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与周俟松:幸福,就是遇到那个解开密码的人
1929年5月1日,许地山与周俟松,在北京举行婚礼。
最早知道新郎许地山,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学过他的《落花生》一文,印象深刻——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的小说《春桃》,也曾被改编成电影,由凌子风导演,姜文、刘晓庆为男、女主角,并双双获得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女演员奖。
而新娘周俟松之父周大烈,与陈寅恪之父陈三立交好,并担任陈家长子陈衡恪的业师。想想看,能担任陈家长子的老师,毫无置疑,为人处事与学术水平,都要得到散原老人的认可。
1916年,周家迁居天津,周俟松入读天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成为邓颖超的学姐。
次年,周俟松就读北京女高师附中,与韩权华成为同学。韩权华有个姐姐,名叫韩咏华,就是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的夫人。
周俟松本人,后来考入北师大数学系,算是民国时期少有的一位“理工女”。
两人第一次见面,很有历史性。
“五四”运动期间,作为燕京大学学生代表的许地山,行走在游行队伍中,给围观的中学女生周俟松带来迷人的风。
或许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或许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之周俟松立刻成了“迷妹儿”,对着身边的姐妹悄语“他就是许地山,特有才……”
当然有才,1922年8月,许地山就与梁实秋、冰心等人同船,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留学。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
1929年,当两人决定缔结婚约时,遭到女方家长反对。
为何?原来许地山曾有过一次婚姻,前妻因病过世,留下一女。
后妈难当,周家当然不同意将才貌双全的爱女嫁与许家。
可月下老人的红线,总是这么执着。
最终,许地山与周俟松,花好月圆,百年好合。
婚后,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
四口之家,应该和和美美,幸福永远。
小时候的我们,读到《水晶鞋》等童话,故事总是这样收尾,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让童话的归于童话,现实终究为现实。
婚后的许地山与周俟松,可是一路磨合。
距离产生美,开始一个房檐下的生活,周俟松渐渐发现:许地山的不修边幅、随手乱放东西的毛病,简直令人抓狂。
此时的周俟松,已从迷妹的状态中走了出来,零距离的相处,都让她梦里不是身是客,这到底是迷幻还是现实?怎么与想象中的婚姻生活大相径庭?
于是,在试图改变丈夫的过程中,两人口角不断。
1933年秋,许地山携周俟松,赴广州中山大学讲学。之后,绕道台湾探亲。
这期间,两人又因故大吵一场,双方都不肯妥协。
一气之下,周俟松愤愤地说:“我再也没法与你生活在一起!”说罢,便负气回到北京。而许地山,则远赴印度考察宗教去了。
这也是许地山与周俟松之间,遭遇的一次特大婚姻危机。
1934年,远在印度的许地山,辗转反侧,不断反省,终于寄出给妻子周俟松的这封信,信中订立了“爱情公约”:
一、夫妇间,凡事互相忍耐;
二、如意见不合,大声谈话以前,各自离开一会儿;
三、各自以诚相待;
四、每日工作完毕,夫妇当互给肉体和精神的愉快;
五、一方不快时,他方当使之忘却;
六、上床前,当互省日间未了之事及明日当做之事。
多日的分离,周俟松也在反省着自己。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再加上理工女的标签,富有理性的她,怎么都会对婚姻有一定的感悟。周俟松深知,自己强迫他人非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就是霸道,看似是爱,实际上却让对方感到有被“奴役”之嫌。于是,她也为自己的执拗与焦躁,面红耳赤。
终于,等到丈夫归家。尤其当许地山抬头看见墙上高悬他拟的“爱情公约”时,两人相视而笑,彼此心存感激。
是啊,牵手相伴,始于缘分;
婚姻不易,更要且行且珍惜喽!
从此,两人都自觉遵守公约,终于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欢乐的家庭。
1935年,执教燕京大学的许地山,因与教务长司徒雷登政见相左,终被解聘。适逢,香港大学正在聘请文学院教授,但对应聘者的要求相当苛刻:既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学造诣,又须精通外语和外国文学。而许地山早年曾就学于伦敦牛津大学,后又在印度大学从事过专门研究,正是合适的人选。
于是,许地山举家南下,而妻子也是一路相随,毫无怨言。
一家到香港后,住在半山区罗便臣道寓所,算是高档小区。周俟松成了全职太太,除协助丈夫参加名目繁多的社会活动外,就是育儿与理财治家。
周俟松可是北师大数学系科班毕业,理财治家可谓她的强项。而与数字打交道,正是许地山的弱项。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许地山乐得不闻家事。
第二年,配置一辆奥斯汀7小汽车,虽说只有两个门,但许家也是有车一族了。
又过了两年,汽车换成奥斯汀8,有了四个门了。
从此,许地山参加集会,或外出游玩,都由夫人负责接送。
扳扳手指,数数许地山交往的众多好友,如陈寅恪、胡适、梁漱溟等,其夫人们均不会开车。要说中国学界,夫人司机,很可能周俟松排名第一。
这么说吧,周俟松这位“大内总管”,为许地山节约了很多时间,用于学术。
晚上,许地山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周俟松便红袖添香夜读书,时常陪伴着他,为他整理资料,准备夜餐。
这样,使丈夫更顺利地完成了《道教史》、《印度文学》等作品的创作。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
许地山对妻子周俟松说:“泰戈尔是我的知音长者,你是我的知音妻子,我是很幸福的,人生得一知音便可以无恨矣,何况我是两个呢?”
幸福,就是找一个能够温暖你心的人,慢慢地过一辈子,珍惜爱你的人,珍惜你爱的人,珍惜那个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保护你、温暖你,一直把你当成全世界的人。
电影《喜欢你》中,男主说,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密码,食物是打开密码的钥匙,对食物挑剔的人,在乎的不仅仅是味道,他在乎的是,有没有遇到解开密码的人。
许地山赞誉周俟松,为他的知音妻子。
由此可知,她,就是为他解开密码的人。
每个人都会遇到解开密码的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若相信,就请幸福地拍拍手吧!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密码,食物是打开密码的钥匙,对食物挑剔的人,在乎的不仅仅是味道,他在乎的是,有没有遇到解开密码的人。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