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刀】十年磨一心 ——读《知行十年:一个教师团队的精神历程》有感
据说
真正喜欢教育的人
都会喜欢刀哥
真正喜欢刀哥的人
都会喜欢这个公众号
童蓓蓓,曾任《读写月报·新教育》责任编辑、《中学语文报》副主编,现为杭州越读馆教师。
十年磨一心
——读《知行十年:一个教师团队的精神历程》有感
浙江 童蓓蓓
请输入标题 bcdef
父亲是教师,我18岁前都生活在学校里。后来自己也做了教师,从初中到高中,再是小学。这个校门到那个校门,就是人生历程的计算方式。所以,入职时的兴奋,对现实的失望,在庸常中的迷惘,瓶颈期的困厄,高原期的窒息以及日积月累的倦怠,我大约能了解一些。
在国外,中小学课堂一般人数较少,母语课在28人内。而大陆每个班级的学生数,少则40多人,多则60、70人人。在25人以上的团队中,每增加一人,教师需要付出的力量都可能要加倍。加上学生学业水平跟教师薪资待遇的高度关联,一线教师普遍精神紧张,体力透支。再加上基层学校经常要承担政府部门移交的琐碎事务,让教师疲于填表。若有人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未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育,也不足为奇。
真实的课堂,必然有撞击发生;真实的教育,必然有触摸存在。
如果教育者自己从未经历撞击,也未曾被触摸,那么他也就无法将它们传递给他人。就像我们满心想要去爱,施行出来的却总是控制和伤害。
遗憾的是,在整个系统中,教师无法以个体的方式存在,他们每个人的面孔都消失在“灵魂工程师”“春蚕”“泪烛”这类细思极恐的刻板形象中。在极高的道德期待下,他们内心真实的需求却几乎从未得到过满足:看见、倾听、同行。也就是说,婴孩被当作寿公对待。
教师群体的精神状态现状,决定了谢云十年劳作的意义。
2006年夏天,谢云带领教师团队在教育部远程培训中屡获殊荣,见证了他的带领能力。第二年,他建立民间教师共同体“知行社”,每年举行线上线下的活动,已经有200多成员。
自由,是民间社团的优势,也是命门。因为人多软弱,惯于说分手,惯于用分离来解决问题。所以倏起倏灭,几乎成了民间社团的宿命。知行社之所以能行十年,或许跟谢云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1.看见
在一群谈道者中,谢云更善于看见他人,尤其是看见他人的需要。2008年时,我背了一大箱子的杂志去一个活动现场。进了校园后,手忙脚乱,有些狼狈。谢云从我身边经过时,二话不说就提过重物帮我搬。他会把目光投向他人,看别人在做什么,想什么,以及需要什么。这样的“看“,让队友得到满足,也给队友做了示范:你的眼里要有“人”。同样的,队友会将这样的看见、注视传递给学生。
2.倾听
若不涉及原则,谢云很少跟人争论。在群雄争鸣的场合里,他更多地是接收各方信息的倾听者。在对话中,他可以将不同人的观点梳理得非常清晰。如果夏洛是自己吐丝自己织网,谢云则是接过别人抛出的丝线,将它们编织成图案精美的挂毯。各种不同颜色、质地的丝线漫天飞舞,却在他手中各自进入妥当的轨道,在最适合的地方呈现出来。这在他组织各种活动和群作出版等事务中,可以得到验证。这是态度,也是技术,甚至可以说是教师课堂展开的基础。如果听不见学生的声音,课堂就不可能活过来,而只能是教师的自说自话。
3.同行
谢云不是佛教徒,却以禅宗解读教育;他也不是基督徒,却在基督教灵修书籍中读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他是怀着一颗教育的心,所遇见的一切都以此心叩问,以此心相看,将他人看为宝贵,将自己看为可变。怀这颗心与队友十年同行,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写作,把职业之路走成自我实现之路。只要肯发芽,四十岁也不算晚;只要肯发现,花草里也能有教育;只要肯出发,就会有庆典。这样说来,谢云也算是不折不扣的一只犟龟了,而且还带着其他龟龟同行。
十年来,知行社从起初的21人增加到200多人,还增设了七个“分舵”。这本300多页的书,是团队精神历程纪念,也是十年间自然生成的果实。每个队员都可以在字里行间看见自己的影子,而每个教育工作者或许也可以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呼吸。
人们常说“不忘初心”,其中似乎隐含着“今不如昔”的意思。我却觉得,现在的谢云,跟十年前比较,应该有更令自己喜悦的。因为,铁磨铁,磨出刃来;人磨人,磨出爱来。
请输入标题 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