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主角为什么叫丁元英?这三个字有特殊含义么?

郭德纲近日做客《鲁豫有约》,称自己不适合做生意,“入佛门六根不净,入商界狼性不足。”鲁豫显然没有听说过这句话,用天真的口吻反问:“经商需要狼性吗?”

这句话,出自豆豆2000年出版的小说《背叛》。

5年后,豆豆的经典作品《遥远的救世主》面世,至今仍然是讨论不衰的网络热点。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热播之时,曾有人在音像店一口气买了50套。

两部小说,都塑造了一个有鲜明狼性的主人公,都是强人与无明众生的互动游戏。《背叛》中的主人公宋一坤设了一个精妙的诈骗局,而《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以扶贫设局。

前者还算在商言商,后者在商场中又植入不少形而上的思索,是以出世之姿谈世间法。

丁元英:德国文化血统下的中国觉醒者

豆豆在塑造丁元英这个人物的时候,就决定给这个男人注入天地间的英华。

这从他的名字上就可窥见一二。丁,成年男子;元,《说文解字》:“元,始也。从一从兀。”

道教三清之尊者名号曰“元始天尊”;“英”,英华、英才是也。丁元英,即英华所聚、灵气所钟的男人。所以他是魔是鬼,是极品混混。

丁元英批判中国文化时说:“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对这个“靠”字的批判,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一个认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履行自己责任的人,当然更谈不上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价值、独立人格所在,也就只能期盼“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只能把聪明才智用在种种“破格获取”的方式上。

所以中国人喜欢内斗,喜欢搞阴谋、耍手段,喜欢侠客,喜欢打土豪给自己分田地。究其文化根源,就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没有意识到也不愿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个没有个体独立人格、没有个人责任观念的社会,一个每个人都无法明确自己位置的社会,是“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的社会。

于是,强者豪夺、弱者欺诈,心黑者酒肉臭,良善者冻死骨,便为常态。

但是,丁元英是中国人,无论他对中国文化感到多么自卑,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多么激烈,他都无法逃脱由血缘和肤色带来的文化烙印。

老黑格尔说: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

“困了睡觉,饿了吃饭”,这就是解脱!

灵魂归宿在哪里呢?人生价值在哪里呢?

无论灵魂归宿也好,人生价值也罢,都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找个理由,让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活着。丁元英服膺于芮小丹的自如自在,随性而为,称这是境界。

这确实是境界,不过这个境界绕来绕去,还是绕回到了庄子那里,要么当个逍遥居士,要么混迹凡尘。这也就是丁元英关于人生价值的最后判断了,因此称之为“极品混混”,确也恰当。

女作家往往长于挖掘自我,拙于描绘社会,但这部小说的广阔视野和思想深度,以及对商战的描绘,都是极其罕见的,明显超出了普通20多岁女作家的驾驭能力。甚至一直有人怀疑豆豆背后另有高人。

这部小说的思辨色彩和精妙设局,都让人读得十分过瘾,如饮琼浆。

有人问我,看过《天道》的还需要看《遥远的救世主》吗?

答案是需要。

因为电视剧内,因为一些“不明”原因,有或多或少的删减。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成功学图书,买完来看是有一点收获,但是你只能看到的是一个层面,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样,但是在《遥远的救世主》中,你能看到前因和后果。

《遥远的救世主》里面的领域包含文学、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数学等等,里面讲到的NT思维,现在被各个领域的高人所使用的,只是普通人还触及不到。

成事的逻辑,就是会把自己手里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运用到你想完成的事情上。在这本书中,你会看见形形色色的人物,半人半神的丁元英、高境界的韩楚风以及琢磨不透的冯世杰。

这个不同人物的背后,是不一样的人生格局。

不论男女,不论在什么年龄阶段,身处什么角色,为学,为商,为政,还是为人父母,都能从其中汲取到所需要的“处世智慧”。

阅尽世间万本书,不如读懂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