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得了多动症,还是自己吓自己?
同事的女儿两岁多了,一天到晚上蹿下跳,没有片刻消停,让他很是苦恼。孩子淘气,家长免不了要多遭罪,一会儿把杯子摔了,一会儿把床单扯了,一会儿给自己磕了,真是焦头烂额。
同事说,她这属于多动症,我小时候也是这个病,家里给我吃了很多药,但是没什么好转,所以我从小就没法安静下来好好读书。
我开玩笑说,看你现在不挺好吗,在电脑跟前打游戏一坐就是一天。他说那不一样,打游戏也在动啊。
我给他举了很多例子,想告诉他你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你没病,但是他认定了自己有多动症,这么多年了,不可能是假的。最后我也不再试图说服他,万一人家真的有病呢,毕竟没病的人怎么会非要认为自己有病啊。
“多动症”这个名字并不新鲜,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可究竟什么是多动症,它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危害,这里其实存在极大的误解。
事实上,如果你给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做身体检查,他和正常孩子并无不同,既没有血液成分的差异,也没有身体器官的变异。因此临床上诊断孩子是否具有多动症,通常只是大夫对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询问和测试,最后大夫得出结论:你孩子属于多动症,我给他开点药。
从上面的诊断标准来看,每一条都很模糊,比如怎么叫“注意障碍”呢,怎么叫“活动过多”呢?“注意障碍”这种事,我们大人有时候也能遇到吧,比如很多人成年之后就很难再静下心来读书和学习,莫非也都有多动症?
在治疗方面,开的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孩子中枢神经兴奋,从而让孩子变得安静。这些药往往有一定副作用,比如食欲减退、失眠、头晕、体重减轻等等。
医生的诊断本身就不严谨,加上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医生也会宁可多开药,而不是告诉你孩子一点事儿没有。即便碰到好心的医生,说你的孩子很正常,反倒家长可能不干了,他总觉得孩子太淘,他一定得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这个医生说没事,他就会去找下一个,直到有医生说孩子多动症,他反而踏实了。
毕竟很少有家长会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上作反思。
最后医生开药了,吃的药比较贵、有副作用,这些都只是显性的问题。家长意识不到的危害是,孩子从小被打上了多动症的标签,这会影响他的一生。就像我的那个同事,当他遇到自己静不下心来的事情时,就很容易归因为曾经的多动症,从而放弃努力和改变。
并且,当他的孩子又出现淘气的一面时,他会第一时间想到多动症,造成恶性循环。
很多孩子小时候调皮捣蛋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排除有不少做的特别过分的熊孩子。这一部分是孩子的天性好动,另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就像很多孩子在不同的老师的课堂上,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相信这点大家都有体会。
所以有时候如果家长能改进教育方式,让孩子懂得正确的规则和边界,加上正确引导,长大之后也是很正常的人,并不会走在街上莫名其妙给人一棒子。
可能上文我的论据还不足以让你认同多动症很可能只是一个伪概念,关于多动症的前世今生,超级畅销书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有一篇很长的文章,做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对于我上面的结论有疑问的朋友不妨认真研读一下,我想会有很大的收获。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哪怕你不爱读书,对你也很友好,因为她讲了许多生活中的小案例,作为家长几乎是一定会碰到的。
比如孩子打针怕疼怎么办,孩子把家长昂贵的化妆品霍霍了怎么办,孩子磕到家具上了怎么办,孩子作业太多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了怎么办等等等等。
举个例子,当孩子不小心磕到板凳上了,很多家长会假装打板凳,说这是坏板凳,把我们的宝宝磕疼了,要打,然后孩子破涕为笑。这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好像没什么毛病,但是尹建莉说:这会引导孩子喜欢把责任归罪于他人,自己永远没有错,并且让孩子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对立。她的做法是,先表达对孩子疼痛的理解,然后跟孩子说,宝宝很疼,小板凳也很疼呀,妈妈给宝宝揉揉,然后我们也一起给小板凳揉揉疼好不好?
很小的一件事,不同的处理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后者会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理解对方的痛苦,并善待他人,而不是仇视对方。
我做了一张思维导图给大家,很多场景可能都是你曾遇到过的,心怀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