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本书,温斯顿·丘吉尔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当时的英国首相,他所经历的台前幕后,大事小事。书并不厚,一共三百页,花了两三天看完后,想起了另外一本书。同样是温斯顿·丘吉尔的大作,《不需要的战争》的亲哥哥,堪称鸿篇巨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本很牛的书。牛在哪里呢?全书将近五千页,中文版大约有三百六十多万字,以及两百多幅极其珍贵的历史图片,同时千万不要错过注解和附录,其中收录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历史参考意义不可估量。记得当时自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算是迄今为止耗时最长的一本读物。读完之后久久回味,欲罢不能,逢人就向大家推荐,并且声称如果你只看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书,那么就非此书不可了。但是这本书虽然长,但是读起来一点都不显得枯燥,完全打破了这类书籍常常给人留下来的冗长刻板,干瘪乏味的印象,这是第一次见识到温斯顿·丘吉尔的写作功力,果然名不虚传,一旦拿起来,常常是完全丢不下,文字之魅力可见一斑。作为传说中世界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作者的遣词造句既简洁凝练,又极富感染力,读着读着,有时候甚至会分不清这是一本回忆录,还是一本历史书,或者干脆就是一本战争小说。难怪战后他可以凭借这本耗时六年铸就的巨作拿下了一九五三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我所知,政治人物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多是和平奖,拿下文学奖的只此一位,地位之高可见一斑。根据不同的版本,有从六册到最多十二卷之分,按照最初英文原稿的六卷来说,以时间为序从一战结束一直写到了二战结束,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幅画卷。六册分别为《风云紧急》The Gathering Storm(1919年-1940年5月),《最光辉的时刻》TheFinest Hour(1940年5月-1940年底),《伟大的同盟》The Grand Alliance(1941年),《命运的关键》The Hinge of Fate(1942年-1943年5月),《紧缩包围圈》Closing the Ring(1943年6月-1944年6月),《胜利与悲剧》Triumph and Tragedy(1944年6月 -1945年8月世界大战结束)。以上这些都很牛,但是最牛的还是因为作者本人,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温斯顿·丘吉尔以其个人“精彩的自传”乔装而成的“世界史”。本书作者以其战时首相的特殊身份系统追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较之一般史学家采用二、三手材料写成的有关著作自然有一种无法比拟的权威性质。他不仅目睹了这次战争,而且还亲自指挥并领导英国人民打赢了这场战争。阅读本书的过程,十分享受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及他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成功的处理方式,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丰富的历史借鉴。首先,在于丘吉尔对战争的根源与形成鞭辟入里地深刻分析和透视历史风暴的独特预见能力。他能够在战争初期轻易代替张伯伦出任首相,担负领导英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重任,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他对战争的形成方面的远见卓识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及其从他们那里赢得的高度的政治信任。不仅仅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可以洞见未来,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其次,是可贵的大同盟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回忆录》中所体现的大同盟思想,是丘吉尔政府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这种同盟既包括英国政府内部不同党派之间的联合,更重要的世界范围内所有反法西斯国家的大联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等到终于把美国绑上同盟国的战船后,这场大战我们就赢了一半了!可以作证的是大战进行的五年中,他向罗斯福发去近千份信函和电报,并从罗斯福那里差不多也收到了八百多封,平均每天一份来往于二人之间,这对有效地指导英美军队的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次,丘吉尔在领导战争的过程中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尤其尖端科学的研究,视科学技术为生产力,对战争的胜利同样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重视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显然是很有远见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获得了“坦克之父”的美名。如果说上次赢得战争的胜利的最后关键得力于他提倡生产的大量坦克,而这场战争的胜利,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巧妙运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中在雷达,海军舰艇,空军战斗机乃至核武器方面不乏精彩而独到的描述。不过硬币都是两面的,在书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温斯顿·丘吉尔的另外一面,作为大英帝国的忠实臣子,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这并无可厚非,只是提供多一个角度来帮助读者了解国际政治的内幕和真髓。尤其是读到作者对于苏联的态度,其中涉及到苏联共产党,苏联红军和斯大林本人又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温斯顿·丘吉尔对于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颇多轻蔑之词,这其中既包括争夺美国援助物资的实际需求,也有日不落帝国一贯以来的傲慢,联系到发生在滇缅战场上英军的所作所为,很多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以上种种,书中比比皆是,但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他和斯大林在一张餐巾纸上就把整个东欧的战后势力范围瓜分完毕,粗看觉得不可思议,细细琢磨一番,实在是令人扼腕。这个细节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极大地影响了我对于国际政治事件的判断和观感,有什么是这些大人物做不出来的呢?一本书之所以受欢迎,有料是第一位的,其次还得有趣才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就很有趣,或者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有趣。 首先在于它独特的叙述角度。其中由于丘吉尔采取回忆录的形式,追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历史进程,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从而把史实同个人阅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极其真切感人。其次,在于它强烈的演说性质,使人读来激情滂湃,具有一种独特的荡人心魄的力量。瑞典皇家学院在1953年度的《颁奖辞》中说“作家后面是雄辩家丘吉尔,演说性强”,实在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一审美特征再好不过的艺术概括。第三,在于其塑造人物的大手笔。鉴于回忆录特殊的文体方式,他在塑造人物时不事雕琢,仅是准确地抓住有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进行重点勾划,只需三两笔粗线条勾勒,一个个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阅读此书,感觉希特勒、鲍德温、张伯伦、艾登、斯大林、罗斯福、莫洛托夫、隆美尔等历史人物一个个走马灯似的出现在读者面前,煞是生动。第四在于他对“历史”的艺术化处理,他不像一般的史学家就史论史,就事论事,通篇洋溢着一种高度的理性透视,难得有一句富于诗意的语言,而是把整个浩翰复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历程当作他独特的审美对象。他不仅要向人们传递他所看到和捕捉到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画面,而且还要传递他把它们作为审美对象所体验过的一种独特的历史的美。第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创作风格粗犷有力,酣畅淋漓,气魄宏伟,尖锐泼辣,带有一种快活的恶意,慷慨的情怀,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真实的历史情绪,洋溢着一种现实主义的巨大活力。这一点大概和作者本人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温斯顿·丘吉尔性情急躁,说话直率,那种特有的辛辣、尖刻、机智、自信在书中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