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融:《红岩》是一种境界(节选)
·11.27.特刊·
《红岩》是一种境界(节选)
文/吴 融
我的父亲吳凡,爱读书,善思考,创作中最注重作品的“意境”。画面上,江姐从容屹立,似一座精神的丰碑,革命者为理想、为信仰,视死如归,因此伟大而永恒。
1977年,“文革”结束后,小说《红岩》增加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还原了当时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重庆领导川东和重庆地下党革命的那段真实历史,周恩来成为小说《红岩》中提纲挈领的人物。父亲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插图《周恩来在红岩村》。
选择画周总理,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红岩》插图共有二十多幅,其中李敬原、许云峰、江姐、成岗、丁长发、“小萝卜头”等等形象都是画家根据小说情节和自己对烈士英雄形象的理解和想象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唯独周恩来的形象必须完全真实准确。
父亲知难而上,他闭门埋头阅读有关的文章,研究相关的资料,找来周恩来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各个时期的照片作参考。我的妹妹吴小艾记得:“我多次陪爸爸带着干粮,走路到红岩村去参观、写生,爸爸要去体会那里的情景,感受当年的氛围。”
《周恩来在红岩村》作者:吳凡
父亲做到胸有成竹后开始动手进行创作,他反复构思、构图,推敲每一个细节,对着镜子做动作写生⋯⋯终于《周恩来在红岩村》这幅插图完成,画面表现了蒋介石即将发动全面内战的前夕,南方局要撤离重庆了,在红岩村中共办事处台阶上,周恩来告诉中共川东特委的同志们:“重庆,我们一定会回来的!”这幅插图在小说中出现后,得到读者一致认可。
(本文作者为吴凡先生女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