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呼吸困难的急症 中医也可以治疗?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院前急救全科实用手册(中西医结合)》。

中医诊治急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溯先秦,下迄明清,群贤辈出,代有发明。历代医家经过无数实践研究,不断丰富、完善中医急救体系,留下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经典名著,其中具有重大意义和较强实际应用价值的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以及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最早的治疗急症的专著,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急症治疗的理论和经验,已具“急症手册”之雏形。《诸病源候论》则偏重于证候分析,尤其是对食物、药物中毒证候分析的研究颇有见解。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则是后人专治急症的重要参考名著,详细阐述了对急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和处置方法,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篇》记录整理了大量常年行医于田间地头和乡村中医名家积累的急救经验,是中医院前急救有独具一格的各家学说。

现场急救中的中医元素

1.人工呼吸技术

人工呼吸是现代现场急救CPR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恢复肺泡通气最便捷、有效的人工呼吸法,在短时间内足够维持患者生命需要,为现代临床普遍采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及ECC指南制定人工呼吸的新标准: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30:2),按照6-8秒/次的速度进行人工呼吸(8-10次/分钟),每次通气时间1秒以上以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得胸廓抬起。在现代现场救援中,人工呼吸技术是针对某些休克、意识暂时丧失或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实行的必要且最基本的急救技术。

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救自缢死》中就记载了“人工呼吸术冶。详细记载:“徐徐抱救,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倾,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晋代葛洪则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改进,其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记载了口对口吹气,远远早于现代医学的人工呼吸。详细记载如下:“塞两鼻孔,以芦管纳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有倾,其中砻砻转,或是通气也。”

北周姚僧垣《集验方》又加以改进,将患者“仰卧,以物塞两耳,以两个竹筒内死人鼻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旁无令气得出,半日所死人即噫噫,勿复吹也”。

历代医家将这项技术加以改进创新,使其成为中医急救医学中最常见的一项基本技术。

2.胸外按压技术

胸外按压技术亦是现代现场急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其机制是通过按压患者的胸部形成压力改变患者胸腔压力,使患者心腔及胸腔内大血管压力升高,进而促使动脉血流向全身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在AHA最新的CPR指南中更是把胸外按压技术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CPR期间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通过有效的胸外按压产生血流。并提倡:所有心脏骤停患者都要进行胸外按压,且在通气之前进行,按压速率为100-120次/min,按压深度为5-6cm,在整个复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延迟和中断胸外按压。

其实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开始运用类似技术方法挽救自缢者的生命。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救自缢死》中记载:“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此法最善,无不活也。”虽然对按压的部位、节奏以及时间上未做详细说明,但有一点必须承认,这种急救方法是可以用来挽救生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