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韧性和耐心有多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谁能跟它打持久战
本文聊聊儒,其实也是最近因《大秦赋》引发的争论的延续,秦始皇“坑儒”嘛,被骂几千年。
不过,本文不深究儒的好坏与否,那是专家们去考虑的事情,本文只简单聊聊儒的韧性和耐心。
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策以后,儒学就成为咱们古代历史上,各王朝奉行的主流思想学说,延续至晚清。
它一直在影响着古代皇权政治时期,人们的言行举止,乃至国策等方方面面。
而儒从出生到完成它所期待的思想上的大一统,也是经过不少挫折和努力的。
一:儒在先秦时期不受待见
儒早先于春秋时期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时,并不被当时的各个诸侯国接受。
哪怕孔子、孟子这样的教学宗师为其呼号一辈子,都没能成为先秦时的主流思想学说。
原因也很简单,儒学引导人向善学礼没错,但它骨子里是代表着保守,也就是不折腾思想。
而在春秋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谁敢保守?
保守意味着,不知道哪天就被人夺去几座城池,严重的,就被灭国了。
所以,包括儒在内,道和墨都不怎么受诸侯们待见。
墨还强一点,它好歹注重实践和器械,对某些诸侯国,特别是弱国,有一定实际意义上的帮助。
可儒和道,一个讲复古和不折腾,一个讲无为,在大争之世时,谁敢学他们?
因此,孟子说:''诸侯恶周礼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焚儒书的不止是秦始皇,先秦时,大家都这么干过。
但儒的韧性比任何学说都强,特别是不折腾思想,对于皇权统治的合理性,以及治理百姓有相当的作用。
大争之时不要想了,大一统时,它就体现出优越性了。
二:儒不争朝夕,只期待万年
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儒家就开始努力了,试图改造秦始皇不成,就开始寄望下一代,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
秦始皇不用儒,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新建之朝,他需要尽快的把全国整合在一起。
于是,有了各种巩固大一统的制度出台,有了劳民伤财的大修直道和驰道,修长城等行为。
除了巩固统治外,外面还有个匈奴虎视眈眈,不尽快把全国整合起来能行?
秦始皇能多活几十年,能在生前把全国整合完毕的话,到那时,他也会整合思想。
至于是不是选儒,那就不好说了,但整合思想的步骤,是一定会有的。
儒家也能看到这一点,他们要争的就是这个,也相信凭借儒对百姓思想和行为上的规范、教化,能够从各种学说中脱颖而出。
儒家并不寄望某一任皇帝,秦始皇不行,就改造下一代,儒是不争朝夕的,他们要争的是一万年。
扶苏其实被改造得很成功,不惜公开顶撞秦始皇,试图劝说秦始皇往他和儒家所期待的方向改变。
如果不是秦始皇坚持己见,发恨把扶苏赶走,儒家都不用等到几十年后的汉武帝时期了。
即使扶苏后来完蛋了,儒也没有消沉,继续寻找适合的时代和适合的对象,没几十年后,就等来了汉武帝。
汉武帝时期,他要面对开国以来遗留的勋贵和藩王掣肘皇权的问题,还要整合国力攻打匈奴,需要权贵们和老百姓们少折腾。
而儒家的皇权天授,以及引导百姓尊礼守法的不折腾思想,和汉武帝一拍即合,因此,双方达成了全面的合作。
从孔子创造儒学,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用了四百多年时间,不断努力之下,终于完成它的大一统。
而且,从此以后,它就站在最高处,不下来了。
三:儒在各朝代中的忍耐和等待
儒善于等待,因为在秦始皇搞完大一统后的古代皇权统治时期,儒的优势太强。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中,儒都能在合适的时候成为绝对的主流。
汉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就不怎么尊儒,还曾用儒生的帽子做撒尿牛丸。
汉文帝、汉景帝也不是完全依靠儒的思想完成的“文景之治”,但儒就能耐心的等到需要它的汉武帝出现。
三国时,曹操用人不问出身,等他死后,曹丕就必须对以儒为主的世家们做出很大的妥协,让出了官员的选拔权,才完成以魏代汉。
宋太祖和宋太宗这两位宋朝老祖宗从来没有说过“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样的话,但儒就能熬到宋仁宗时期,把这句话变成真的。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对儒也是不怎么尊敬的,删改孟子的语录,反腐时,对士大夫们的惩治残酷无比。
可朱元璋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金身护体,谁也拿他没办法。
但儒就等着你仙去,不是还有皇太子朱标和皇太孙朱允炆嘛。
朱标和朱允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完成儒的期待,新上台的明成祖朱棣诛杀大儒方孝孺十族,到处玩开拓,这和儒的保守也是格格不入。
朱棣毕竟寿命有限,儒也不着急,早在皇太子朱高炽身上下了重注。
等到朱棣驾崩,儒就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最可惜的就是,停止了下西洋。
清朝建国初期,对儒是又打又拉,连续几任皇帝们试图主导儒的运用,文字狱持续了一百多年。
可最终也没能坚持住,到嘉庆皇帝上台后,已经上不得马的八旗子弟无法成为皇权的有力支撑,皇帝要维护统治,还得全面依靠儒。
嘉庆杀和珅后,朝廷六部的主导权全被让给了汉族士绅,文字狱从此消失。
从以上部分朝代的事例就可以看到,儒的韧性和耐心有多强。
古代有“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的说法。
可千年世家算什么?唐朝时的“五姓七望”到宋朝时就没了以往的威风,但孔、孟、颜等家族却一直都牛。
思想上的全民认同才是永恒,儒的传承可比所谓千年世家的传承强太多。
四:对外,用儒用一半,王朝可以站着,全面用儒,王朝只能蹲着
古代王朝中,大家普遍推崇汉、唐,可汉、唐在儒的运用上,其实只用了一半。
也就是对内用儒治理万民,巩固皇权,对外,并没有用儒的思想去对待友邦。
汉、唐的强盛和尊严是用武力开拓出来的,压制不服,万国来朝,靠的绝对不是儒。
否则,“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就应该改成“犯强汉者。虽远必教化”了。
如果按照儒的思想来,教化不了怎么办?那就不理你,不来往,让你永远是个不知礼仪的蛮夷之国。
汉、唐之后,全面用儒的宋、明两朝都放弃了开拓,也相应的放弃了对外的压制和尊严。
所以,宋、明分别被少数民族政权消灭,儒的保守也相对的降低了两朝对外的战斗力。
清朝前期,也是比较外向的,但到乾隆皇帝死后,也放弃了主动对外开拓,这和国力的下降有关,也和儒重新变成主导有关。
当西方用大航海的红利超过我们时,儒的保守却让我们从领先到全面落后。
这一落后就是几百年,我们至今仍在拼命追赶,为复兴而努力。
五:王朝不认同儒,就不能长久,皇帝配合儒,名声也会好
中国历史上的各朝代,不认同儒的,大多不能长久。
特别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建立王朝的,想要维护统治,也必须跟儒配合。
比如,五胡乱华时期,蒙元时期,都不怎么认同儒,于是,所有的王朝都迅速消散,强大如蒙元也没有超过百年。
所谓“胡虏无百年国运”应该是“胡虏不信儒,无百年国运”。
如辽、金、清等朝代,对儒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学儒用儒,享国时间就要长得多。
历史上的各个分裂时期同样是如此,乱世无教化,礼崩乐坏,不断有野心家站出来推翻前朝,自然不可能长久。
由此看,儒对古代王朝的稳定,是有相当作用的,这个即使是儒的反对者,也不能否认。
在史书中,有很多皇帝的名声特别好,而这些皇帝都是绝对配合儒来治理国家的。
大凡是以“仁”、“孝”、“理”等字眼作为庙号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此类皇帝。
这些字眼代表的含义本就是儒家主要宣扬和传承的思想。
有这些庙号的皇帝,在他们执政时期,也是皇权被儒压制得最厉害的时期。
宋仁宗,宋孝宗,宋理宗,明仁宗,明孝宗,清仁宗等等,莫不如是,好名声是用跟儒分享权威换来的。
而比较爱折腾的皇帝,在庙号的制定上,儒都会玩些小心眼。
各朝代的开国皇帝没法贬,即使他们再怎么折腾,地位摆在那,没有开国皇帝就没有王朝。
王朝中期的皇帝们,就没有这个便利了,比如宋神宗,明武宗,明神宗等。
宋神宗搞改革,想开疆拓土,得罪了相当多的保守型士大夫。
明武宗试图摆脱士大夫的钳制,用刘瑾整他们,还喜欢跑到长城外去玩打仗。
明神宗跟士绅们争商税、矿税,搞“万历三大征”,别看他躲在皇宫里几十年不上朝,其实没少折腾。
如此这般,在这些皇帝们死后的庙号制定上,儒就不那么友好了。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大多数人都认同的道理,得罪谁也别得罪读书人。
让不服者遗臭万年,对儒来说,是很容易办到的,秦始皇不就是最好的榜样?
总结,儒这门思想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是我们传承的文化中,最不可忽视的。
儒有优点,至少在大一统王朝时期,它的优点比大多数学说都明显,能帮助社会稳定和教化万民,这是任何大一统王朝都需要的。
且,儒提倡的仁、智、礼、义、信也都是为人处事不可或缺的美德。
缺点就是偏向保守,儒崇尚的三代之治,周礼等,崇尚复古,这些都是阻碍古代社会、科学进步的主要因素。
古中国,能独自连绵传承不绝,儒的帮助很大,至近代,中国的落后,也有儒的顽抗在内。
孰是孰非,或许还会不停的争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