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后路悔过自新,择良居里仁为美|反方向·早茶夜读712
712 | 读城记2020
想后路悔过自新,择良居里仁为美
40岁,律师
━━━━
欢迎来到早茶夜读。我是反方向,本月和大家共读《北平旅行指南》。
这本书由马芷痒编,张恨水审定,手头的PDF版载系民国26年4月4版,查了下这本书的初版,应是民国24年(即1935年)。特意讲这些时间是想先聊聊这本书出版的背景,其时民国政府已定都南京,北平丧失了首都的政治身份,要如何重新定义自身呢?当时的共识是文化是北平这座古都的重要名片,北平应建设成为东方最大的文化都市。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注:书中卷六,之一政军司法,第一个即是政务整理委员会)在1933年物色袁良担任北平市长,开始了涵盖市政、文保等领域的“旧都文物整理计划”(主要包括:《北平游览区建设计划》《北平市沟渠建设计划》《北平市河道整理计划》)。在游览区计划中,市政府组织人员编纂了带有导游手册性质的《旧都文物略》与《北平旅行指南》等,前者由市府秘书汤用彬编写完成,后者就是本期共读书目。
说完闲话,回到这本书,结合本期“穿越北京”的主题,这次最想聊聊的是里仁街、半步桥、自新路这三条路以及京师模范监狱。
说到穿越北京,作为一个在京居住十年以上历史的外乡人,谁还没点穿越北京的经历呢?你是否也曾在某个早晨漫步倾听那些有着上至少两三百年历史的胡同?你是否也曾在夏日的夜间步行十里感受这京城霓虹?你是否也曾和朋友们用脚步丈量二环、三环乃至五环?无数次穿越,若干风景,不同心绪,但总有几个地方(地名)十余年来念念不忘。
比如,里仁街。我无数次走过这个地方,一想起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温暖、安心,夫子在《论语》里的教诲仿在耳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据说里仁街原来不叫里仁街,最早是祀神场所,叫里神街, 改名不过百年。
对里仁街印象深刻,也跟半步桥密切相关。第一次知道半步桥,是办案需要去宣武法院(注:因宣武并入西城,宣武法院现为西城法院南区),乘公交车过去,站名就叫半步桥,下车后可见路牌,再走几步有去法院的指示牌,穿过一条胡同,走到头左转就是法院南门。这个地名让人想到“一步天堂,一步地狱”,而后会情不自禁地会问:半步呢?那时我刚执业不久,经常琢磨纪律惩戒与执业风险的微妙距离,从某个角度看,自觉半步是更难的一件事,半步似乎需要比一步更自律、更精微,在半步与一步之间,念念里仁街,好像有了这两者都有了特殊的意味。
多年前的一次法院之行,让我记住了里仁街、半步桥,当然十余年来我又多次与它们相遇,且都到了里仁街、半步桥,自新路还远吗?自新路大概建于1918- 1919年间,位于当时的河北第一监狱监狱正门前,因系监狱犯人所修,故名自新路,取悔过自新之意。当然,近年念叨起自新路,则多是因为二曲先生在《悔过自新说》里写到的“悔而又悔,以至于无过之可悔;新而又新,以极于日新之不已”这句,私以为,自新不仅是给民国年间修路的那些人的忠告,也是给每个走过这条路或心中惦念这条路的人的箴言。
走过自新路,就是民国时期的河北第一监狱了。《北平旅行指南》卷六政军机关部之一政军司法里,北平地方法院、高等法院第一分院之后,就是河北第一监狱(位于姚家井)。
河北第一监狱的前身是京师模范监狱。谈到京师模范监狱,就避不开1860年代开始的清廷出国考察,使团参观了欧美的现代监狱,并做了详细的记录,此后监狱制度改良的呼声不断扩大。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晚清重臣张之洞等地方大员呼吁监狱改良,与此同时英美日等列强也支持清廷司法改良,其中就包括废止体罚和引进监狱制度。最终清廷也想通过监狱改良换取列强废除治外法权的承诺。1904年沈家本被任命为修律大臣,他以感化原则和现代监狱自新理论相结合(即监狱应从惩罚之地变为改恶从善的感化之地),推动新式监狱的筹办。按照沈家本的设想,新式监狱是清廷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环,新式监狱应该在最先进的国际标准下建立,改良后的刑罚制度能够反映国家的文明程度。于是,有了新设的主管全国狱政的典狱司(隶属法部,法部由清廷刑部改设),开设了监狱法和监狱学的专门课程,翻译了大量的外国监狱管理著作及监狱法,还请了日本司法专家起草监狱规则、制订监狱计划以及编纂刑法章程。
在京师模范监狱建造之前,先在湖北、云南等地试办省模范监狱。1910年春,京师模范监狱开工,建设计划用银19万两,由日本专家设计规划(双层扇形建筑,清廷法令要求现代监狱扇形或十字形),首期工程占地为南北300米,东西270米,折合123亩 。后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工程暂停。民国元年(1912年)5月,司法部接收该监狱并续建,改称“北京监狱”,年底正式启用,其后多次扩建(主要扩建女监和关押外国人的北监)直至1919年基本定型,期间又曾改称“京师第一监狱”,隶属关系还是司法部。1928年,因迁都更名为“河北第一监狱”,隶属河北高等法院。这也是本期共读小册子里这所监狱的隶属关系显示为法院的缘由了。
这所监狱按照现代监狱管理规则设立,包括监舍设计、人员收押程序、劳役、教诲、教育、食物、卫生、医治、接见、书信等等。我特别关注了监舍设施和教诲问题。监舍设计极为先进,最早是单人间,后因为人员太多及财政紧张,大多改为多人间。此外,每两个牢房就有一个电灯用来照明,那时北京城的绝大多数居民可使不上电灯。此外,因为这里主要关押刑期较长的犯人,为促进感化,所有犯人都要听关于信仰和道德的报告,教诲室则体现了极度的包容性,墙上挂着五位名人肖像,分别是:孔子、老子、耶稣、穆罕默德和约翰霍华德(英国监狱改良者)。经过训练的僧侣每周末来授课,基督教会也每周来布道。
1920年代,中国的监狱改良获得极大发展,遂向各国提出结束外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各国以中国司法体系达到法律科学的水平作为放弃治外法权的先决条件,并组成巡回委员会检查法庭、监狱和司法系统的日常工作情况,详审司法部发布的命令文件,认可已得到逐步改善,此后数年间陆续废除治外法权。
如今,姚家井已经没有了这所“三朝”监狱(1990年代停用拆除),新楼盘拔地而起,那些修筑自新路的人也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路也不是百年前的那条路,幸好,“自新”的理念还在,从自新路,到半步桥,到里仁街,那些善念仍警醒着路过、听过这些地方的人。
今晚二条
云游记·去石屏
之
也许存在一个避世之地
往期
TAN
回顾
《北平旅行指南》是遭遇降级的迷失北京| 新老东京旅行指南之客舍何处| 写得这么细,就怕你被坑| 散文式旅行和小说式旅行| 那些年,我和孩子们是这样穿越北京城的| 按「梁陈方案」改造这座城| 别把菜单误认为是食物| 无论如何,我感觉到那就是北京了| 我在北京的三个“世界”| 带上这份攻略,想象尘烟中的北平城| 如果,如果北京不再是首都| 电信往事考古:由晚清日本游僧一则北京纪事说开去| 凌晨三点半,我在家乡找一支烟| 一期一会:帝都租房记| 纺织城里的职工是很自豪的| 喝多了,我的北京便烂熟于心了| 不安的佛教徒| “走异路,到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 浓淡稀稠,一起喝豆汁儿的,难找| 如果真穿回北平,记得去“敲一杆”| 时空穿越指南| 北京一半以上的副食供应曾来自这儿| 考导游证的,没一个本地人| 到一个地方出差,就买一份当地地图| 北京杂情记忆与北京居住小史| 孔子周游指南|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