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谷:花季那幽幽的香气

花季那幽幽的香气

文/古谷

开往北碚的轻轨列车即将启动,车门正缓缓闭合,站台边沿的黄灯箭头不停地闪烁着。我站在车内的门边,注视着对面站台去反方向的人流。

在车门慢慢关闭发出嘟嘟声那瞬间,一个女人跳进了车厢,我下意识地退让了一步。她喘着气,有些抱歉的眼光扫了我一眼,微微地笑了一下。
我的嘴唇正欲张开,正要抱怨,脑子里突然闪烁一个熟悉的记忆,情不自禁地惊讶地叫道:“林芳秀?是你!”
在车厢的微微震动中,她抓住了车厢的吊环,迟疑地盯着我,一会儿突然叫道:“哎呀,是你!老同学,好多年没看见你,退休了吧?”
我打量着她,薄薄的红绒线衣套在湖蓝色的衬衣上,荷叶衣领上白皙的面容没有一丝皱纹,灰色长裤配着半高跟皮鞋,犹然是当年均称的身材;一说话,眼角眉毛都是笑,给人温暖的感觉。
我告诉她,还有两年退休,今天到北碚去看望一个朋友,没想到碰到你这个老同学。
她告诉我,她到大竹林儿子家去。儿子很早就跟同学到当时才刚开发的工业园打工,学的是电焊工。因为肯干,老板很喜欢,还派他到上海去进修过,现在已是领班了。前些年成家时,没要她这个当妈的帮助,自己独立买了房,现今孙女都上小学了。说起孙女,她语调很甜,说是她一手带大的,很巴她,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看看,不然心里怪挂牵。
过了几站,车厢有了空位,我们坐了下来。一讲起孙女的话题,她絮絮叨叨停不下了。我静静地听,望着她清澈如水的眼睛,在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在学校和在乡下插队的生活来。
我们都因家庭出身不好,读书时拼命地想挣表现。学校操场坝开大会时,会完了要呼几句“万岁”口号,我们很大声地喊,把脸都挣红了,很希望老师能听到,特别是那个教政治的女老师。她经常说,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要加强思想改造,要背叛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划清界限,脱胎换骨做新人,把自己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变为“已经教育好的子女”,才会被组织上接纳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渴望做接班人,不知怎么叫脱胎换骨,想来在呼口号时吼叫很大的声音,就是在表示我们脱胎换骨的决心。
1969年初,上面刚开始动员我们老三届学生下乡时,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同学就在学校很踊跃地报了名,不顾父母亲人的挽留和眼泪,抱着要争取当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去了临江县腰磨公社落户。林芳秀去的是高丰大队,我去的是保和大队,不是一个方向,只有在公社和区赶场时,偶尔能见到。
记得那阵子,18岁的她,身材高挑,常穿一件湖蓝色的府绸衬衫,双辫漆黑,油沁沁的;脸庞圆圆,皮肤白皙,很耐看。好多男同学都说,赶场时总想看到她,如果那天她没来赶场,大家都要问她邻队来赶场的同学,她怎么没有来?我那时很矮小,家里又穷,没有鞋穿,经常都打着赤脚,在场上远远地望她一眼。
有一天,公社开知青大会,一个其他学校的陈姓知青悄悄地给我说:“你们学校的林芳秀,身上有一股香气,她家里很有钱吧?到农村还打香粉?”
我很诧异,说:“她家跟我家差不多,老汉(重庆方言父亲)是右派分子,好像在劳改,还没回来。”
他又说:“那天,我赶完场,去万丰大队我班一个同学家,路上远远看见她从对面过来,可能是出了上午工,临近中午收工时请一会儿假来赶场吧!
“看她埋头走路,很急的样子,我就停下来,站在一边。那截田坎路很窄,两边都是水田,秧子才手掌那么深,清幽幽的。我尽量侧着身子,脚后跟都在田坎边,要是她不小心稍微碰我一下,我保管会掉到田里去。
“还有三四步时,她快步带来的微风轻拂到我的身边,一股淡淡的幽香进入我的鼻孔,我突然一兴奋,不禁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然后屏住了呼吸。
“还好,她经过我身边时也微微侧身,一下子就过去了。我目送她的身影,站在那儿没动,足足5分钟,香气都没散。”
他见我瞪大眼睛盯住他,又说:“哪个儿哄你!那个香气我从来没闻过,不像是树上开的花、或者公园栽的花那种香气,所以印象特别深。”
我不相信。
整天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体会产生香气?难道女生赶场,还要在身上洒点香粉?
但是,想去闻一闻她身上那神秘的幽幽香气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还越来越强烈。
自那以后,我便留心寻找机会去接近她,想闻一下她身上那神秘的幽幽香气。
好多次到公社赶场,我都东张西望,看她来赶场没有。如果没来,就去她来路的场口张望;看见她在场上,便想法去对撞。
但是,来赶场的农民很多,即使有对撞的机会,身旁都有农民,或者背着背篼,或者三三两两说着话,大多含着叶子烟杆,四周弥漫着浓浓的烟臭,哪里还有什么幽幽的香气?
我想,趁她站在某处与别人说话不动的时候,快速地从她身边经过,也像陈知青那样,狠狠地吸上一口,然后屏住气,让香气在胸中停留5分钟。
这样的想法想久了,竟产生了幻觉,好像真的有香气在我鼻周萦绕。
一年多后,林芳秀因表现得好,被公社首批推荐,调到县蚕种场去工作了。她走后,我为没有机会闻到她身上那神奇的幽幽香气,还遗憾了好些年。
据说,她父亲后来落实政策平了反,她也调回重庆她父亲的单位,为了把孩子的户口办回重庆,和丈夫离了婚。她在哪个单位?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不知道,倒是陈知青说的那“幽幽的香气”仍然时不时地在脑海里萦绕。
后来,我回到重庆,整天为生存奔波,细数碗里的饭粒,那幽幽香气也就慢慢地忘记了。
今天,时隔四十年,突然邂逅林芳秀,被生活重负掩埋的幽幽香气一下复苏了,我像是被打了针吗啡,心脏兴奋着,血液急速地冲上头脑。我屏住呼吸,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吸了一口气。好像没什么香气。倒是车厢里那种说不出来的味,不断刺激我的鼻腔,那是我不想闻的味。
我有些遗憾,忍不住打断了林芳秀的话,把当年陈知青与她相遇时闻到她身上的幽幽香气的事说了出来。问她:你那时身上的幽幽香气是怎么来的?
她听了,愣了多一会儿,说:“啥子幽幽香气?”她把衣服领子拉开,低头闻了闻,很疑惑地说:“哪有什么香气?你编起来说。”
我说:“没有编,是真的。”
她把头偏向一旁,沉思着,白皙的脸上慢慢地现出淡淡的红晕。
突然,她笑出了声,说:“是雪花膏!你记得吧,班上有个姓童的女生,住在我家后面,她爸是卖雪花膏的,背个装着雪花膏的大玻璃瓶子,走街串巷,叫卖雪花膏。文革初期,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不准她爸卖了。她家还留存着一大玻璃瓶的雪花膏。我下乡时她挑了一点雪花膏给我,用一个空‘百雀羚’小盒子装的,我偶尔也擦一点。离开农村时,还没用完,就送给生产队的人了。”
我很失望,不相信积淀心中几十年的神秘的幽幽香气,竟然是街上卖的雪花膏的味道,还是用一个“百雀羚”空盒子装的。
大竹林站到了,林芳秀下车时对我笑了笑,说:“雪花膏好像早就没有卖的了,听说‘百雀羚’还有卖的。你去买一盒放在枕头边,真的有些香,只不过没有你说的那种‘幽幽的’香气。”
车开动了,单调重复的隆隆车轮声仿佛在很远的地方漂浮,我的意识也有些漂浮。我心深处那花季少女神秘的幽幽香气,在沉寂几十年后复活了, 眼前似真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在鼻间萦绕,我赶紧吸了一口,屏住呼吸,好半天,没有出气。
2020年8月24日于云南弥勒
(文中素描插图:邹游)
作者近照及简介:

苏玉新,网名古谷,1952年生,大专文化。1969年下乡忠县当知青,1972年病退回城,从事过多种职业。退休后致力于纪实文学写作。

(0)

相关推荐

  • 南洋十二年(二)

    不多久四种解决方案公佈了:留校继续升学的同学有的暗自高兴,有的掩饰不住自已,有的甚至向被公佈下放的同学投去异样的眼光.意味着这些人的前景,前途一派光明.留城的同学也松了口气,因为残疾照顾意味着他们可以 ...

  • “四十年变化”征文‖通往故乡的路

    "四十年变化"征文|通往故乡的路 文/周仁杰 谁也不敢相信,从革命老区德兴到上饶广丰,这条通往故乡的路如今竟是如此快捷通畅.一百二十公里的路程,相间隔着崇山峻岭,一个小时零几分钟便 ...

  • 王艳弟——诸事天下巧.辽南惊悉见

    诸事天下巧.辽南惊悉见 打开尘封的闸门,拣拾众知的事件,把平淡无奇的文字与引人入胜的语句互搭,使浏览故事的你,与我一同的进入时光隧道,感受旧年时那些惊猝有趣的真实记录-- 一 1975年2月4号,夜里 ...

  • 古 谷:《滇缅南段未定界调查报告书》 是怎样完成的?

    <滇缅南段未定界调查报告书> 是怎样完成的? 文图/古  谷 2021年初,在西双版纳避寒的日子里,我常去文化广场晒太阳,专家说可以补钙.去了几次后发现,广场左侧街边是州图书馆,于是我常去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13)

    摊子口后街的石洞溪(下) 文/古谷 摊子口地区拟建的国瑞文旅商综合大廈群楼 洪水肆虐摊子口 1960年代中期,真武山下的一天门地区,被区食品公司搭了几个蔑巴折棚子,打了几个蛮大的烫灶,辟为鸡鸭鹅屠宰场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12)

    摊子口后街的石洞溪(上) 文/古  谷 2008年摊子口地区全貌(网络图) 清溪流过摊子口 真武山左侧山麓有一条小溪,因其水源从山涧石洞深处流出,被当地人称之为"石洞溪". 溪水顺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11)

       草药医生崔银安     文/古 谷 严格说来,崔银安不是摊子口的居民,他是南岸区文峰乡老厂(地名)的农民,住家离摊子口有十多里路.他是1962年初,被生产队派驻到摊子口地区来收粪的人民公社社员.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10)

    下江人李嘎嘎 文/古谷 我家是1961年下半年搬到摊子口那栋黄墙夹壁房的,具体位置是朝河沟面的头一家,只有一间,15平方米,门牌号是摊子口77号. 搬来没多久,母亲就带着三岁多的小弟去了大渡口,说是去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9)

    卖酱油的黄福松(下) 文/古谷 1972年的暑天,我在忠县度过三年半知青生活后,拖着病魔缠身的躯体,病退回到摊子口正街父母的家.已经20岁的我,不但要父母养活,还要父母替我治病,我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该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7)

    卖酱油的黄福松(上) 文/古谷 摊子口去涂山路的石梯,左侧 绿门为王大麻子家(未风提供) 黄福松是个卖酱油的.40多岁,熊腰虎背,有1米68吧. 他一见人就张嘴笑,说一口我们听不懂的外地方言,一口白牙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6)

    中 医 江 一 安 文/古 谷 摊子口正街上有好几个医生,个体中医江一安,大众联合诊所的外科杨医生,下浩名老中医刘元鸿的高足熊哲生(中西医都行),还有一个长满络腮胡的个体曹草药.至于小儿科高手杨启海, ...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5)

    "儿本特务"毛剃头 文/古谷 老地名摊子口,新牌名滩子口 (孺子剑提供) 毛师傅的剃头铺,算是处在摊子口街最正中的地段. 虽说是平房,地板下却有半人多高的空隙,经常有小孩钻到下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