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体理论之气功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体科学、气功是热门,但是那次轮子事件之后,气功似乎已经被否定。曾经在某一篇文章里读到过一段话,大意就是每一个文明、每一个宗教的底层都有一些“神迹”,即超过人类的自然认识、难以解释的现象。这一块难以言说、神秘的内容是这个宗教的核心,而之上的教义,都算一种哲学、或者意识形态,哲学宗教等上层思想建筑必须与底层神迹具有相容性。

显然,按照这个说法,如果中国文明或者文化是完全独立于西方基督教、伊斯兰等文明的话,中华文明神秘的底层很有可能就是气功。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会有气功真伪的激烈争论,显然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太沉重。大多数中医研究者也望而却步了。

皮穿支穴位理论出来之后,不得不沿着用血管生理来解释中医内容路径推导,即以血管生理为核心来搜集西医知识从而解释某一段黄帝内经或者伤害论里面的文字,很快就遇到了“气功”,即在古文里通常用“内视”来描述一种现象。

因此,皮穿支穴位理论避不开气功。正确的办法就是迎头而上,即把“气功”变成一个“严格科学”。即具备可量化、精确描述、预测,三个要素,最好是有一个数学模型。这显然是一个对气功研究的西方范式的要求,却也是一个必然要做的事情。

从现在报道的气功现象看,好像从来都是一种“客观”,而没有成为一种“价值追求”或者“意识形态”;但是这个“客观存在”又非常神秘,难以科学解释。因此某些骗子就强行赋予某种“神秘力量”加上一些洗脑话术,这样就变成邪教。从现有记载看,练习气功不会有一种“我是谁”之类的哲学追问,不会给人惊叹或者敬畏的感觉,不会带来灵感和创造力,也没有激发好胜心、更没有给人基于自由的成就感,也不会带来厌倦和虚无感。练习气功更多的是让人与一种舒适感、与自己身体的一种自然的亲近。皮穿支理论或许仅仅能够破除这种难以言说、神秘的感觉与“怪力乱神”之间的联系,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生理现象会导致人出现这种感觉。

总之,气功现象是客观的,而且从古至今,中医老前辈一直很客观、平淡的看待。

近年来,社会上一直有一种声音:中医学是经验医学。即认为中医药文化的理论来源于古人日常生活生产的实践经验。皮穿支理论显然否定这种说法。因为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是非常庞大而严谨完整的。黄帝内经中一次性抛出几百个穴位(皮穿支)的位置、筋膜(筋膜)的走向,说明古人对人体解剖有着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如果古人无意间的发现、进而总结,第一会有极度碎片化的记录,第二会有理论的进化过程。然而,无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早期的中医经典,还是现今出土的更早的中医文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同一个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并非零碎的经验,也没有进化的痕迹。这就说明,先祖们充分认识了“人”之后才下笔著书中医理论的。

很多中医医生认为穴位、经络理论的形成,是这些实修功夫深厚的先祖们通过返观内视而实证得来。中国文化中的“占卜、相术、堪舆”专业技术,与中医密不可分,自古就有“古之大医,皆通周易、全晓风水、俱会祝由、五术备身、一通百通”。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地真》有言:“思见身中诸神。”

陶弘景的《真诰》卷九提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八十一也写到:“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

李时珍更是在《奇经八脉考》中直言:“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因此,如果说“内视”是一种生理现象。那么,古人很有可能在观察人体解剖、熟悉内视感觉之后经过一定的推理写出来的黄帝内经。这里面有三个要素:1、古人解剖是否清晰,2、内视是一种什么感觉。3 推理、演绎过程;即人通过语言把看到的东西梳理、理解并用一种思想来系统的阐述。

皮穿支和穴位重合现象带来的解剖研究成果能够说明第一点,在道藏的经典《黄庭内景经》中,对内景之象有详细的描绘,可以看作是第二点。那么,推理过程是什么?显然是建立古人的认识论、方法论、世界观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过程。比如对古代星星的运动观察,托勒密建立一个以地球为圆心,星星在某一个点进行圆圈运动的理论,在几百年里盛行;而到了近代变成了牛顿的万有引力解释的现象。这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

因此,真正的难点就是在第三点。我们并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命名一个事物、如何界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思维的,我们只是通过古人的“语言”被动的接受了古人的“法则”来使用中医知识治病。

古人思维语言法则是中医 研究最难也是一直被忽视的内容。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思维的。因此,我们也不知道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气功修炼“法门”到底是怎么摸索出来,或者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我们只有一个比古人强的地方那就是现代科技。

那么,今天人们是怎么研究这些东西的哪?黑格尔、维特根斯坦等人都思考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在西方形成了一个认知科学。他们发现这样一种与现实分离的感受或“灵魂出窍”的体验常见于因损毁性创伤或虐待而出现精神疾病的人身上;麻醉药物和癫痫发作时也能唤起这种状态。

为了避免歧义,这里需要说一下什么是精神疾病?在中国文化中,如果出现内视这样的一种感觉,中国人可能会认为是一种“慧根”从而鼓励他们继续“修炼”。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或者这种现象与所属文化不融洽,比如西方的宗教观,可能就认为是一种疾病。比如同性恋以前就被认为是疾病,现在文化变了就不是疾病。因此,可能有一些人容易出气功的感觉,却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疾病。

好处是现代科学可以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现在就有一些科学家就认为“灵魂出窍”是一种特点的脑节律。

科学家利用宽场钙成像(widefield calcium imaging)技术记录了小鼠的全脑神经元活动。给老鼠使用氯胺酮、苯环利定和地卓西平这三种药物,发现名为压后皮质的脑区的神经元活动出现了强烈振荡。该脑区对于各种认知功能十分关键,包括情景记忆和导航能力。他们继续利用双光子成像这一高分辨率技术,更加详细地分析了这个区域的活跃细胞,发现振荡只发生在压后皮质第五层的细胞内。研究者随后又记录了多个脑区的神经元活动。一般来说,皮质以及皮质下的其他部位与压后皮质的神经元活动具有功能联系;然而,氯胺酮切断了这种联系,让许多这些脑区不再与压后皮质进行通讯。

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区域的细胞接受不到外来信号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特定的脑节律,这种节律很可能让人以为自己“灵魂出窍”。

科学家进一步使用细胞修饰技术在压后皮质第五层细胞内植入一种光敏蛋白,通过光刺激相应的光敏蛋白诱导发出一个脑电节律。这个实验发现,小鼠在遇到威胁时没有跳起或后退,在悬尾实验中也没有尝试逃跑;但是对热板带来的疼痛做出了正常反应。它们的感觉完好无损,但对于威胁却反应迟钝,暗示与周围环境的游离。

动物实验之后,科学家记录了一位癫痫患者多个脑区的电活动,这名患者之前在颅内植入了电极来追踪发生癫痫的位置。记录发现人类脑区与小鼠的压后皮质脑区对应的区域,在进行电刺激,患者出现了“灵魂出窍”的感觉。

氯胺酮,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俗称k粉。在我工作时候,是一种常用麻醉药物,所以我曾经观察到这种药物之后病人的“游离状态”,确实有点像精神疾病,好处是药劲过去了,人就正常了。现在氯胺酮已经被归入毒品,被严格管制。这一类毒品有很多,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辨证的看,一方面说明西药确实能够营造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进而解决人的痛苦,另一方面说西药能够带来很多的问题,会造成更多的人的痛苦。

试想一下,如果能够通过“气功”等非药物办法营造出灵魂出窍进而解决人类的痛苦,那么“气功”就具有治病的效果。如果气功能够和某一种精密的仪器结合,精准操控神经环路,改变神经状态,调控意识、抑制疼痛,一方面能够避免现有药物会带来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人类的体质和意志。

随着对氯胺酮的研究深入,人们进一步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的抗抑郁效果。能够在几小时内或者甚至几分钟内纾解抑郁,远远快于如今最为常见使用的经常需要几周时间才发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再者,单剂量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能够持续一周以上。但是由于其其他副作用,而不能大规模推广。氯胺酮最早被认为是谷氨酸能离子通道的抑制剂,广泛抑制谷氨酸能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能够抑制皮层间、丘脑-皮层间的信号。致幻剂苯环利定(又称天使之尘)、地卓西平和氯胺酮同属谷氨酸受体的抑制剂,但是这两种药物并没有抗抑郁的效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发现氯胺酮的体内代谢产物去甲氯胺酮具有抗抑郁效果,而没有欣快感、成瘾性等副作用。

还有研究现实,氯胺酮能够阻断脊髓背根神经节和背角区域的钠、钾离子通道,

通过学习这些药理学研究,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阻断。即药物阻断某一种大脑神经信号的传递,这种阻断首先是选择性的,在大脑的区域发挥作用;其次是一种占位性的强行阻断。阻断神经信号产生了“灵魂出窍”的感觉,人体对这种阻断的反应,就出现了血压低、欣快感、成瘾性等情况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断哪?显然,我的猜测就是气功的修炼。气功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同时,也没有药物的副作用。

(0)

相关推荐

  • 369个西药综合知识点(背诵版)

    学习导语 大家可以看到2020年考试没有出现0-1分的章节,也没有超过20分的章节.分值分配的比较均衡.10分以上章节还是以前相对比较重要的章节,第3章用药安全,第5章的常见病症的健康管理,第7章的心 ...

  • 螺内酯与降压药物合用时,利尿作用加强还是减弱?

    加强 本品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非甾体类消炎治愈药尤其是吲哚美辛.拟交感胺类药物.甘珀酸钠.甘草类制剂合用时,利尿作用减弱:与多巴胺.降压药物合用时,利尿作用加强. | ...

  • 500个药理知识点!

    序号题目答案1地西泮耐受特点:抗催眠产生快,焦虑慢.2苯巴比妥中毒,加速排泄药:碳酸氢钠3巴比妥急性中毒致死原因:深度呼吸抑制4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来普隆5偶尔失眠:唑吡坦6早醒.夜醒:氟西泮.夸西 ...

  • 血管体理论之对血液循环的批判

    首先给各位朋友道一个歉,最近经常在各个群当中怼人,对很多人造成了冒犯.很多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也没有说什么,为什么我那么冲.言辞那么激烈哪.其实,我最近越发认识到,中西医是两门不同的语言,不可通 ...

  • 血管体理论之猜想序曲

    过去一个月,由于需要做一个讲座,注意力都放在梳理自己过去皮穿支穴位理论上了.讲课回来之后,血管体是什么又占据脑海了.前边的文章已经把血管体是什么讲了又讲. 讲的间隙,与几个中医大师交流,受益匪浅.开拓 ...

  • 血管体理论之针灸机制的解释

    有很多生物现象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但是在医学领域比较少的被人认识.熟悉.应用.比如昼夜节律就是每个人都熟悉一个名词"生物钟".大家都知道,一旦生物钟被破坏会很痛苦,基本上无药可治. ...

  • 2021年向全世界公开原体理论(核心架构)

    原体理论内容涵盖了人类所有科学,原体理论实现了:万书归一.原体理论诞生后,作者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进一步提炼升华精炼了原体理论,于2020年12月完成了<永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永态系统基 ...

  • 皮穿支和血管体的概念,以及背后的意义

    皮穿支,英文字是perforator,有人用一个词是perforating cutaneous vessel.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后者明确加上一个cutaneous.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皮.皮肤.但是从解 ...

  • 血管体angioholisty的提出

    为了提出这一个血管体angioholisty理论.前边铺垫了三篇文章,首先质疑了血液循环概念.要把这一个教科书的内容从大脑中清理出去,这真的比较困难.其次又回顾了古代医生是怎么看人体的.这些都在医学史 ...

  • 血管体狂想曲-猝死

    在狂想曲系列中,我将穴位和皮穿支看做一个东西,把穴位背后的中医知识和皮穿支背后的西医知识,直接放入到复杂科学的结论之中,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论.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科学哲学教授瓦尔纳提出过一个建构实在论 ...

  • 世界观与血管体

    从中医看西医,感觉西医的知识非常散.乱,没有一个主轴,因为最后的机制要落实到某一个分子.细胞.组织上.从系统角度看,分子层次和细胞层次不是一个尺度的,分子由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来研究,属于微观层面:组织 ...

  • 科研 | Theranostics:M2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促进血管内支架植入后血管组织修复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KIT表型

    编译:怀瑾,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对于成功的血管内支架植入,血管组织的修复和治疗过程至关重要的.在血管组织修复过程中,巨噬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具有重要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