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17)

​《黄帝内经》一部关于长寿的宝典(17)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谭电波研究团队

【拓展】

君主的“良臣”肺者,相傅之官

肺叶白莹娇嫩,不耐寒热。肺司呼吸而外合皮毛,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因肺能协助“君主之官”的心调节气血运行,故称“相傅之官”。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同时肺又有气道通于喉, 清浊之气由此出入。吸气则使肺舒张满于胸中,因其在五脏六腑中的位置最高,所以古人又称肺 为“天”。而心居于中间,就好像天上的太阳。而气在胸中激荡鼓舞肺脏便会张大,因此,也有称肺气为“大气”。肺通过呼吸功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正是由于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了人体气的生成。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与呼吸功能有关,即肺主呼吸之气。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这一功能又取决于肺司呼吸的功能及肺气宣发肃降运动。肺气宣降正常,则呼吸均匀协调;吸清呼浊,是人体之气生成和运动调畅的根本条件。

肺主一身之气,特别体现在宗气的生成方面。宗气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与肺从自然界吸人的清气相结合,积于胸中而成,宗气能够贯通气血,完成气体与血液的交换。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宗气的生成。而宗气通过心脉布散到全身也要靠肺气的协助。所以肺主持一身之气,是通过宗气的生成与布散来完成的。

2.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肺除了主一身之气外,同时还有通调水道的责任,肺主“通调水道”,出自《黄帝内经》对津液生成输布过程的论述。             《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主通调水道,即指疏通调畅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肺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为“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而完成此功能主要依赖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养生小知识:

秋季怎样养生?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的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所以秋季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那么,秋季怎样养生才有好的效果呢?

1、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调节心情

秋季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的季节,这是由于经过了炎热的夏天,人们消耗过大,体内的营养和水分都不足。进入秋季之后就容易出现秋燥。特别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对于天气变化适应能力较弱,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调整情绪,也可以在饮食上多食用一些清燥润肺的食物,比如梨、甘蔗、百合等。

5、体育锻炼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锻炼时,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