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既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这是为什么,腊月很可怕吗?
在古代一些农村,长期流传着“既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的俗语,为什么古人会这样说,腊月很可怕吗?
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腊月代表着岁终,有很多传统的民俗活动,由于腊月处于新旧之交,所以在腊月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腊月可以直接当做一个祭祀之月。
除此之外,腊月还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比如一年中最寒冷的两个节气“小寒”、“大寒”都集中在腊月;腊月又是农闲时,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只有在腊月农民才可以清闲一点;再者,腊月处于新旧之交,进了腊月,就一只脚踏进了新年。
由于这些种种特殊之处,所以在古代才会流行“既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的俗语,现代人当然就没有这些问题了,我们只站在古人的角度来细说这句话。
01
▲
既怕腊月生
腊月非常寒冷,对于新妈妈来说,坐月子是个大问题,中国人对坐月子非常重视,认为月子坐不好会落下一生的病根,对于新生儿来说,保暖也是个大问题,新生儿抵抗力差,遇上寒冷天气,一不小心伤风感冒的话,可能是致命的。
腊月农闲,说起来一家人都有空闲照顾母子了,但这其中又有其他问题,比如一年到头辛苦农耕收获来的食物,已经都卖出去换钱准备过年了,余下的粮食可能刚好够一家人吃到明年,古代粮食生产力不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能果腹就不错了,何谈吃饱,何谈营养。
但是对于新妈妈来说,营养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足够营养,才有足够的奶水哺乳孩子,家中缺衣断粮,妈妈吃不好,孩子就吃不好,对于新生儿顺利活下来是一种威胁。
古代医疗条件不好,寒冷的天气中诞生的新生儿,得不到医疗方面的保证,生活条件不好,新生儿又得不到食物方面的满足,温饱均不能解决,所以古代人均寿命短,很多人刚出生就夭折,其中又以腊月为最。
所以,怕腊月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寒冷、缺少食物。
02
▲
又怕腊月死
怕腊月死,这也跟古人生活水平有关。
前面说了,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农耕,到头来能余下的粮食却不多,到了腊月还要筹办过年,但如果这时候家中有老人去世,不论出于孝道,还是出于“死者为大”的观念,都不得不拿出本来就不多的盈余去办丧礼。
之所以说“不得不”,是因为过年啊,在古人看来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年能不能过好,关系到来年家庭是否吉祥、幸福,在腊月中,还要忙着祭祀祖先和各路神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办丧事,家庭状况就会非常不堪,年肯定过不好了。
而且在古代啊,死了人通常都是亲戚或者乡里乡亲帮着忙办理丧事,但死人毕竟是一种不太吉利的事情,谁都希望过个吉祥年,不愿意在年关去做跟死人相关的事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没人帮忙办丧事,可能连抬棺材的人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
古代还有“腊月忌尾、正月忌头”,腊月是一年的尾巴,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腊月死人,正好处于头尾交接之时,古人在忌讳上非常讲究,过年过节的时候,连死、输、病这样的字眼说出来都被视为不祥,更别说真的死了人。
总结一下,“既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这句俗语,反应的实际上是古人在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两方面的恐慌,又是对于吉祥幸福的期望。
喜欢记得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