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闲来无事,想找个书店看看有什么心仪的书没有,问了半天,附近还是只有省政府所在地的水果湖那家书店。早饭后出门,九点到达,但人家书店不知何故十点才开门。那就等吧,在步行街乱走一个小时,终于等到书店开门。进得店来,一大堆应景的政治书籍摆在最为显眼的地方,我知道这种书籍除非公家单位发放,很少有个人掏腰包去买,但我做过多年政治工作,相对来说还能够入眼,便认真地翻看。说实话,如果我尚年轻且正在求上进,一定会把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人物传记全部买下,好给自己树立一个人生标杆,但年过古稀了,且对这些政治人物的成功失败经历都已大致了解,所以翻翻瞅瞅也就算了。
逐个书柜单元走过来,无论是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还是我比较偏爱的文学读物类,感觉大部分书籍都还是老面孔,什么唐诗宋词、几大名著、现代作家之类,只不过换了版本和包装而已。新书也有一些,但看看那书名,或懵懵懂懂、故弄虚玄,或矫情做作、俗不可耐,真的一点儿都吸引不了我。尤为可恼的是,刚刚出版发行的新书,书皮光鲜耀眼,想翻翻看里面在说啥、说得有意思不,然而,人家用塑料薄膜严严实实地给封了起来,就是不让你看;奶奶的脚,你怕我弄脏你的书,我还怕翻你的书耽搁了我的宝贵时间呢,就永远地摆在那里吧!不知不觉,在书店转了个把小时,正要找个休闲位置坐下歇歇,忽然发现,整个二楼上竟然只有我一个顾客,而闲座着的营业员就有四个!再仔细看下来,装潢非常考究的这家书店,共占用了两层楼,雇佣了八九名员工,面积少说也有七八百平方米,但在里面晃悠的顾客满打满算也就是十来个。我好生诧异,买书的人都到哪里去了,书店的生意怎么会这样冷清?书店冷清并不是当下才有的事。鄙人还算比较喜欢买书,隔三岔五就要上书店,但很有些年头了,感觉城市里的书店越开越小、越开越少。就拿水果湖书店来说吧,对面原来就有一家,占了好几层楼,面积远比现在的这家大,不知何故关门歇业了。武昌司门口新华书店应当说小有名气,但前两年拆了,新楼盖了起来,书店却不知哪里去了。常到汉口的人都应当记得武胜路新华书店,那可是大武汉的一处脸面,前年到那里买书,楼房也拆了,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武汉这家最大的新华书店搬到了哪里,还在不在营业?更惨的是图书城之类。想来人们之所以叫它“城”,是因为它大,重要,且有发展前途。但实际情况是,汉口马场角非常知名的图书大世界,一大片批发零售各类图书的商铺,十几年前就统统地拆掉搞开发了。改革开放后,武昌雄楚大道上建成一幢宏伟壮观的地标性建筑,名曰图书城,想来也是有关部门和领导煞费苦心,要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精神食粮的仓库,而如今到那里看后,就会深深地感到现实是如此地“骨感”,真的对不住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初心。偌大的一个“城”,原本五六层楼全是书市,买书的人一度熙熙攘攘;但时至今日,这幢建筑里只剩下了两家不大的书店了,顾客也是稀稀拉拉。每每走进冷清的书店,都会唤起我少年时代买书的记忆。上世纪六十年代,求知欲强烈的年龄,对书格外地渴望。那时候,山里孩子除了上学用的课本,其它书是很难得看到的。县城里有一家不大的新华书店,是爱书求知者的乐园。生活虽然困难,但还是要省吃俭用攒下来一些钱买书。最喜欢买的书是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说岳全传》之类,也偏爱戏剧唱本如《穆桂英挂帅》《斩杨景》《寇准背靴》等。经常买书,书店的营业员就成了熟人,到了什么好书、新书,他都会专门给留着。六年中学期间,竟然攒下了几十本各类图书,放满了一个大箱子。只可惜,“文革”到来,批判封资修,这些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树碑立传的“反动”书籍自然留不得;自觉地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把这些书籍交出来,后来被姑姑拿去拍纸筐用了。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对书籍的出版发行控制非常严格,所以无论是公家单位还是个人家庭,书架上基本千篇一律。有限的几本优秀小说如《艳阳天》《红岩》《欧阳海之歌》等,翻过来翻过去都翻烂了。新华书店每发行一部新书,都会引起爱书者的疯狂抢购,以至想及时买到新书还要托关系、走后门。改革开放后,各类书籍逐步解禁,一些古今中外的不朽名著也出现在了新华书店。每部好书到手,毫不夸张地说,都是爱书人的一顿丰美大餐。记得当年在部队时,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曾迷倒无数人,一部书不停歇地传过来传过去,完全破烂了还在传看。
书店生意难做,这里面有写作、出版、发行、销售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譬如写书,自古“著书多为稻粱谋”,但当今社会靠摇笔杆子来赚稿费养活人口,实在是太难了。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高产文学大家,各有小说斩获“茅盾文学奖”,但他们在得奖之前都累得病病歪歪、活得穷困潦倒。路遥在得知自己的小说荣获国家最高奖项后,连进京领奖的路费都是借的。疾病缠身的路遥曾当着好友贾平凹的面破口大骂“日他妈的文学”;两位文学大家,竟然为了“五斗米”的短缺而抱头痛哭。想来写书人挣不到钱,就不愿意再写了;没有了创作欲望,也就写不出好书了。没有好书,自然也就没有读者了。
再譬如图书的出版、发行和销售,有没有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划,有没有得力的经营策略和营销手段?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各类媒体上,广告铺天盖地、几近疯狂,怎么就没有见到几个推介优秀图书的广告呢?当今社会买书的人少了,一定是看书的人少了。举目四望,身边的老少爷们、小姐老太,有几个在看书,又有几个喜欢看书?他们都去做什么了--不用我说,地球人都心知肚明。偶尔有些个“书虫”,也大都被互联网“网”住了。大家都在玩电脑、玩平板、玩手机,通过这些时髦的高科技产品来微个信、留个言、聊个天、扯个淡,顶多在网上翻翻网页、查查资料、听听故事、发发议论,纸质书籍基本丢弃一边,流行几千年的阅读方式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说网络打败了许多东西,但最为让人痛惜的应当是,网络打败了图书业、打跑了读书人!不得不说,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缺少政策扶持、缺少舆论引导、缺少实际举措。现代科技发展如此迅猛,而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反映科技发展成果、培育科技发展新人的图书业,怎么就跟不上时代脚步呢?各类网络平台多如牛毛,当然也包括了为数不多的读书写作类平台,有关部门显然对后者缺乏管理、支持与呵护。各种各样运用了“黑科技”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每日每时都有发明和涌现,而与图书业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却并不多见;比如电子图书叫了多少年,至今在新华书店里仍难买到相关产品。“互联网加”发展如此之快,竟然还很少看到互联网加出版、加发行、加书店、加销售之类!从水果湖书店空手出来,我深深地叹息一声,哎,号称“诗书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究竟是怎么了?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虽有片面性,但其根本意义在于教导人们要好好爱书、好好读书,通过读书来增长知识、增加本领、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没有这些基本的认知,何谈伟大理想、美好梦想,何谈为民服务、为国效力!小康社会离开了读书就会成为糟糠社会,民族振兴理当包括“诗书礼乐”的振兴。我敢说,什么时候书市生意兴隆了、买书的人络绎不绝了,读书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和自觉自愿行为了,“诗书礼乐”的振兴就有望了。诸君以为然否?
【作者简介】:田新法,男,大学文化,籍贯河南林州。1968年2月入伍,从戎23年,1990年12月转业,铁路工作近20年,曾出版文学作品集《春天过后不是秋》《文乐极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