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开创电视新时代!海信凭什么让彩电巨头们一路跟风?

2021年伊始,一切似乎又回到了2020年年初,这个冬天的北京比往年更冷,而昔日热闹的各种家电发布会也再次被迫推迟或者迁至线上。正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北京时间1月11日晚,海信视像CES 2021线上发布会上如期召开,会上海信视像总裁于芝涛宣布海信正式推出75英寸到100英寸的全系全色激光电视产品,其在亮度、色域以及沉浸感体验上都有明显提升,而这两款产品的发布代表着海信正式将全色激光电视带入普及时代,让这个冬天多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暖意。

作为可视化的家电产品,电视与我们最直接的接触就是屏幕,这就决定了画质是一款电视最重要的配置。而与当前市面上在售的激光电视不同,全色激光电视产品采用的是RGB三基色全色光源架构,单封激光器光源互不干扰,显色更纯净,实现了20%的像素级亮度提升;屏前亮度达到430尼特,色域最高标准可达107%BT2020 ,色域覆盖达到DCI-P3电影色彩标准的151%,超越高端影院近50%,超越了数字电视亮度标准。

换句话说,全色激光电视带来的最直接改变就是家庭沉浸观影临场感和体验感的全面提升。而为了满足家庭社交娱乐中心的需求体验,海信激光电视还搭载了AI智能摄像头,支持在线K歌、健身等深度互动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上发布的海信U7实现了从未在任何电视达到的144HZ高刷新和XDR极高动态范围,让海信的用户打开电视就是现场,而XDR作为HDR"进阶版",使海信成为了行业第一家推出XDR电视的厂商。

其实对于海信来说,CES大会具有着特殊意义,因为早在2012年CES展会上,海信率先推出了激光电视雏形的DLP混合光源激光电视技术的原型机,这也是电视行业内厂商首次公开展示激光电视技术路线,而业内出现的第二款类似产品则是韩国电子巨头LG,时间比海信整整晚了一年。

但鲜为人知的是,此时距离海信首次进入激光电视研发领域已经过去了四年多时间,在这四年多时间里海信无数次实验,无数次犯错,具体的技术方案究竟是什么没人知道。但海信没有放弃,最终在一次次实验与改进中找到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镜头+抗光屏幕"的技术路线。

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2014年9月,海信终于强势推出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100吋超短焦激光电视,首次实现了激光电视的大规模量产,这不仅仅是海信从0到1的突破,更是整个电视行业的突破。央视新闻联播对此评价:激光显示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电视显示技术的长期垄断地位。海信也因此成为国产、乃至全球激光电视的领导者,而在2018年海信80吋L5激光电视凭借出色的销量成为了当时整个电视行业大屏电视中的爆款产品,整个激光电视市场也因此被引爆,海信80吋L5激光电视也因此成为了激光电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产品。

而在2020年的海信季发布会上,海信发布了第三代超高清画质处理芯片,该芯片通过内置AI-HDR引擎技术和顶尖的图像处理技术,大幅提升了电视画面的色彩、清晰度、对比度和流畅度,全面优化了电视的观看体验;同时在这款芯片的基础上,海信一口气推出了30余款产品,席卷了整个高端大屏激光电视市场。

从2014年推出首款激光电视到2020年用30款产品席卷高端大屏激光电视市场,海信可以说在七年时间里打造了全球最具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激光电视阵营,那么2021年的全色激光电视普及时代又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又有什么不同呢?

如今回头再看,当年海信进入激光电视领域时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遭到了不少诽谤与争议,而在过去的2020年,海信激光电视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88%,成为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电视品类与电视品牌,其产品远销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全球17个国家热销;而在国内市场,面对整个行业负增长的大环境,激光电视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电视品类并占据年度销榜TOP10中的3席。

也正是因为海信激光电视的持续热销,包括三星、索尼、LG等全球主流厂商也陆续加入激光电视市场,也为这项被中国主导的新型显示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很多网友担心的竞争问题,海信视像总裁于芝涛表示:未来海信还将推出屏幕发声激光电视和10000流明以上的商用激光电视方案,并量产卷曲屏激光电视,引领激光显示技术不断走向新的高地。

不得不说,海信多年来坚持以画质为核心的自我导向,坚持以自主研发芯片提升品质为品牌主导,以国货当自强为企业核心理念再次让海信成功走在了行业前沿,在行业"寒冬"的大环境下,海信在依旧取得了足够优秀的成绩,而这也让海信在现在、在未来也拥有有足够的底气面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对手,即便强如索尼、三星也无所畏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