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兰花花》的酣畅精美与留憾瑕疵
舞剧《兰花花》的酣畅精美与留憾瑕疵
渐新堂
周六(14日)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中国东方歌舞团演出的舞剧《兰花花》。
整个演出非常震撼,给人以视觉听觉的强悍冲击:民间故事陕北民歌,竟然被改编成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强烈现代芭蕾韵味使人在观看欣赏时常常热泪盈眶的舞剧。
音乐是震撼的,信天游的民歌,唱得人凝神闭气,直穿透了人的心田;舞蹈语汇也是富有创意的,尤其是看惯了经典天鹅之后,也很容易接受小白羊的天真可爱。
全剧内容的选材聚焦也很好:相恋、美梦、闹婚、殒命,四个场景的设置,每一个集中表达的焦点,都很好滴抓紧了观众的心。相恋,一如既往,表现出陕北高原的风土人情和彪悍狂放的汉子气魄以及美丽利落大胆热烈的少女风采,令人血脉贲张,浑身亢奋不已。似曾相见又全然一新,其艺术上的追求,已经开始引人入胜。美梦则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地,一方红巾引发的梦想,演绎出了无穷的细节:漫山遍野的可爱小羊,唢呐高奏的迎亲盛况,小红巾——红盖头——大红缦的多维演绎,让舞剧的剧情,让故事的发展,都深深打动了观众。其间的新舞蹈语汇,尽管不如天鹅舞步那么优雅可爱,却也憨态可萌楚楚可人。闹婚的舞台调度、道具使用,是全剧中最富创意的地方。条凳的变化既构成婚床,次成为了凶器,再还成为了赫赫树立的刑具群,具有极强的震撼与启迪。殒命,两条巨大的白纱以及喜字的变色,在叙事的场景烘托上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观众热烈的掌声,散场后的长久热议,都是对舞剧《兰花花》最高点肯定。
但是,观剧的同时,也深为现存瑕疵喊到遗憾。
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创作的雷同与观众的心理,也是值得深入考虑的。如果没有老杨五每一场开头的无奈述说的舞台出现,似乎会更加紧凑更加好一些,可以避免冗长拉杂和故意做作的复沓等修辞手法的赘余。
其次是毒馍馍的处理,非常不符合人物性格,在殒命之前的逃命,为什么还在乎那么一口馍馍;何况周老财及其家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横要求兰花花吃,这里面就没有值得警惕的吗;再加上兰花花与杨五见面之后饥渴难耐时,拿出毒馍馍的兰花花姑娘一定是让杨五先吃,即使杨五要求一人一半之后,也一定是是让杨五先吃,甚至自己不吃。没有想到编剧要求兰花花先吃殒命,留下杨五来唱撕心裂肝的《兰花花》。
如果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来演绎出的民歌以及舞剧,情有可原。但是,仍然不太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戏剧欣赏心理。
如果进行再次润色改编,也许效果会更好。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