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年年有故事

公元前377年 子思论政

通篇仔细描述了子思与卫侯的三次对话。原文就不张贴出来了,大致意思如下:

1.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为将。卫侯说这个人犯过小错,做官时吃过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一根良木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也不会扔掉它的。现在您处在纷争之世,正要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听了赶紧再拜子思。

2.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子思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上下谄媚,不辨是非,早有一天变成“国将不国”。

3.子思对卫侯说“你的国家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为什么?”子思说,国君自以为是,官员不敢改正。官员自以为是,百姓不敢改正。如此下去会有什么好结果?

子思,又名孔伋。孔子嫡孙,后世封为“述圣公”。活了82岁,大概48岁左右居卫国,这几段话应该就是这个时期。晚年居鲁国,为鲁穆公的老师。《史记》记载子思尝困于宋,作《中庸》,但是没有时间可考。

子思的生平事迹有大量学者研究考证,他是儒家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子思提出中和的概念:

中:情绪没有发泄,心静无偏倚为中。中为天下万物的根本。

和:情绪发泄出来,行为合乎节度,无过无不及为和。和为天下共行的大道。

儒家孔子—曾参—子思—孟子,一脉传承。子思孟子又称思孟学派。

子思论政是不是就是莫种意义上的儒家入世呢?最后想提一个问题:哲学家到底为这个世界贡献着什么?

(0)

相关推荐

  •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儒家,把它神化?坚定抵制?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儒家,把它神化?坚定抵制?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指道路险阻漫长,但一路前行终将到达. 用以激励坚持不懈,一路前行. 原文出处:<荀子·修身>中的"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通过与胡人的交往,认识到中原战车和步兵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倡议借鉴胡人的短装,学习骑马射箭. 这个认识是跨时代的.直到后来的元朝,胡服骑射的威力才得到最大的展现. 赵武灵王说:"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