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的距离 | 一周热点

     个人 & 社会 

The World Between Us   

二零一九年,贾静雯有一部电视剧开播,在完结篇中的收视率位列公共电视台史上数据第五位。直到现在,众多剧目的宣传语里仍然挂着几个大字:

“打破《我们与恶的距离》开创的台湾地区观看记录。”

在这部片子里,导演林君阳围绕一起致9死21伤的无差别射击杀人案展开。其中,凶手的父母、姊妹、辩护律师以及被害人的家属都困扰在铺天盖地的新闻媒体和舆论浪潮中。公众呼喊着让凶手伏法、死刑、枪决,同时对养育出这样可怖社会罪犯的家庭报以最大的揣测和谴责。就连凶手李晓明的辩护律师,也在走出法庭的瞬间被泼上了一整桶粪便,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现场以及无数的网民唾沫声下的:“人渣”“败类”。

一起牵扯三十几个连带家庭的犯罪行动最终不再是要依靠法庭审判的杀人案,而是变成了全社会关注、声讨、痛骂和指责的对象。

当镜头拉远,社会众人看到如此残暴的社会惨案,会对受害者抱之同情,对施害者痛骂,会对看起来邪恶的律师泼粪,对悲伤的母亲温暖的拥抱;而倘若镜头拉近,罪犯的家属,又再次被舆论施以极刑;而那些面对亲人离世的妻子、爸爸、妈妈,又是如此地声泪俱下。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就在这镜头的一远一近之间,被洞察个干净。

导演想要说的,是恶与恶的关系;但在其中,这又何尝不是个人与社会大历史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场场真实的、鲜明的个人悲剧、社会悲剧?

生存在社会之中的个人,也是群体中的一份子。不仅受到传统文化和价值的束缚,更在于对既往历史和社会记忆的传承。人类的“活着“二字,必然不可能在真空中自然长大,而是要像余华笔下的徐福贵一样,在时代的变化中大浪淘沙,用尽所有的皱纹与沧桑,讲述渺小的个体,在社会中的经历、体悟。

看见社会,可以观江山伟大、宏伟磅礴;可以了古往今来、动荡变迁;但却无法真正将社会捕捉望尽。

因为当个人在社会中消失,对于社会的了解也就开始迷惘起来。只有看见个人,感知到生命中真正跳动的脉搏,才能看见社会的全貌

过去的七天中,当社交平台都沉浸在“荣耀夫妇”的甜蜜以及吃瓜霍尊和陈露的恋情扯皮之时,扬州的新冠疫情确诊人数已破500;而在演员***被指出有“精日”嫌疑之时,中华民族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七十六个周年纪念日。

社会舆论、群情激愤、奋力声讨;被指责的个人接连声明、表达立场;众人高呼杨洋、迪丽热巴再度合作;更远的、更大的世界那头,疫情与惩处行动也正在蔓延和展开。

七十六年前,是一个民族的伤痛将将结束,却并非那些在战争中遭到虐待、屠杀以及被强迫的“慰安妇”们的结束。

个人与社会、社会与个人——

在时代的镜头中,被一览无余。

以下,欢迎来到秃头所的一周热点。


 @ 在任何时候,都要拒绝遗忘历史 


08·15

76th Anniversary

    SURRENDER

前几年,名为《二十二》的慰安妇纪录片在国内上映。老人们很多口齿不清,两鬓斑白,但都对那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记忆犹新。

破旧不堪的砖瓦房里,老人缓慢地揭开那段时间里的记忆:日本军、一群女人、被迫成为他们发泄生理需求的性*工具。有些反抗的,死了、残了,而她们自称,是侥幸活下来的人。

但现在,这群侥幸的人,在大陆也只剩下14人。

历史书里,学生们开始渐渐了解日本侵华的史实,看到30万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害。这些数字、事实,却好似宏大社会变革、过往的渺小注脚,被印在白纸黑字之间,是如此轻飘飘而不具重量。

教育,是集体认同形成的关键要素之一。但仅仅依靠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不足以完整地让自然人逐渐融入集体中,甚至是相互之间建立起共同认可的集体情感、意识,乃至集体记忆。

或许,对于哈布瓦赫所提出的集体记忆的概念早已被科普了千百遍。作为率先将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的名词概念化作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学者,其所阐述的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之间必然遵循某种共同记忆,而在集体记忆的作用之下,有能够帮助成员相互之间确认关系和身份。不过,记忆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准确复刻,它本身也是“以家庭、宗教、社会阶级等为表现形式的各种对于过去记忆的重塑”,“记忆是根据某种'需要’构建的,人类的记忆本身也是'有策略’的”,“'失忆’和记忆的部分只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

与之相似的,还有康纳顿的《社会如何记忆》。在该部著作中,康氏对人类的记忆建构过程做出了明确的阐释:通过大众媒介、教育途径、神话传说以及其他各种历代文化传承的承载物,关于过去发生的一切都被以某种形式储存起来,以此形成了世世代代之间确认相互角色的重要认知方式。

按照我国学者汪芳、孙瑞敏对于乡村集体记忆的考量来说,无论是故事的亲历者、讲述者,还是故事内容、时间线等等都对于群体是否能够拥有相同的认知有着莫大的联系。

这么说来,宏大叙事的背景与故事个人之间的紧密结合,才能够真正地让公众以情感共鸣的方式,进一步地明白:

七十五周年之前的那一次无条件投降,对于在那数年间为对抗外来侵略者泣血而来的民族而言,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这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忘却的集体记忆。

事与愿违的是,总有人在忘记。

学者李金仙在《记忆与忘却:美国社会对朝鲜战争集体记忆的塑造》一文中直指:“美国社会为了有效地弱化朝鲜战争的失败给美国国民意识带来的负面冲击,维护和提升民众在冷战中的士气,对其意义进行了模糊处理,使这场战争在国家的集体记忆中逐渐淡去,最终朝鲜战争成为一场被大多数美国人遗忘的战争。”

无独有偶,在日本民众的历史课本教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关于慰安妇的记载,不过寥寥数字。就像是撰写《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张纯如所坦言的那样,世人皆知奥斯维辛大屠杀,却唯独好像把当年那起杀害三十余万人的惨案抛弃在历史的角落。

前者有享誉世界的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而后者,却少了些该有的媒介记忆和符号象征——没有长期占据电影必看榜当前列的经典史诗,也没有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城市、建筑。即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陈列大量能够证明史实的证据,也没能真正地像是被德军轰炸过的法国和英国那样,让所有人看见。

如此,便进一步阐明了关于集体记忆的诸多要素:

社会选择性——如果国家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决心让这一段故事消失,那作为胜利者记录的历史,所有的事实都将不复存在;动态重构性——要保持某种集体记忆,必须始终使其活跃于民众的视野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其呈现形态也将有所不同。最后,是媒介依赖性,除了制度性与仪式性的庆典、纪念日或是举办的大型媒介事件之外,还要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点滴呈现集体认同和记忆的内容,例如文献、照片、建筑或是明信片。

实际上,从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再到慰安妇纪念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再到社交媒体上转发的七十六周年的红色纪念图片,以及在每次涉及抗日战争事件中作为党媒的《人民日报》的持续发声,无一例外地都在试图通过媒介所展示的仪式景观,向世人、向清楚或者不清楚这段历史的个体和群体昭示:

中华民族,必不会忘记曾经的苦难。而所有的不忘记,都是为了防止如此不具人道主义精神的战争、屠杀、虐待,再次发生。

七十六年过去了,时间很长,却也很短。

长到抗日老兵相继去世,长到竟然有人已经开始逐渐遗忘这段历史,长到过去的苦难看起来不再残酷;但它,对一个经历过的人而言,也短到,短到,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过一样。

*来自纪录片《二十二》

到这里,便不想再继续写下其他本来安排好的热点内容,因为对所有的情绪而言,一切已铺陈在前,后半部分所要讲的偶像剧或是社交媒体上关于个人明星个人情感问题的争执,都显得苍白、娱乐了。

我知道这一周中,发生了很多与民族意识、价值、情感相关的东西。它们有的牵扯到知名的教授,牵扯出一系列二次舆论事件;有的与明星演员有关,又带来一波谩骂、嘲讽以及维护、澄清和辩白。

一个月前,当B站up主在旅顺博物馆前跳舞之时,舆论也是如此愤怒。因为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或是如何地不小心、不经意,这样的行为,已然触碰到历史、公众记忆中,最惨痛的、敏感的神经。

而这种敏感,是全社会所共有的集体情感和共同认可的道德规则;恰巧,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里,有关于民族主义的声浪又更加强烈,过去一个月间的舆情,早就为当下的舆论爆发买埋下了伏笔。

对事件进行讨论之时,我从不做任何的判断,当事人的行为对与错、是与非,都不是我要讨论的内容,更无意对任何群体或个人进行鞭笞。

跳脱出事件本身,回到最原始的逻辑之下。或许,这个时代就是个被时时凝视的时代,是个人的过往在数字记忆中永不会消失的时代。博士论文被查、过去拍摄过的照片被扒,站在聚光灯下的每个人都应明白:

无数双眼睛正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微粒般存在的真实鲜活的个人看起来与庞大复杂的社会体系相距甚远,但当舆论四起,时代斗转星移,组成了社会共同体的个人又瞬间融入与社会之中,接受命运巨轮的碾压,也接受众人的审视和观察。

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

今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七十六周年。

愿所有活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个体,都能始终铭记历史的每一寸血肉,因为那些承载的记忆,不是历史的脚步阵阵,更是与活生生的个人,相关的经历。


- 晚 安 -
❇️
「近期小破所的常驻广子NO.1」
「全能实务班」
🌊
「近期小破所的常驻广子NO.2」
「暑期夏日班」
从无到有 从基础到提高
每晚与你见面
🥂
「 ABOUT US 」
TuTou·微博/小红书 @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
英语长难句 @NobodySomebody
零点DeadLine蹦迪选手
我们将与世界的联结存储在这里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