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并非“极限”——略谈孙氏三体式修炼的方法与意义
孙氏内家拳自民国以来,一直在武林中享有盛誉,同时也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孙氏拳号称“三拳合一”,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又有何独到之处?一直也是众说纷纭。
我师从张烈老师(孙存周先生的弟子)修习孙氏武学。师云:孙氏三体式是三拳合一的枢纽。
恩师张烈演练崩拳
在张烈老师之前,大部分人从未听说过这种练法,于是闹出了一些笑话。
因为这种三体式的练法比较“极端”,所以有人给起了个“极限三体式”的名号。还有人不了解这种三体式的具体练法,便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些散碎的孙氏拳要领,想象出了一个“极限三体式”的样子,并错把孙禄堂老先生示范的孙氏太极“云手下式”动作当作为“极限三体式”的示范。
其实本无所谓“极限三体式”一说,即便想把张烈老师所传的三体式与其它三体式区分开,比较合适的说法,也是“临界三体式”。
其实张烈老师原先也不是这么称呼它的。张烈老师只学过一种三体式,所谓的“临界三体式”,对老师而言,就是普通三体式。只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朋友发现原来存周师爷所传的三体式还有个“临界态”的特殊要求。老师也就默认了这个称呼。
关于临界态的具体练法和说法,张烈老师的公开著作里已经论述得非常充分了,我就不转贴了。在这里我仅就个人一点粗浅的实证心得和思考聊几句。
一、“临界”与“极限”的区别
在门外人对三体式“临界”概念的揣测衍生出的一系列误解中,最常见的,就是与所谓的“极限”概念混淆。其实,在张烈老师所授的孙氏拳法要求中,极限是极限,临界是临界,是两个概念。
“极限”,通常指的是动作达标、动作做到位,达到拳架规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周先生一般将其设定为练习者身体承受能力的极致。简单而言,就是尽人所能。
“临界”,指的是身体失衡的一瞬间的状态,即人将倒未到的状态。
两个概念指向的是截然不同的训练内容。
极限,明确的是拳术中筋骨功夫的锻炼标准。
临界,锻炼的是人体对自身重心的控制能力。
二、求取“临界态”的正确方法及意义
孙氏拳无极桩法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要领——“坐满足跟”。于是有人便把这个要领和临界态联系起来,站三体式时,把体重全放在后腿上,甚至进一步放到后脚足跟上,认为这就是“临界态”;更有甚者,把身体尽量往后坐,认为快要跌倒时就是“临界态”。居然还有人认为这个状态就是拳谱中所说的“单重”。
这里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个状态既不是“单重”,也不是“临界态”。
临界态三体式所要求的“将倒未倒”,张烈老师的著作和视频中都明确说了,是侧倒——而不是后倒。
为何这么要求?
因为只有侧倒,才能引导初学者同时训练到身体的所有纵向筋骨链条。按传统的说法,就是从头到脚的所有大筋。它们是人体间架结构的主干。
常人的人体结构,躯干部分是随着两腿分为左右两半的。大家可以体认一下,一般人做出拳、踢腿等动作时,大多是半边身子站在地上,负责维持身架稳定;半边身子配合着出击的肢体,负责完成技术动作。
而内家拳要求“整体而动”、势如虎扑,也就是全身化成一个大拳头打出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改变常人的用力习惯,让左右半身合为一个整体——有孙氏同门介绍过,孙氏拳要把全身上下练成“一根筋”,就是这个意思。
身体的主干部分,必须先真正从筋骨结构层面“长整”了,才能从“身步”层面实现“整动”。人体会“整动”,才可能将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法的功理拳架一以贯之,否则很难避免变成三拳手法的大杂烩。
这种以重心整体锻炼周身筋骨的方法,是中国内家功夫一脉相承的。其他运动中练重心的方式也有,但是很难达到“易骨、易筋”的程度。
三、重心控制能力在拳架中的功用
传说有人曾询问孙存周老先生“如何炼气”的问题。存周先生回答说,你暂时只需把拳术中有关气的要求,都想成是对重心的要求就好了。
确实,修习内家拳不可能不炼气,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感知不到气,怎么办?老先生给出的法门,就是抓住“重心”这个人人身上都有的金钥匙,先进了内家拳的门再说。
这里的重心,不仅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它还涉及拳学运动中人体的关键部位、练习者的自我感受、功理的具象表现,等等。其中,有的是实体,有的则是虚体,有的甚至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定义、要求。
初学者不好理解,不好把握,更不好操练,却又必须练。不练就入不了内家拳的大门。
这些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呢?这里仅列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1)实体类:脊椎、骨盆、经筋、筋膜;
(2)虚体类:中轴、丹田、心意、劲力;
(3)概念类:正、整、整动、节拍、势。
以上都是内家拳术中的核心内容。有的不太容易理解,有的不太容易练到。孙氏武学通过将重心控制训练融入拳架,使上述内容均变得容易体认、理解和训练。
试举一例:
张烈老师在传授“劈拳前脚上步”时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前脚这个垫步步幅要尽可能大,要达到后腿抬不起来、上不来步的程度。
按照常人的标准,这就是步子太大,扯着裆了。常人会怎么处理呢,很简单,就是身体往上拔,重心提起来一点,给两腿减轻压力,然后身体再前趴一点,把后腿扯过来点。只要两腿之间的筋腱恢复到可控幅度,这后腿自然就上来了。
但是按孙氏拳的规矩要求,拳架的高度不能动,重心要沉在原高度,身体不能上拔、倾斜,总之不能有任何讨巧、降格的动作,就保持这个姿势,完成下一动。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身体原先的运动模式失效了!走路常用的那些肌肉也不会动了!怎么办?
当时我站在那里愣了半天,而且张烈老师还在旁边催:“动啊!上步啊!”急切之间,我只觉得,从心头涌起一股力量,把自己身上诸多从未动过的地方都刺激到了、唤醒了,整个人“呼”的一下就冲过去了,落地又是一个三体式……回忆当时,颇有禅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味道。
孙氏三体式通过人体处于临界态时重心的自我调控,将内家拳要训练的核心内容调动起来,将人体各个部位的潜在能力“引”出来,从而帮助内家拳修习者直观把握内家武学的根本。这充分反映出孙禄堂祖师、孙存周师爷对人体构造、运动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二位在设计训练功法时的良苦用心。
孙禄堂师祖演练三体式
由此可见:孙氏三体式不同于原先作为单一拳种(形意拳)的那个基本桩功。它服务的,是合一之后的“内家三拳”,是为了统摄三拳而设计的一项功法。在孙氏“三拳合一”的武学体系中,孙氏形意是基础,而孙氏形意的根本是临界态三体式。孙氏八卦的根本“青龙转身”和孙氏太极的根本“懒扎衣”,则是这个临界态三体式因应八卦和太极原理而衍生的变化。
故而,孙氏三体式本质不在于这个“式子”的外形姿势,而是在于通过这个外形练出的内家拳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和身体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三体态”。孙氏三拳有上百个动作,其实都是这个“三体态”的变化。所以说,孙氏三体式是孙氏拳的核心,是三拳合一理论的具体体现和技术保证。
孙氏武学的“三拳合一”,是三拳合于一理,不是三套拳编成一套拳。一理为本,三拳各为一理的表达。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说:当你明白书法的道理之后,可以写草书,也可以写行书,也可以写楷书,这此都是书法道理的表达。但是你不能把草、行、楷写在一幅书法作品里,这一横是行书的,那一竖是草书的……这样不是颇为不伦不类么?
故而说“三拳合一”,重点不在“三”,而在“合一”上。或者说孙氏三拳,实为“一”拳的三套动作,“一”理的三种表达。如果将孙氏拳的功理拳法视为一个圆的话,则三拳同为这一圆上的扇面区,某些区域还有些重叠。一理之下,根据情况的不同,随时显示为某一拳而已。
如此才是真的三拳合一。
刘杨,河北派形意启蒙,后学习孙氏内家三拳,师承孙存周老先生弟子张烈先生。又习李旭州—张贵良一脉宋氏形意拳,师从吴炳文先生,同时受师叔魏春先生指导。后又得咏春隐士传授咏春拳法和心法。南派拳法曾学习白鹤拳棍,师从罗战军先生;鬼脚拳,师从罗战军先生和“根哥”。又得臧学范老先生一脉传人李世义老师指点梁派八卦。其余涉猎意拳、吴氏八极。
著作《内家拳的正确打开方式》于2019年出版后,反响热烈。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