们看得出来用笔的“搅转”写出来的吗?

我们再看看米芾的作品,是如何用笔的。

这是米覅的书法名作《砚山铭》,我们看看,米芾的笔法,哪些的搅转,哪些是提按写出来的?

如果按照现代书法家的理论,到底谁是古法?我们知道,笔法的基本体系,也就是唐代以后的楷书、行书、草书这个体系的笔法。这个体系都是来自于王羲之魏晋笔法系统的。在王羲之书法系统,最早的笔法,依据我们严格的考证,应该属于钟繇,这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发现的最早的楷书,大体上是在三国时代的东吴,例如《长沙走马楼》的木牍墨迹,已经有明确的楷书、行书笔法了,考虑到这是低级官员的书法,那么,像钟繇的《宣示表》这样的书法作品,完全可以产生在魏晋时代。

三国东吴时代楷书《长沙走嘛楼》木牍

那么,钟繇的笔法有“搅转”吗?根本没有?完全是提按写出来的。事实证明:书法发展到隶书时代,用笔就自然产生了“提按”的笔法。既然钟繇没有搅转笔法,王羲之是继承钟繇笔法的,唐代又是继承王羲之笔法的,所谓历代书法家提出的“古法”实际上就是王羲之的笔法体系。

可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提出魏晋用“搅转”唐代用“提按”?

事实上,提按笔法的使用,是古代书法用笔的一次伟大的革新。这次变革从隶书就开启了先例。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隶书的笔法是有起伏变化的,而篆书的笔画是没有起伏变化的,所以,篆书就基本上没有提按用笔的问题。

为什么说篆书没有提按用笔?因为篆书的笔画是匀称的线条,不需要提提按按来写,但是,隶书如果没有提提按按的用笔变化,就无法产生笔画的波折变化。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一次巨大的用笔革新。自从有了提按这种笔法,就会产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那么,到底什么是提按?如果我们从理论上讲,提按最早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提出,而诠释提按,是现代书法家才提出的,但是是实践上呢?早在汉代已经普遍实践了,你不觉得我们我们的“理论”太滞后了吗?

  • 米芾尺牍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董其昌所谓“稍知书法者,皆知之”太意味深长了:提按本来就不是什么书法秘诀。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

事实上,董其昌提出的“提按”如米芾的“八面出锋”都是书法家自己的用笔体验,或者是个人的一点“顿悟”而已。

但是,不幸被董其昌的“提按”把现代书法理论家给唤醒了,所以,就认为用笔在提按。那么,我们真的对提按就认识的那么清楚吗?像刘熙载在《艺概·书概》所言只是起笔收笔而已?

  • 米芾《虹县诗帖》单字放大

这就是对笔法逻辑的认识的模糊地带了。事实上,提按从逻辑上来说,主要是笔画粗细变化的控制而已,这是提按用笔的核心问题。

而提按用笔主要在顺锋的情况下。如果笔锋要改变方向,那么,就不是“提按”,而是“调锋”。现代书法家,把调锋当作“搅转用笔,这其实是一个逻辑错误!因此,所谓的古今笔法,搅转和提按,实际上是混乱的用笔认识而已!

我们继续分析看看,提按到底是一个什么逻辑。前面我们说过,提按不是什么神秘难懂的用笔,就像董其昌所说,写过字的人都知道的。

而问题就发生在调锋这个地方了。调锋要不要提按?是不是提按?千里马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当然是提按!

那么,既然调锋也是提按,这不是与”古代“的搅转是一回事吗?当然也可以认为是一回事。但是,你不要忘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调锋“,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提按。

调锋只发生在改变用笔方向是时候,例如,起笔、收笔调锋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但是,行笔就没有调锋了,只有提按。

这样,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尽管调锋也是一个提按动作,目的和任务与调整笔画粗细无关,只与改变用笔方向有关,所以,我们就不要把用笔的两个必要性给混为一谈了。这就是顺锋用笔搅转(调锋)与提按(粗细)的区别,它不存在古与今的问题,但是,存在用笔规律问题。即:用笔改变方向必须调锋(搅转),改变笔画粗细必须提按(而不是搅转)。

我们现代书法家最大的书法发现就是”笔法三段论“。即:所有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构成的。这个规律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法字体。

包括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而我们所谓的书法笔法,仅仅是针对楷书、行书、草书而言的,所以,古代书法用笔的理论,就不是那样完美。”书法三段论“才是一个真正完美的书法理论。

根据书法三段论看,在不同的书法体系里,起笔、行笔、收笔的用笔是不一样的。例如篆书的行笔就没有明显的提按,因此,提按对篆书就不太具备提按理论的概括性。而篆书的起笔和收笔是有提按的,但是,又不是调锋,或者不像楷书里的调锋那样典型和突出。至于楷书、行书、草书这个书法体系,起笔既有提按起笔的笔画,也有调锋起笔的笔画,收笔也一样有需要调锋的,也有不需要调锋的。

如果把调锋看作是“搅转”者只是名词不同,与实际的用笔没有任何不同。而行笔部分,只有提按,根本不存在“搅转”,那么,所谓的古法是“搅转”用笔,提按是“今法”用笔,不是非常可笑的“理论”吗?而且,我还听说张光旭有一个用笔叫什么“心法”,那就更玄乎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