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与死亡

2021002

关于死亡的画

1940 年,欧洲战火已经燃起。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Vyacheslav Molotov )应邀访问柏林,双方初步达成划分势力范围的“政治合作”草案。而就在两个月前,希特勒( Adolf Hitler )早已制定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新签署的那一份草案,只是一团不具实际意义的废纸而已。

希特勒与莫洛托夫 1940 年

元首府中的会谈,庄重严肃。双方各有算盘,在时有时无的军机起落声和决定数百万人生命的讨价中,现场气氛变得愈发诡异,恰如希特勒身后的那一幅画——《死之岛》。

它是瑞士画家阿诺德·勃克林( Arnold Bocklin )完成于 1883 年的画作。这一年,马奈( Édouard Manet )离世,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刚刚拿起画笔,开始勾画一些简单速写。半个世纪后,希特勒被推选为德国总理的当年,将《死之岛》购入,一直悬挂于府内显要位置。

死之岛之三 勃克林 1883 年

如题所示,这是一幅有关死亡的画。

陡峭的岩壁孤立水中,四周一片冷寂。岛的入口,只开向一侧,门柱低矮,柏树高耸,活像一座座墓碑。树与其倒映在水面的暗影,色调浓重,深不可测,预示着与死亡相伴的恐惧感。柏树亦象征对逝者的哀思,它源自希腊神话,由来已久:

一次狩猎,西亚王子赛帕里西亚斯( Zyparissias )误杀了最心爱的小鹿,难以自持,于是请求阿波罗( Apollo )让自己永远悲伤下去。阿波罗无可奈何,只好将他变成了柏树。自此,王子不会死去,也不能复生,永远陪伴着小鹿。柏树的学名为 Cupressaceae,即从他的名字演变而来。

柏树

死之岛,显然是连接冥界的入口。

水面上的孤舟,慢慢划进阴郁的狭小港湾。冥王哈迪斯( Hades )的船夫卡戎( Charon )手持长竿,渡河而来。白衣意味着使命的神圣,船头棺内的躯体,正由卡戎护送入岛。

进行中的一切,看上去圣洁又肃穆。死亡,或许本该如此。

渡河

实际上,它不是唯一一幅描绘死亡的画作,从 1880 年至 1886 年,勃克林先后画出了五件《死之岛》,尺幅各异。除去希特勒收藏的白天《死之岛》外,其余皆为更加忧郁的黄昏景色。

1880 年初,最初的《死之岛》诞生——天际最后一抹余晖,洒在小岛的岩石和白衣身上,明暗对比之下,原本厚重的画面氛围,变得更加沉重。卡戎放下船桨,小船缓缓漂入黑暗,白衣站定,渡送逝者。

死之岛之一 勃克林 1880 年

就在这一幅《死之岛》即将完成时,远道而来的美国收藏家玛丽·伯纳( Marie Berna )看到了它。

站在画布前,久久不能平静。她从未见过把死亡塑造地如此坦然又如此严肃的作品,她希望勃克林以此为蓝本新创作一件《死之岛》供自己收藏,以纪念刚刚死去的丈夫。

死之岛之二 勃克林 1880 年

几个月后,他画出了第二幅《死之岛》。

孤独的岛屿浸泡在蓝色的天空与水面中,忧伤而静谧。应玛丽请求,白衣被描绘的更加瘦弱,像是女性身体,她视自己为白衣渡送者,正护送丈夫的躯体前行,而不是由其他陌生人来代替。

玛丽接受亲人的离去,但在通往冥界的路上,她想要丈夫看到熟悉身影的陪伴。

渡河

画下前两幅《死之岛》时,勃克林 53 岁,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一位籍籍无名的画家。那个时候,印象派与学院派正在激战,慢慢获得了认可,而勃克林的画作,既非古典,又非前卫,极少受到关注。

出生于瑞士的勃克林,早年曾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学习绘画,这次出行地的选择,注定了他与法国印象派不会相交,两者只能是互相对视的平行线。幸运的是,他在那里认识了年长 20 多岁的费尔巴哈( Ludwig Feuerbach ),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

被称为德国最后一位古典哲学家的费尔巴哈,对勃克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那部《论死与不朽》的著作,抨击了个人不朽的概念,拥护斯宾诺莎( Baruch de Spinoza )等人提出的“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的哲学。

那个年代,对个体死亡的正视和尊重,或许为勃克林的《死之岛》提供了潜在的思想基础。

死之岛之五 勃克林 1886 年

自《死之岛》问世后,勃克林成为了当时的知名画家,订单开始增多,追随者开始出现。他相继完成了第三幅白天版本和第四幅《死之岛》,只可惜,后者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目前只留有几张不太清晰的图片。

最后一件《死之岛》出现在 1886 年。船只几乎靠岸,棺木上增加了红色装饰,门柱和石屏变高,白衣在门前鞠躬,即将引领亡魂走向冥界。

对比希特勒收藏的第三版,这幅画的岩壁更加柔和,整体色调偏暖,甚至多了一丝暖意,似乎预示着“生”的意愿正在发生。不过,《死之岛》的构图与设置,已经隐喻了某种意义上的轮回——柏树素有生殖崇拜的意味、港湾象征女性,死亡的到来即是新生。

渡河

1901 年,勃克林逝世。

5 年后,18 岁的基里科( Giorgio de Chirico )去到德国学习,在勃克林画作的启发下,他开创了神秘的“形而上”画派。这个短暂的流派,又对年轻一代的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和达利( Salvador Dali )产生了巨大影响。

诗人的快乐 基里科 1912 年

又过 3 年,古典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 Sergei Rachmaninoff )为躲避俄国动荡局势,去到德国定居,他在德累斯顿依据一张《死之岛》的黑白照片,创作了同名交响诗《死岛》——

乐曲一开始,定音鼓与低音提琴宣示了远方渐近的卡戎、亡魂及孤舟。大提琴以节奏和固定的音形提示一阵阵划桨的动作──这也是贯穿全曲的节奏动态。你可以想象,在黑夜的海面上,随着越来越近的桨声,某种神秘的仪式,就要开始了。

交响诗封面

对部分观看者来说,勃克林的《死之岛》是阴森可怖的,这或许源于死亡本身的摄人力量。

对另一部分观看者来说,《死之岛》又是震撼可接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们被印作明信片,广泛流通于前线士兵与家人的信件中,面对一次次平凡个体的死去,这些被缩小印制的画作竟给人以些许慰藉——

死亡,使人心生畏惧。但死亡的到来,理应受到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