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关”和“波动关”,哪一关更难过?

前不久,雪球网“我是任俊杰”做了个调查,“选对和拿住那个更难?”大多数人认为拿住更难,而段永平的回答是:“我觉得应该是看懂生意比较难,看不懂的拿住比较难。大部分人拿不住是因为看不懂。真看懂了不应该拿不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巴菲特说,“投资没那么复杂,只需学好两门课程,一是如何给企业估值,二是如何看待股市波动”。相应地,每个投资者都需要过两关,第一关是“商业洞察关”,只有把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前景、护城河、管理层、企业文化、财务质量等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因素看对了,我们才能为企业估值;第二关是“波动关”,只有正确地对待市场,第一关才有意义。这两关都不是那么容易过,对投资人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

“商业洞察关”考验得更多是对商业规律和人的需求认知层面的能力,要判断“这个生意能不能成?好不好?”。任何产品和服务被生产出来都是为了满足想象中人的某一种(一组)需求。任何一项自愿交易的达成都至少在成交当时实现了帕累托改进(在不降低所有人福利的条件下改进一部分人的福利)。商业的核心有三点,首先是实现0到1,即满足人类中某一个单一个体的某一种(一组)需求,从而在帕累托改进中获得价值增殖。其次是从1到N,个体中包含了整体,整体具有个体不具有的特性,满足了一个个体人的某一种(一组)需求就可以扩张至全体人类个体的这一种(一组)需求,从而大规模复制第一点中的增殖。只是这种扩张存在转化率的问题。最后就是如何使竞争者不能实现或者慢于自己实现从0到1再到N的进程。第一点决定了生意“能不能成”,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了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制而别人不能复制,也就是决定了生意“好不好”。失败的商业和创业都是在这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出了问题。

商业分析包括如何搜集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解读,以及掌握很多种跨学科的可以解释现实问题的理论和模型。提升认知能力很不容易。人的大脑也可以类比人工智能,包括算法和数据。算法是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一套思考方法和分析体系。数据就是积累大量的案例,没有分析过很多的公司案例,没有很多的实战案例,不可能提升商业洞察力。商业分析是一门社会科学,既有科学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成分。影响一个生意能不能成的内部和外部变量非常多,这些变量有的可预测,有的不可预测,有的影响大,有的影响小,变量之间本身又交叉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变化。商业分析既不是完全随机、毫无规律可循,也不是非黑即白,有绝对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这个生意能不能成?好不好?”的判断,要预设不同的变量组。在绝大部分的组合下,这个生意仍然能成,仍然是好生意,那么才可能是真正值得投资的生意。对生意的理解需要终身学习,即使天才如巴菲特,也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还会犯错误。

“波动关”考验的则是对投资规律和人性认知、自我认知层面的能力。投资行为说穿了是“以满意的比例改变资产配置结构的行为”。如果说“商业洞察关”是与外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波动关”则主要是与自我的主观世界打交道。当你看好的公司“回撤”了30%,能坚持不“跑路”吗?优秀公司跌到自己心理价位了,敢于建仓吗?当你手上的公司不涨,其他的股票暴涨,还能持股如初吗?当手上的公司涨了,能不急着落袋为安吗?当你发现周围的朋友收益都比你高,能忍住不去急着赶上他们吗?贪婪、恐惧、嫉妒、短视,这些都是人性的本能,大部分人根本无法抗拒。

“商业洞察关”和“波动关”都没那么容易,但是能过“波动关”的人更稀少。有时候看对一家公司也不是那么难,但是能不能长期持有是另外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即使人尽皆知的好公司跌到低谷,大部分人包括机构投资者也会慌不择路地卖出。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波动关”更难过。如何对待市场波动,其实根子上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资产观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有关。大部分进入市场的最简单直接的目的就是最大化、最快速地获得金钱,这个目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市场不是这么运作的。市场的“初心”,就是“成为一个标准化、便利化的证券化资产交换的平台”。市场在长期会奖赏那些真正的投资者,他们的“初心”是“真正使用和利用市场进行优质资产配置”。大部分人都过不了资产观,“是否把股票账户中的市值等价于可以随时取出的现金”,这一条标准就可以排除掉99%的投资者。同样的,99%的投资者也会认为100元价格买到的1股茅台和600元价格买到的1股茅台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们总在说“你成本那么低,当然拿得住,我不一样。”他们永远在后悔过去,永远不站在当下,不眺望未来。包括大部分价值投资者,即使能忍住不动,是不是也拿大量的时间看盘呢?如果回撤太多,价值投资者是不是也要付出极大的忍耐力和自我安慰,才能扛得住呢?如果继续下跌,是不是很多价值投资者也方寸大乱、心态失衡开始卖出了呢?这种情况下的卖出,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过去,只会影响还未发生的未来。是不是即使对格雷厄姆“市场先生”的经典寓言倒背如流,还是无法抗拒被市场影响呢?也有说法,好公司没拿住,是因为商业洞察力不够,对企业理解不深造成的。既然理解不深,当初为什么要买呢?还是觉得这股票会涨吧。

“商业洞察关”是可以通过终身学习,通过努力来不断突破。“波动关”几乎无法通过学习来突破,但好处是它不需要终身学习,只需要一次想明白就够了。股市是对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集中反映的场所。过“波动关”不取决于我们智商多高,学习能力多强,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过“波动关”更难,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克服人性的本能;对于想明白的人来说,波动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看懂生意更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