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孔子

Editor's notes:

The Confucius in Chinese people's hearts, the essence of Confusian consist of benevolence, humanity and courtesy.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在孔子学院院长研修班的讲话

我选的题目是“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孔子”。大家作为孔子学院的院长、老师,应该对孔子有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对组织孔子学院的活动与教学,将产生积极地意义。谈谈我心目中的孔子,作为一种交流,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孔子整合夏商周三代文化,并针对当时情况提出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我选取其中几点与大家交流。

一、“礼乐”思想

孔子的礼乐思想主要继承于西周。“礼”是家庭和社会生活规范,最早描述礼的经典是《仪礼》,这本书虽然已经不完备了,但仍看得出是家庭和社会的规范。这种规范是无形的,体现出来就是礼仪,比如说臣见君怎么办,知识分子互相见面什么礼仪,家里有丧事什么礼仪……这些礼仪所承载的是人们对规范的遵守。

“乐”,作用于人的心灵,是和“礼”密切结合的,凡举行“礼”的时候都有“乐”。中国的乐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当然,今天西方交响乐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也已经出神入化。交响乐也是不同乐器,不同声部合奏起来,在指挥的调理下出现和谐的音律,不和谐就成了噪音。所以,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乐”是求“和”的。

“礼”,则恰好相反。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礼”,也就是说“礼”是把人分开的。比如,一个孩子对父亲有一定的礼,父亲对儿子有一定的礼,这个礼就体现出一个是在上的父亲,一个是在成长的孩子,君和臣也是如此。“乐”求“和”,“礼”讲“分”,这是恰到好处。礼乐并提就是在有和有分的情况下求得平衡,这是一个非常辩证、高妙的思想。

二、“仁”的思想

孔子说“爱人”,“仁”就是“爱人”。那个时候贵族和非贵族,官员和平民,君和臣的界限是很严格的,但是他统用一个“仁”字就消除了这些界限。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都要爱他人。

现在被很多外国朋友奉为中国伟大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仁”在行动上的体现。但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偏于消极的思想,全面的理解应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更能体现孔子的“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一个表现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在不断提高自己,锤炼自己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走,这样才能做到“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常被中国的报刊文章中引用,但只引这八个字并不全面,应该把后面的八个字也加上,“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也就是,一个邦里从高官到百姓没有怨恨,一个家族中没有人表示怨恨。有这八个字的补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全面,才是真正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怎么能做到“仁”?一是要做到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很恭敬;二是对人宽厚、宽容;三是说话算数,讲诚信;四是对任何外界的事物很敏锐;五是在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很聪慧,有这五者就是仁了。我认为这五点当中,“恭、宽、信”三点又是最重要的。

孔子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注意到,人是有五情六欲的。对物质的需求是人之本性。如果由着自己去发展,人的动物性超过了人应该具备的人性,就是过于自私,不顾忌他人,会导致天下大乱。因而,孔子要求克制自己,克服自己的分外之想。“克服”以什么为标准呢?那就是恢复到“礼”。“礼”是讲层次,讲身份的,按照我的身份努力去做,也不能超出自己的层次。这叫做“义”。古人说,“义者礼也”,就是要合适,你所做的、你所想的和你的身份合适。不断的加强修养,“克己复礼”,人人这样做,人人就是“仁”。

孔子认为,“仁”是一个无止境的高尚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认为,要求得“仁”,光靠自己苦心修炼还不行,还要会“友”,“友”的前提是以“文”来会的,也就是朋友之间要认真切磋。

“仁”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人”“我”和谐。这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可能有自私的一面,但作为人的本能是希望和谐的,谁也不希望整天生活在争吵和不和谐中,但是只有朴素的本性也不行,还需要学习。学习以后就提升了人的本性,克己了,学到东西了,本性就提升了。同时,人各有特点,任何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和”的前提是有差异,没有差异就是同了。所以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无论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不要求把差异去掉。

三、“学”的思想

怎么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什么不是“二人行”?“二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中一个是我自己,那就是说任何人都是我的老师,这不是孔子的本意。三人行就必然有一个或者有我可学的,或者有我可以吸取教训的,三人的概率就高了。

不但要学,还要思。向书本学,向人学,向大自然学,向实践学。只学而不想就罔然,读上千本书,朦朦胧胧一大片,形不成思想。特别学的目的是“仁”,对于自己做一个仁者没有用。思而不学,整天就那么想,不去向他人学习,不向书本学习,想来想去想不通,也是无益的。所以,学必须和思结合起来。

“敏于事”,对于家事和国事都反应快,马上去做。“慎于言”,说话的时候要敬,这个“慎”不是谨慎,古人的慎含有敬的意思,是对我所说的内容要敬,因而就会斟酌。“就有道而正焉”,“就”的本意是“走向”。“就有道”对于有道之人要走向他,以他为榜样来纠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

有两句话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古之学者为己”,这里的“为己”和今天一些人追名逐利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人学习是为了修身,修身是为了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是为了治理好诸侯国,治理好诸侯国是为了天下能够太平,因而“古之学者为己”是为了大“我”。虽然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要保证基本的住房饮食,但是要把握好度。过去提倡“仁”,有一个永远的目标追着走,现在没有这个目标,这是社会的危机,也是世界的危机。

四、结论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的价值在于“德”。“德”最重要的内容是“仁”,要做到“仁”就要学习,从书中学,在实践中学,向他人学。“仁”要从自身修养开始,顾及家庭,扩及国家,影响天下。在不同阶层的人身上,“仁”的表现不同,但是核心都离不开“爱人”和“尊礼”。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可能有不妥之处,欢迎院长们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