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秘传“九用”——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在韩方明《授笔要说》和张怀瓘《玉堂禁经》中,只有九种用笔方法,数量很少。那在实际书写中,究竟够不够用呢?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1.笔心的状态

我们知道:“笔心为帅”,所有用笔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使用笔心。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如果笔心很小,就等于圆锥形的中轴,现在的毛笔,笔心太大,你用笔时要想象中轴的状态,为了图片清楚起见,我这里用一个中等笔心做例子。

你看,笔心的状态只有三种:垂直、倾侧和弯曲。其中倾侧这一种,只有在空中才可能。因为毛笔是软的,一下到纸面,就会弯曲。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垂直和弯曲。

笔心一弯一直,称为一个来回,或者一次起倒。书法上的动作,其实都在不断地做着起倒。

2.起笔的动作

展开剩余93%

先来看看起笔时笔心可以做什么动作。起笔就是笔锋怎样下到纸面。从笔心的角度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笔心直下,二是笔心侧下。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没有。

2.1笔心直下:驭锋

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锋接触纸张。“九用”中称之为驭锋。九用之三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驭锋就是直撞,如果连住其他笔画,又称暗筑。

《玉堂禁经》以“目”、“其”这两个字为例子。这两个字中间两横的起笔,连住了左边的一竖。所以你无须做什么动作,你做了也看不见。下笔时,可以简单地用“直撞”下笔。

下笔后,如果想粗一点,可以来回摩擦一下,这样就可以把笔毫拉开一点,称为开锋。开锋时手腕来回摇动,用的技法是衄锋。

2.2侧锋下纸,先取分数

第二种情况,是侧锋下纸,笔锋侧下纸面,目的是使用副毫,这时候就要决定使用一分笔、二分笔还是三分笔。

选择分数用什么动作呢?当然是下蹲。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玉堂禁经》说: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一”字,在起笔阶段逐渐下压笔心,取得侧锋二分笔,然后开始行笔。

2.3改变方向:衄锋

如果起笔用两面换、三面换,或者是藏锋蚕头等等,这就要变换方向,

变换方向用衄锋,习惯上称为换笔心。只要把笔心(或者说把笔管尾部)扭向你要的方向,行笔方向就改过来了。

《玉堂禁经》说: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简言之:

笔心直撞纸面起笔,是驭锋。

笔心侧下起笔,可用蹲锋取分数。笔心的弯曲度决定线条的粗细。

衄锋改变笔心的方向,起笔时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等,都可以用衄锋。

简言之:

笔心直撞纸面起笔,是驭锋。

笔心侧下起笔,可用蹲锋取分数。笔心的弯曲度决定线条的粗细。

衄锋改变笔心的方向,起笔时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等,都可以用衄锋。

3.行笔动作

起笔后就是行笔,笔心在行笔时有几种情况呢?也是两种:一是用尖锋行笔,二是用侧锋行笔。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也没有。

3.1尖锋行笔:趯锋

尖锋行笔,古人称为“竖管直锋”。由一连串的圆点组成线条,古代称之为鳞勒。这种线条边缘理念上是毛的,鳞片排列的疏密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下压的力量很大,尖锋就会发生跳跃,所以又称为趯锋。

《玉堂禁经》说:“七日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紧御”原来的意思就是紧紧地控制住马,“涩进”不是疾行。最要紧是下压力量大,好像用锥子画石头。

在书法中,尖锋线是纯骨线,经常和侧锋线交叉使用。《阴符经》这本贴使用很多尖锋线,造成坚强挺拔的效果。

3.2侧锋行笔:挫

侧锋行笔,是一连串类似烫斗的点所组成,根据你下蹲的力度大小,笔心弯曲度就不同。从一分笔到三分笔,侧锋线有不同的粗细。侧锋行笔称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因为尾巴是笔腰的痕迹,好像折断的木头,所以叫断笔。

虞世南《笔髓论》说“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侧锋线是肉线。因为粗细变化大,形态多,所以书法作品中大量使用。

3.3尖锋线和侧锋线的互用

初学书法,往往一根线只用一种锋。到后来,就会注意尖锋线和侧锋线互出,骨肉相济。而熟练的书法家,在一根线中都会变换用锋。

你看褚遂良《阴符经》中“静”字这两横,或者“道”字的一竖,都是尖锋、侧锋并用的。

简言之:

行笔只有两种情况,尖锋行和侧锋行。

尖锋行笔称为趯,竖管直锋,写出来的线条又称鳞勒。

侧锋行笔称为挫,横毫侧管,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

简言之:

行笔只有两种情况,尖锋行和侧锋行。

尖锋行笔称为趯,竖管直锋,写出来的线条又称鳞勒。

侧锋行笔称为挫,横毫侧管,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

4.收笔的动作

《玉堂禁经》有三个收笔动作。这就是断尾用挫笔,圆尾用顿笔,尖尾用揭笔。

这里要先讲讲《玉堂禁经》的用字。“九用”的名称,有六是“锋”,三个叫“笔”。凡是称为“锋”的,都是指某一个使用笔锋的动作,凡是称之为“笔”的,指完成一个笔画的动作。就像我们平时说“我写完一笔了”,意思是整个笔画完成了。

4.1断尾:挫笔

第一种断尾,用挫笔收。“挫”比较特殊,当它作为侧锋的行笔动作,是可拖可推的,但用来收尾时,就只用推。

《玉堂禁经》说: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挨锋捷进”就是快速推进。唯有这样,才有漂亮的断笔效果。

从理论上说,侧锋行笔本身就是挫。但收尾断笔效果好不好,靠得是最后一下快速推进。所以“九用”称“挫笔”不称“挫锋”,是强调最后收尾的作用。

《玉堂禁经》举例所说的“下三点”,也是这个意思。你看这个“经”字的下三点,一下笔就开始收笔。这种点我们称为挫点,几乎没有行笔阶段。下笔立即一挫结束,凸显挫笔的收尾作用。

要注意,挫笔可以用在任何笔画的收尾。横竖撇捺都可以。

4.2圆尾:顿笔

第二种收笔动作,是顿笔,收圆尾。他的效果,就像王羲之“怀”字一竖的尾巴。

《玉堂禁经》说: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这种收笔,是用尖锋一去一回,推前又扭回。

你看王羲之这个“引”字,左右两竖的收尾都是圆形的。右这一竖行笔用挫,有很明显的痕迹。这时候,侧锋在纸面上,没法转圈,一转笔锋立即绞起来了。“摧锋”就是要把尖锋推到前面,然后“骤衄”,快速扭回,就成功了。

我在26课提出一个思考题问各位。如果把顿笔动作做得很小,会有什么结果呢?答案很简单,顿笔动作越小,圆尾当然也跟着缩小。小到跟行笔粗细一样,这时候尖锋几乎是沿着直线往前又回缩。结果尾巴好像挂着半滴水珠,书法上叫“垂露”。

4.3尖尾:揭笔

最后一种,揭笔,尖尾巴。

揭笔有两个动作:先结束行笔中线,换向,以尖锋收尾。

《玉堂禁经》说: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以王羲之“天”字一捺为例,我们看到尾部的尖锋是向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整条线手腕是右左右左。

第一个右左,是起笔和行笔,第二个右左是收笔,包括侧锋和平发。

类似于这样的捺笔,如智永这个“念”字一磔,尖锋不在上而在下,都是用揭笔收尾的。

知道了揭笔,智永这个“菜”字撇捺的写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尖锋到尾

揭笔也可以用于横竖收尾,收完后就有一个尖尾巴。

如果揭笔的幅度非常小,沿着行笔中线下来,这样的收尾,称之为“悬针”。

收尾时如果笔毫铺得太开太扁,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

《玉堂禁经》说: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这里囊锋虚阔,就是收铺开的笔毫。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不”字的一磔,形状很奇怪。我们现在知道,这就是先按后揭的。

后世运用这种方法最出名的当属颜真卿,他晚年的捺笔又称燕尾,确实是王羲之的传人。

请大家注意,“按揭”是以掌心左右为标准,左揭腕就是手腕向右,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手腕向左,使掌心向右。

《玉堂禁经·结裹法》说: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他所举的这些字,就是撇捺的收尾要用到揭腕。

拿“人”字来说,左边是一撇,写到尾巴就是“左揭腕”。右旁是一捺,一波三折,收尾是“右揭腕”。这里有个问题:“右揭腕”掌心翻向右方,为什么不叫“按”呢?因为这时候是整个笔锋正在向上离开纸面。凡是向上方习惯称为“揭”,所以叫它“右揭腕”。如果掌心翻向右方是向下,那才称为叫“按锋”。

我们以前讲过一个动作,叫抢,譬如挫笔收尾后,横笔是掌心向右七号位抢出,竖笔是掌心向左,三号位抢出。因为都是往上方离开纸面,所以竖笔的抢,就是左揭腕,横笔的抢,就是右揭腕,而不说“按”。

5.九用总结

现在可以总结了。一根线条,我们知道有三个部分:起笔、行笔和收笔。

起笔有尖锋直下,有侧锋蹲下取分数。行笔可以用尖锋趯,也可以用侧锋挫。收笔有用尖锋的顿笔圆尾,有用侧锋的挫笔断尾。还有揭笔尖尾,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如果要线条姿态多变,那就可以多用衄锋。衄锋是改变笔心方向的技法,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如果要连接其他笔画,踆锋是有效的办法。

让我们重新回忆一下“九用”的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就是公元801年,韩方明投入张旭弟子崔邈门下,学习书法。崔邈说:“而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于此,墨道之妙,无不由之以成也。”

确实如此,“九用”是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本节要点:

回顾“九用”的内容。

垂露和悬针的写法。

左右揭腕和按锋的关系。

本节要点:

回顾“九用”的内容。

垂露和悬针的写法。

左右揭腕和按锋的关系。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0)

相关推荐

  • 黄简讲书法.八级-行书009_《兰亭序》用字分析01

    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读帖,分析<兰亭序>中的字,看懂了字帖上的字,就可以动手写了. 书法用笔是一级课程内容,共九种,就是「九用」,31课「九用」小结这张图很重要,我们回顾一下:九种用笔法可分 ...

  • 王羲之笔法的终极秘诀之《九用》

    唐朝著名书法家,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玉堂禁经>中谈到了张旭的笔法"九用".所谓九用就是是书写过程中辅以九种小动作,让所书写出来的字体呈现千姿万态的变化.现先将&qu ...

  • 张旭“九用”~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在韩方明<授笔要说>和张怀瓘<玉堂禁经>中,只有九种用笔方法,数量很少.那在实际书写中,究竟够不够用呢? 1.笔心的状态"笔心为帅",所有用笔动作,归根到底 ...

  • 张旭秘传“五势”,揭示“使转”本质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二十一集|橫豎的複合筆勢(1) 抬筆与石楯勢 |筆記| L2-21 橫豎的複合筆勢 我們 ...

  • 秘传·九把锁开启法(起死回生之术)

    以武学打开世界 中国传统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确切,令人惊叹!然而,推拿之中的秘术,人体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不多,此法历来是秘不外传的. 推拿之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民间又叫开锁, ...

  • 中医推拿:秘传"九把锁"开启法——起死回生之术

    中国传统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确切,令人惊叹!然而,推拿之中的秘术,人体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不多,此法历来是秘不外传的. 推拿之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民间又叫开锁,在治疗因各种原因 ...

  • 九位前辈谈书法用笔

    2017-11-29 08:39·书法爱好者之家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 ...

  • 秘传九把锁开启法——起死回生之术

    中国传统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确切,令人惊叹!然而,推拿之中的秘术,人体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不多,此法历来是秘不外传的. 推拿之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民间又叫开锁,在治疗因各种原因 ...

  • 秘传九把锁开启法--------起死回生之术

    中国传统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确切,令人惊叹!然而,推拿之中的秘术,人体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不多,此法历来是秘不外传的. 推拿之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民间又叫开锁,在治疗因各种原因 ...

  • 秘传 | 九环捶技击八手(全)

    九环捶又叫九环子,是流传在西北地区的八门实手拳种的基础技击散手组合套路.因其套路由九组不同形式的攻防技法组成,每组又由三至五个散手动作连接,同时,每组动作左右(反正)都练,反复三次,九组动作既是分散招 ...

  • 秘传九把锁开启法

    秘传九把锁开启法  一推天门定心中,五腑六脏即可通: 二推筋锁分阴阳,推法急救保安康: 三推心筋能开关,金秋落井转湾凡: 四推井兰要精通,左血右气不宜凶: 五推大成并气门,后紧大成如神灵: 六推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