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南湖白洋淀

baiyangdian
雄安白洋淀
“谁知今赵北,大似向杭西。”1743年,乾隆皇帝驻跸赵北口行宫,陪皇太后“阅水围”,并赋诗把白洋淀媲美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早已闻名天下,而雄安白洋淀,作为华北第一大天然湖泊,它的前世今生,以及可期未来,都值得我们再度审视、仔细体味。

皇家水上猎场

在康熙、乾隆两朝八十多年的盛世中,在白洋淀举办了三十多次“水围”活动。“鱼鸟悦人意,蘼芜惜马蹄”,白洋淀自由自在的飞禽走兽、自如自若的奇花异草、自得自失的水色波光,一派自然生态,鱼肥鸟密,实成皇家水上猎场

之所以可以成为皇家的水上猎场,主要是因为白洋淀本具有生物的多样性。白洋淀栖息着各类生物逾千种。其中“鱼鸟悦人意”,鸟类达192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5%、世界的2%;上世纪五十年代,鱼类还有54种(一说63种),占全国淡水鱼种数的6%、世界的1%。

白洋淀码头

白洋淀旧称西淀。《清史稿》记载:“西淀都九十有九,白洋最广,次烧车。”现在的白洋淀,以大沽高程10.5米可储水的洼地计,成143个淀,其中面积超过万亩的有白洋淀、烧车淀、马栩淀等,水面总面积达366平方千米,可容水10.5亿立方米。

水面有高低。若以6.5米的高程计,水面仅余70平方千米,储水不足0.52亿立方米。如水面高程低于6.5米,人称白洋淀称为“干淀”。

白洋淀的水,一来自降水,本地区年均降水量约523毫米,蒸发量达1102毫米,失者比来者多0.95亿立方米;二来自大清河流域山区的上游补水。河流入淀,曾自然而然,后上游多设水库,始受人工干预:安各庄、西大洋、王快等水库的库容分别为3.03、11.09、13.89亿立方米,水库累计库容远超山区的降水量。水库关闸,河水枯滞,白洋淀水位应声下降。

白洋淀若水满,则通过赵北口的大清河溢出,这时水有进有出,为华北平原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水也有入不敷出的时候。干淀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及21世纪初竟然出现连年干淀的现象。

干淀的白洋淀似乎不再像“杭西”的西子,而是像一位风韵不再的老妪。宋代的苏辙出使契丹时,不仅求索“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还感叹白洋淀干淀时的凋零:“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本俱物色生态,因失水而不存。

皇家水围,曾历自然无水,曾因人为缺水,随淀水的丰枯而荣衰

荷花淀

文明高地

一方水土白洋淀,也养育了一方的生物,与一方的文明。

白洋淀特殊的环境产生了特有的变型或者变种的生物,如228种被子植物中,产生了1种变形及16种变种,406种藻类中产生了27种变种。其中“白洋淀苇”——土生土长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抗击外来入侵生物的战场上发挥了作用,在和平时期,它以自己之躯供编制苇席、编绘苇画。

白洋淀也加入养育人类文明、中华文化的队伍之中。这里的新石器遗址众多,其中的徐水区南庄头遗址出土8000年前的石片、石核、石锤、磨棒、磨盘等石器,而磨盘、磨棒用于加工粟类谷物,说明白洋淀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粟作农业

遗址中还发现了狗的遗骨,为我国北方地区最早被驯化的狗;任丘哑叭庄遗址则出土了陶网坠、骨鱼镖、骨鱼钩等,萌芽了捕鱼业。

因而,考古界认为,在1万年至8千年前的白洋淀地区,使粟成为五谷之一,使狗成为六畜之一,不仅驯化了植物,也驯化了动物,成为华北地区最先发达的农业、养殖业的技术中心

白洋淀碧波

进入信史时代后,这里的荆轲长啸《易水歌》,是燕赵慷慨悲歌文化的源头;这里浩淼的白洋淀与向东的文安洼构成了天然屏障,据之还建筑的燕长城、塘泺防线等,在历史上曾是国家边界,如广为提及的燕南赵北、辽南宋北等,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沿地带;这里还出现了大理学家刘因、孙奇逢等,元代以降几度成为北方的理学中心。

白洋淀地区,实是我国北方的文化高地之一

构造湖盆

人不仅叩问自己的由来,还求索家园的由来。对于白洋淀的成因,学者们从自己的专业提出了多种假说,如气候说、防线说、陨击说、河道说、构造说等,现在趋于认为白洋淀是构造湖盆,河道把构造湖盆围堵成上百个淀泊。

安州古城墙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揭开了白洋淀的成因之谜,确认白洋淀为二级构造所控制的构造湖盆

其主要证据有三:

一是在白洋淀的地下确定了徐水断裂等,其走向近东西,与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的走向一致;

二是白洋淀的东北部为容城凸起、雄安凸起,西南部为高阳低凸起,三者不连续,之间存在过渡带,为含徐水断裂在内的构造变换带(称徐水-文安变换带);

三是构造变换带上方形成洼淀带,不仅存在于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还出现于同一构造单元冀中坳陷南部的衡水洼淀带(对应衡水-无极变换带)、北部的潮白河洼淀带(对应宝坻-桐柏镇变换带),说明三个洼淀带均是变换带这种次级构造单元所控制的局部构造湖盆。

河道说可说明众多淀泊的形成。因处“九河之下稍”,众多河流在构造盆地里泛滥,泥沙又在此堆积,形成此起彼伏高高低低的复杂微地貌;河流还有裁弯取直之趋势,遗下弯曲河段形成牛轭湖;大河还可能欺凌小河,其沉积泥沙阻塞小河口而让小河成为小湖。林林总总的河流作用,导致纵横交错的河道及河岸的变化,形成一块块大大小小的天然洼地从而雍水形成众多的淀泊。

所以构造湖盆、河流相沉积,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地质环境基本特征

雄安南湖

白洋淀的大地构造成因,决定了雄安新区规划的总体布局:北城、中苑、南淀

北城,呈东西方向展布,白沟引河从城东、萍河从城西由北向南穿流而过,其河道少、主体地势最高,海拔多在11米以上;

中苑,位于安新县城北,也呈东西方向展布,含溵古淀(现大王淀),地势低洼、沟渠纵横,其水网发育,海拔多在11米至8米间;

南淀,含安新县城,以面积较大的淀泊为主体,海拔高程多在8米至6米间,地势最低。

旱地的北城近山,湿地的中苑与南淀临水,白洋淀成为雄安新区的南湖,其布局是出自安全性的考虑。从北城到南淀,地表具有一定的坡降,可有效控制地表水的分布;北城的海拔高于白洋淀防洪保证水位10.5米,以避免洪涝灾害。地层里埋藏着历史的经验教训,例如北城不远处的南庄头遗址,曾因大洪水导致文明缺失。

雄安新区D17地热井
图片来源:郭友钊

北城的位置,还有资源的优势。主体位于白洋淀构造盆地的北缘,其下伏约600多米深即为碳酸盐岩质的古潜山(即容城凸起、雄县凸起),含丰富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属绿色能源;潜山之上,古河道发育,沉积物颗粒较粗,含丰富的地下水,又是良好的水源地。

雄安新区的南湖,和与钱塘江水连通的杭州西湖不同,也与长江贯通的南京玄武湖不同,没有大江大河的充足补给。近年来,为恢复早些年数次的干淀所恶化了的生态,引黄入冀补淀线路也终于白洋淀,白洋淀实成十河之下梢。因此,它的生态环境也还是十分娇嫩的,需要十二份的呵护。

地质构造成盆、河流沉积成淀的白洋淀,拥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曾出现了农耕的技术中心、理学中心,具有丰厚的文化沉淀。

白洋淀芦花

新时代,白洋淀承载起“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任。雄安新区立于“赵北”,并赋予了白洋淀新的使命:“古代以水护邦,现代以水兴城,未来水城共融”。雄安新区市将疏解首都的部分功能,昔日的皇家水上猎场白洋淀将如杭州西湖一样,不仅成为记载“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一体的生态城市”历史进程的一面镜子,也将继续传承华北大地厚载万物之胸怀,谱写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本文首发于《地球》2021年第1期,有删节修订
责编|李文慧
排版|温宜妮
审核|刘   丹
地球杂志
自然资源文化与地球科学传播融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