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四)求学
文 原创 图 部分来自网络
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四)
——求学
家乡解放时,父亲已经八九岁,穷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堂了,父亲也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按现在孩子的入学年纪,父亲已是超龄了,但在当时,他还算小的,跟他同班的很多都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
那时候小学分初级和高级,分别简称初小、高小,刚上学的孩子自然是从初小读起。我们邻村的安雷寨就有一所初级小学,在村东头,离我们村只有几百米远,但就是这样,很多家长也不愿让孩子读书。一方面那时不懂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孩子也是家里农活的帮手,还有最主要的是穷,虽然不多的学费,但多数人家也拿不起或者不愿拿。
我爷爷大字不识一个,但却是个开明的人,家里因为他老人家省吃俭用而又肯付辛苦,先后置了十几亩地,也有供孩子上学的能力,所以父亲能够读书,而且自己不愿读书时还会得到爷爷的督促。刚解放那会儿,正推行男女平等,听父亲说他同学中女生占的比例不小,只不过很多都是大龄,有的都定亲了还在上小学。
父亲小时候爱听戏,晚上总去戏园子看戏,白天上课就难免犯困,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睡。但父亲遗传了我出身大户人家的奶奶的基因,智力良好,聪明伶俐,就算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算听课并不那么认真,成绩却依然优秀,多数考试都跟我们村有个叫于立夫的同学分列一二名。父亲说课堂上虽然他趴着睡觉,但老师讲什么他基本都能听到,偶尔被老师提问,回答起来也八九不离十。所以老师对他很是偏爱,视为得意门生,多年之后父亲回乡去看望老师,还能得到老师不吝美词的夸奖。
当时刚刚解放,文化人奇缺,读过两年私塾的都可以教学,有些老师可以说水平并不高。但那时候的人们群情激奋,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学校之间、老师之间争先氛围浓郁,父亲在一次联考中还以满分的成绩为学校和老师争过光。那是一次较大规模的联考,全区北半片的学生都集中在安雷寨完小考试,算术试卷一共5道题,其中一道是一个数字乘以零等于多少。因为老师没教过,同学都不会,父亲也不会,就把这道题先空着。
很快其他题做完了,回头再看这道题,苦思冥想还是不会,这时父亲想起国文课上,遇上不会写的字老师就让画个圈,于是父亲推而广之,在这道不会做的题目的等号后面也画了一个圈。圈就是零啊,没想到歪打正着算对了,父亲成为那次考试中唯一得满分的学生。其他学校不服气,说父亲是蒙的,父亲的老师自豪地说:蒙的?蒙对了也是对啊,为啥你们的学生蒙不出来啊!
年少的父亲贪玩,上学受约束的日子不适应,加之刚解放很多事也不正规,所以学上得断断续续,据父亲讲,初小、高小加起来他也只读了三四年。后来父亲去邯郸钢铁厂当工人,在那里遇见他一生中的贵人之一冯玉宾。冯先生爱好文学,文化程度比较高,当时父亲跟先生的弟弟是工友,经常去他那里玩。
1960年,冯先生提供了高考信息并鼓励父亲复习功课参加高考。父亲恶补了三个多月,高考成绩却并未达到分数线,但当时考生少,有的学校报名人数还不及招生人数多,就这样,父亲最终被调剂到位于呼和浩特的内蒙师专(今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知道自己基础差、底子薄,为了不至于跟不上进度,父亲到了大学后对学习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那年代电力不足,停电是常事,停电的夜晚同学们都或睡或玩,唯有父亲跑去校外的街口,借着岗亭里的灯光看书温课。呼和浩特的冬天很冷,大街上滴水成冰,父亲穿着单薄的衣裳,就那么在空旷的冬夜里苦读,最后把执勤的交警都感动了。人不多的时候,交警会让父亲进岗楼里温书,也暖和暖和冻僵的手脚。靠着这股韧劲儿、拼劲儿,父亲经过两年半时间,以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学业。
那年代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父亲一个农民的儿子,总共只读过几年书,能一路走来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也算是个奇迹了。父亲的求学生涯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更让他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受益终生,为他教书育人,转行当农民、工人,及至最终成为建筑类高级工程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年轻时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