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藻兰襟】榜上有名诗词点评台012期

榜上有名诗词点评台012期

本期上榜名单: 秋色怡人、洛水伊人、李世忠、李庆林、薛玉忠、荷萍、陇上、曾玉梅、红罂粟、聂瑛 本期参评老师:
李悦岭、背叔、南郭居士、巩晓荣、清雅月影、止水

【锦园春室】推荐

杏花

文/秋色怡人 独抱清寒听雨时,彤云朵朵绽花枝。
莫言红杏出墙去,春色撩人尽处知。 清雅月影评析:
初次品读秋色怡人的诗词,感觉写作功底还是不错的。只是犯了个错误,枝,知,连韵,是诗词之忌。猜,作者应该是一时疏忽了。我们权且借用这首诗,来共同交流学习。
题名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杏花开时,是乍暖还寒时节。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绽放,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所以,“彤云朵朵绽花枝”。这个绽字值得推敲。杏花朵朵绽放,便已经不似灿若朝霞的红云。 起承二句具是平铺直叙式,转句突起,语气反转:“莫言红杏出墙去,春色撩人尽处知”。有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映射。意象鲜明,“红杏”和“春色”这里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撩人催发物华,“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阐明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束缚,向着希翼蓬勃发展。 小诗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意境浅显易懂。算是不错的一首小诗。建议修下个别处,如避免连韵,花枝可改花期。尽处知,语气过于生硬,可改知不知,同样作肯定回答,但语气还委婉一些。个见,一起探讨学习。

【早梅香阁】推荐

●醉花阴·重阳乡愁

洛水伊人秋雨清风愁江远,篱菊凄凉畔。薄雾浥霜天,红叶阶亭,露滴西窗晚。

独临瀍水重阳叹,何处相思岸。念去去烟波,无限长河,千里孤飞雁。

止水赏析:
近代诗词评论家王国维,把景与情的关系分为两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我之境相当于触景生情,就是看到景物,引起相应的情感。有我之境相当于移情于景,就是本来就有浓浓的感情,看到的各种景物,都着染上这种感情色彩。洛水伊人的这首《醉花阴?重阳乡愁》,成功地运用了这两种抒情方法。
孑然一身,久客在外,又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诗人心中早已酝酿出了浓浓的乡愁,于是触目所见,无非愁境:远处:“秋雨清风愁江远”,身前“篱菊凄凉畔”。眼见“薄雾浥霜天,红叶阶亭”,耳畔“露滴西窗晚”。仿佛被凄风苦雨、愁雾寒霜所包围,令人窒息。一切景物都着染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是“有我之境”。
上片选取典型的深秋景物,将情感渲染到十分的浓厚,下片点明了具体“所愁”。愁绪满怀,无以排解,独临瀍水,以释浓愁,可又触景生情,发出了长长的“重阳叹”:何处是我的相思岸呢?一望烟波浩渺,“念去去烟波,无限长河”,故乡何处?无奈之时,正伤心,雁过也,仰头看到“千里孤飞雁”。是想如鸿雁一般飞回故乡?还是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言尽意长,余味悠然。
上片移步换景,景几变而愁不变,一往情深。下片由近到远,在更广阔的空间转换中写情。由眼前瀍水岸想到故乡岸,目光也随着“去去烟波”望向“无限长河”。失望之余,由地上转向天空的“孤飞雁”,希望愈转愈渺茫,感情愈转愈深沉,让人百读不厌,感慨不已。

【满江红】推荐

●踏莎行·欢歌鲢鱼山坝上 

李世忠

碧水堆波,层岚叠嶂。夕阳西下云烟涨。
呼朋引伴赏云霞,身无寂寞心舒畅。
剑舞东风,袂飘画上。翩翩起舞欢歌放。
霓虹亮起欲归家,依依不舍回眸望。止水简析:

李世忠老师的《踏莎行·欢歌鲢鱼山坝上》写的格律妥帖,结构严谨,上片自然之景,下片人文之景。上片由景而情引出下片,下片由景而情回应上片,无懈可击。但风景之美,却不能令人向往,写闲适之情,却不能令人耳目一清,读来没有引人回肠荡气之韵味。我反复想了几天,简析无从下笔。

细细分析,我感觉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上,词作比较粗糙。比如“身无寂寞心舒畅”,正反七个字一个意思,就是“舒畅”,“剑舞东风,袂飘画上。翩翩起舞欢歌放。”前面两句就是后面的“翩翩起舞”,“欲归家,依依不舍回眸望”,就是不想走的意思,意思的重复啰嗦,影响了诗词的波澜起伏的节奏感。 写景上,景物间没有联系,如首三句,分别写水中、山上、天空,一句一景,没有联系在一起。如第三句把天上的云烟,改为水面的烟波,三句景就集中了。其次是景中没有融入作者的感情,总感觉景是景,情是情。如把上片最后两句改为:盈盈碧玉漾丹霞,微风袅袅尤舒畅。就把喜爱美景之情融进去了。 表达上,太过直白。如下片结尾:“霓虹亮起欲归家,依依不舍回眸望。”如改为“月依西岭欲归家,还余星眼回眸望。”用“月依”、“余星眼”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就比较含蓄耐读了。王维《送神曲》:灵之驾兮俨欲旋。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可供参读。

●长相思·老槐赞

李庆林(山东潍坊) 望老槐,叹老槐。经历沧桑硬骨骸。昂然罩大街。

翠云排,绿阴排。避雨乘凉除浊埃。始终恩庶侪。

止水简析:
李庆林老师的《长相思·老槐赞》题前着墨,先声夺人。开首两句“望老槐,叹老槐”。将对老槐的满腔赞美之情,以排空之势,倾泻而出,引人入胜。接着交待礼赞的原因:“经历沧桑硬骨骸。昂然罩大街。”上片以形绘神,突出老槐的精神。结句,“昂首”承前句,“罩”字启下片。 下片以老槐的作用写老槐之恩德:“翠云排,绿阴排”直承“罩大街”而起,结构严谨。排,指排成的行列。仰头看如一排烟云,俯首看是一列绿阴,以供人“避雨乘凉除浊埃”。结句概括“始终恩庶侪”,施惠百姓。“避雨乘凉除浊埃”这句表达不够一致,避、乘是人的动作,除又是老槐的动作,如改为遮、蔽,与除一起都为树的动作,就一致了,选词用字应该细细辨别,以求贴切自然。

这首咏物短词,明写老槐,实写具有老槐精神之人,属于托物寓意之作。这类作品的写法,可以用“不即不离”四个字概括。不即者,不能太粘滞于所咏之物,本词句句不离槐,有点太粘,因而作品不够灵动自如。不离者,所寓人的某种品质,不能离开所咏之物,而直接写出。本词上片第三句、下片结句,直白表露,因而不够含蓄耐读。作品还需细细推敲打磨。

【女子诗词阁】推荐

●鹧鸪天·初夏重见紫竹梅

聂瑛 (己亥末离汉至沪,大疫阻,庚子初夏返,室内紫竹梅,数月未谢。浇之花开,因感而作。)共处多年不识之,紫云忽现爱怜迟。此君随伴红颜醉,久客方归清兴痴。志似竹,品如梅。丹霞一抹送春归。荣枯静默浮埃净,邀月相酬几叠诗。 李悦岭赏析: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状病毒侵袭,让武汉人民处在一场难以预料的灾难之中。全国人民倾力帮助武汉抗疫的同时,一些文人用各种文体展现关于人类与命运抗争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体现的是人文关怀或是提振这个世界应有的精神。
诗人聂瑛《初夏重见紫竹梅》,从诗的角度反映出的正是这种民族的高度自信的超拔精神或者坚定的意志力。诗人交代,因疫情在武汉滞留数月,家中的紫竹梅,“数月未谢,浇之花开”,强大的生命力让诗人感慨万千。重新审视不起眼的紫竹梅,感悟生命潜在的能量,足以让一颗诗心为她浅唱低吟。 “共处多年不识之,紫云忽现爱怜迟”,这是诗人见到紫竹梅数月不衰有感而发的怜悯状态。一种生命的美在诗的律动下越发可人,诗人抓到了这一点委婉抒情,甚至把紫竹梅看作人生路上的红颜知己。“此君随伴红颜醉,久客方归清兴痴”,爱难以割舍,只缘一个“痴”字,就把紫竹梅的魂勾勒出了。诗人的雅兴清净之心随之也浮现出来。物我合一,灵魂也融合其中。 于是,紫竹梅在诗人的潜意识中有了人的气节,有了“志似竹,品如梅”超凡气度。一种超现实的美横空出世,“丹霞一抹送春归”,如此运笔,尽显唯美意境。可以说诗人的心被什么东西一下子掏空了,干净得没有一丝浮尘。这一切源于疫情过后精神留下的虚空,需要一种东西填补充实,紫竹梅的出现,无疑是诗人精神寄托的最佳物像。“邀月相酬几叠诗”更好的诠释诗人的这一心境,象征表达诗中精神空间,“邀月相酬”何其潇洒浪漫豪迈?与诗人的“几叠诗”唱和作答,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这阙词的意境。让这阙词更加丰满,没有陷入单调的睹物思情的一般常识。

【天仙子苑】推荐

山花子·思母情

薛玉忠

幼鸟居巢树庇荫。儿行千里母担心。
翘首门前情切切,候佳音。
重任在肩身许国,安危冷暖系娘襟。
频梦音容长戚戚,念慈箴。清雅月影简析:
起句便借物喻意,幼鸟代指人的儿时,树代指父母,寓意父母犹如大树般为年幼的子女们遮风挡雨。再加以引用名句,经典民间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来着重表达父母亲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紧接由阐述观点切换到场景论述,呈现娘亲翘首门前盼儿归,那朝思暮想,望眼欲穿的一幕,印证开篇俗语所包含的真谛。 下片依旧是论述式入笔,自古忠孝两难全,当兵卫国身在他乡,不能在家陪伴年迈亲人。父母对儿子的嘘寒问暖,那份牵肠挂肚的爱无刻不在。自己更是深深体会到了,想亲人想到梦里头的滋味。亦常常想起母亲从前孜孜不倦的教诲,教导处世之道,引导做人之本,与父母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常在心头涌现。 本词没有常规式的铺景造意,整篇构架属概述式抒情。上下片衔接过度自然流畅,意境浅显易懂。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感觉读来稍欠诗味,缺少跌宕起伏的语调,语句平淡,不好触及读者心弦。另,写诗填词应多留意有无对仗处。否则该对未对,会令极好的诗词出现瑕疵。

【撷芳词馆】推荐

●雨中花令·晚照(新韵)

荷萍 绿树红花相映。夕阳筛穿疏影。林鸟双双归宿早,暖语低低送。
一叶小舟轻入镜。抖渔网、触波心动。莫叹憾、寓浓情谴月,捞取一帘梦,“莫叹憾、寓浓情谴月,捞取一帘梦。' 巩晓荣赏析:
《雨中花令》以宋晏殊作此调“剪翠妆红欲就'为正体,双调,五十一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 荷萍老师这首《雨中花令》用新韵写成。全词清新淡雅,语调轻快,把晚照这种常见的景象描绘成一幅山水画,让人赏来,心旷神怡,眼净清明。 上片写近景。'绿树红花相映',写江边的花树,绿叶红花交相辉映,那不是一树,而是一片片。“夕阳筛穿疏影',夕阳光穿过树林,筛出斑驳疏影。使人想起一首歌“太阳太阳象一把金梭,月亮月亮象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看谁织出最美的生活 . ..“林鸟双双归宿早,暖语低低送'。看那林鸟儿成双成对归巢,暖语温存,相亲相爱。不正象证着人间美好的生活吗?一个“筛'字形象的描绘出夕阳穿林的景象。 词的下片写诗人漫步江边,望那夕阳红透,江水金波,一叶轻舟映入眼目,渔翁抖渔网,抖动波心金光,触动万千情怀。一幅夕照打渔图。其实触动的是诗人的百般心绪,仿佛这渔翁是诗人自己,诗人完全融入这风景中,发出“莫叹憾、寓浓情谴月,捞取一帘梦。”为什么要叹憾生活中的不幸泥,把深情融入月光(也可理解为岁月),捞取心中希望之梦。一个“捞'字动态丰富。 总之全词上下两片,景人互相辉映,自然流丽。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及其特证,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融注引景物中,构成情景交融、生动真切的艺木画面。

【浪淘沙室】推荐

●雪天寻梅

陇上(甘肃) 万树花开一夜中,银装素裹韵无穷。
平明趣步西山上,未见寒梅映雪红。南郭居士赏析:
踏雪寻梅是文人雅士非常喜爱的一种户外活动,浪漫又充满诗情画意,千百年来都被作为一个美妙的创作题材走进诗书画乐中。陇上先生是我的老乡,见诗如见故乡人,他的这首《雪天寻梅》是仄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押“一东”韵,平仄规整。 起句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浓缩成一句“万树花开一夜中”,颇有气象。承句“银装素裹”进一步说明一夜大雪后的北国风光是何等韵味无穷。接着“平明趣步”,去西山寻梅,不过个人认为这个“趣步”用的稍显生硬,可以商榷。尾句“未见寒梅”为本诗创造了意外,耐人寻味。本来寻梅是为赏梅,然而只见雪不见梅便生出了遗憾,有了遗憾又产生出更好的意来,使该句成为全诗的亮点。 总结本诗的写作特点,前两句描写了标题的“雪天”,写作手法是放开的。后两句转向主题中的“寻梅”,又是收敛的,当然也应该是收敛的了,因为前两句起步高,欲擒故纵,收出遗憾,便增加了诗意,如果赏梅如愿了,反而就平淡了,因此作者的这种布局便是值得肯定的。

【荷华媚诗词庭】推荐

●仲春

曾玉梅 飞雪随冬去,东君送暖来。
风裁新柳嫩,雨润百花开。
骚客敲诗韵,村姑上碧苔。
家家勤播种,人面比桃腮。 南郭居士赏析:
二月春早,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诗人的心早已随着春风苏醒,悸动,用生动的笔触带领我们一起领略春的美丽与生机。 寒冷的飞雪已经随冬天而去,东君送来了春的温暖。首联按时序从冬过渡到春,拉开全诗的序幕,也拉开春的序曲。 颔联上句“风裁新柳嫩”不正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浓缩吗?“雨润百花开”又让联想到了《春夜喜雨》,很是生动。不过这里“嫩”和“开”作为对偶字并非很工整。颈联开始从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向人的活动,骚客敲诗寻韵,村姑也出去活动或者踏青,尾联更是“家家勤播种”,一幅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忙碌和繁荣景象。尾句“人面比桃腮”很有嚼头,字面似乎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思,但与上句联系就知道是描绘勤劳的人汗流满面,红红的脸如桃腮一样的情景。 本诗用句亲和易懂,歌颂了春天的美好,歌颂了热爱生活、勤劳的人们的美丽,全诗教人向上,充满正能量,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荷华媚诗词庭】推荐

●春雨

红罂粟 又见烟春乱雨飞,枝头红落少清晖。
隔帘怅望群花散,听漏怀思独影围。
远道笑颜频入梦,疏窗愁绪总沾衣。
缄书遥寄三千里,切盼晴空大雁归。背叔点评:
即兴之作,其调平实、流畅。标题《春雨》,首联景起,“又见烟春乱雨飞”,手法不错,点明主题,切入好;“枝头红落少清晖”,承接自然。颔联,“隔帘怅望群花散”,“望”,与首句“见”意思较重,故“又见”可酌为“又是”;“群花散”,流俗了;下句“听漏怀思独影围”,“独影围”,字词表达不稳。颈联,“远道笑颜频入梦,疏窗愁绪总沾衣”,延续自然但波澜不惊,“远道笑颜”,“愁绪沾衣”,均欠妥。尾联“缄书遥寄三千里,切盼晴空大雁归”出句不错,对句弱了,且类口语。纵观整首律诗,中规中矩,章法不错但字词欠考,起句好但结句次,有虎头蛇尾之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