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妙义17条:
1.《皇汉医学》:大人小孩呕吐不止,可用连翘加入任何药方之内。
2.连翘,通透十二经,善清血中毒素,大剂量应用还可以升高白细胞。另外,和中消导不可小视。
3.黄胖之人面部痤疮,清热泻火药无效,可试用葛根汤。
4.黄连、黄芩治烦悸;甘草、桂枝治动悸;龙骨、牡蛎治惊悸;半夏、茯苓治眩悸;人参、麦冬、阿胶、甘草治虚悸。
5.脉浮与出汗、出血有关;脉沉与腹泻、过量发汗有关;脉浮紧,提示可以使用强烈的发汗剂;脉滑实,提示可以使用泻下剂。
6.咳加五味子、干姜、细辛;腹痛加芍药;口渴、小便不利加茯苓、白术;气上冲加桂枝;咽痛加桔梗;不呕去半夏;无汗、小便不利去桂枝;咳去人参。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咳嗽胃痛;防己黄芪汤治汗出而肿的糖尿病;黄连阿胶汤治漏下不眠;白虎加人参汤治出血。
8.大剂量黄连除烦,小剂量黄连消痞。
9.心下痞硬,提示一种虚弱消瘦的体质,提示汗、吐、下之后病人津亏液涸,提示病人饮食不佳,提示脉弱无力,提示舌面干燥,提示用参、草、枣等补益中药。
10.呕吐——柴胡桂枝汤证为“微呕”;小柴胡汤证为“心烦心呕”;大柴胡汤证为“呕不止”;大黄甘草汤证为“食已即吐”;大半夏汤证之“胃反”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1.腹痛——小陷胸汤证“按之则痛”,大陷胸汤证“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是不按也痛,大小建中汤证之腹痛也有轻重之别。
12.肿——甘草附子汤证“身微肿”;桂枝芍药知母汤证“脚肿如脱”仅限于脚;防己黄芪汤证“腰以下当肿及阴”;气部位在腰以下,越婢汤证则“一身悉肿”,其范围更为广泛。
13.下利——葛根汤证的“自下利”与葛根芩连汤证“利遂不止”迥然不同。
14.桂枝汤是古代补益剂,凡是在寒冷、饥饿、极度劳累、精神紧张后,患者出现自汗、心悸、腹痛、脉弱等情况,均可使用。
15.麻黄汤是发汗剂,但是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若发汗太过,可用桂枝甘草汤解。
桂枝汤治疗术后自汗,桂枝汤是调和方、强壮方、抗疲劳方。术后自汗是体质虚弱的变现之一,桂枝汤不仅仅是单纯的收敛汗液,更是调整体质,是通阳气。
16.大承气汤,功专力宏,擅于峻下热结,通腑导滞,治疗痞(上腹部不适无法进食)满(腹部形如覆瓦,气胀如鼓)燥(大便干燥难解,甚至坚硬如石,也指舌苔干焦无津)实(大便秘结,数日不解,可见腹部按之硬,犹如充满气的轮胎,甚至拒按疼痛)之症,临床不完全肠梗阻、肠梗阻等为此症。
17.麻黄甘草汤,治疗浮肿无汗者。后世用麻黄甘草,炒至微黄,研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后盖被,不使透风,汗出为度。可治疗诸风寒感冒头痛,疔疮初起,风痹不仁,手足麻木,皮肤癣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