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北京日报》整版报道北京发行集团特色书店
1949年成立的新华书店,陪伴了几代读书人成长。如今,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国字号”书店以昂扬的姿态步入了数字化时代。焕然一新的新华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图书卖场,更是综合文化体、公共文化空间和社区文化会客厅,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助力“书香北京”建设,促进和引领着首都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2021年9月16日,《北京日报》「京韵周刊 首善」专栏整版报道北京发行集团旗下十多家特色书店。
一起来看看都说了啥。
静谧的自习室
华灯初上,秋夜微凉。
来往的行人,走到和平里新华书店前,眼前一亮——“新华书店”的霓虹灯招牌上,多了“朝闻自习”四个字。
老书店里的自习室什么样?
入口处摆着小吃、茶叶等免费食品,还备有酒精消毒液、花露水、驱蚊灯。
再往里走,一道宽大的门帘将空间一分为二,外面是图书选购区、阅览区。里面是自习室,一个个隔断营造出安静而私密的空间;墙上可见“你要努力,你想要的要自己给自己”“静心”“自律”等励志词句,坐在其中,仿佛回到学生时代。
朝闻自习室
“朝闻自习”刚刚试运营半个月,深受上班族、学生族喜爱。暑假期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大二的小窦常常背着电脑来自习。他打开电脑,插上耳机上网课,累了,就翻翻书架上的书。“在家里静不下来,学不进去,到这里就不一样了。”
在一家大型国企做文案策划工作的陈女士花一元钱体验价,走进“自习室”,“平时住在公司宿舍,有紧急工作加班任务,还得跟舍友'抢’电源和桌子。现在我随时提上笔记本电脑就能来办公,店里还提供免费的茶水、咖啡、零食,熬到半夜也不怕。”
“朝闻自习”的运营负责人还向外卖小哥发出邀请,“欢迎小哥们累了来歇歇脚、充个电。”
在和平里新华书店负责人眼中,“朝闻自习”的尝试,使书店成功融入附近居民的生活中,成了大家的文化客厅。自打自习室一开,每天到店人数比过去至少增加了几十人,文具、图书的销量也比以往好不少。
新华智能书店
无独有偶。德胜门冰窖胡同居民们最近发现附近的书店有了新变化,成了一家“智能书店”。
微信扫码,一道玻璃门自动开启,明亮的图书世界就在眼前。智能书店虽不大,但图书丰富,经济、文学、少儿、社科等图书都能找到。书店里,有带着孩子来买书的家长,也有职场女性在安静读书,为职称考试冲刺……选好了书,可以放在付款台上自动识别,不用一本本单独扫码,非常便捷。
一道玻璃门,一边是车水马龙,一边是静谧书香,这“闹市求静”的奇妙感觉,令人着迷。
延续书香记忆
位于永安路大街上的永安路新华书店2018年8月升级改造后重新开业,它的亮相成为“老街”上一道亮丽风景,柔和的灯光,通透的落地窗,吸引路人驻足。来书店的读者大多是虎坊桥街道、天桥街道居民。有小朋友跟着妈妈来取前几天订购的点读笔;也有闺蜜相伴在吧台点了咖啡,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还有在自习室里埋头记笔记的学生……
永安路新华书店
上世纪50年代,这家书店名为大众书店,因为是居民楼底商,书店始终保持着原有苏式建筑格局。店长于淼说,2018年书店因改造停业时,附近居民纷纷登门打探消息,以为书店要搬到别的地方去。读者张女士说:“我爸爸当年在这里买过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我也从小在这儿买书。我爸还以为这里不卖书了,伤心了好几天。”
老店重张,给居民带来了更多惊喜——
原本100平方米的书店变为300平方米。书店的格局也大变样,红黄蓝绿的书架,顶棚上的“白云”灯,将新设的儿童阅读区打造成一个童话王国。书店还全新设置了“静谧书房”阅读专区、“求知屋”自习区和多元文创产品专区等,七室一厅的格局,让每个专区都独立、安静,转起来有曲径通幽之趣。
位于东三环的劲松东口新华书店也是一家老店,到今年已走过40年。“这家书店,比我年龄都大。”店长张硕说,小时候上学每天都会路过这里,他的不少辅导书、美术工具都在此购买。
去年10月,书店经过重新装修改造后,将书店面积从270平方米增至480平方米。全新的书店让老读者几乎不认得了,童书区、文创区、文具区、阅览区、会客区,简约大气、色调柔和,白色光带犹如一叶扁舟带着读者畅游在图书海洋。
板厂小学学生郑瑞辰总是和妈妈一起来看书,坐在波浪形儿童书桌前,《我的第一本科学启蒙书》让她爱不释手,她妈妈说:“现在书店变美了,还有舒适座椅,阅读变得更自由,孩子也更愿意来了。”北京工业大学附中学生赵兮兮说,小时候常常和妈妈看完电影再来买书。老书店升级改造后,赵兮兮来得更勤了,她捧着本《呼啸山庄》,开心地说:“这里简直让我惊艳!”
改造升级,一座座承载美好回忆的老书店焕发出新活力,几代人的书香记忆得以延续。
宛如博物馆
主题书店也不再板着老面孔,通过新颖设计、暖心细节,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可能。
抗战书店位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区内,其设计如同战火中的一封家书,将读者带回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抗战书店
进入店内,1937年延安清凉山第一间新华书店的还原模型,向读者展示着新华书店的历史。注视着店内北侧巨幅“百团大战”速写画,仿佛能听到将士们气壮山河的呐喊。店内梁柱上的五角星造型更烘托出书店的主题。
在这家书店,红色书籍是一大特点。抗战历史、人物传记、战役纪实、长征史料类图书,不仅吸引普通读者,研究者也常常登门。店长王颖说,在红色经典中,《红岩》《林海雪原》销量最高。
来书店的不仅有小朋友、年轻人,更有人生经历丰富的老人。一位老人坐着轮椅端详着书店的每一个细节,挑选着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红色经典影片光盘,他的手里,已拿着《柳堡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平原游击队》《白求恩》《党的女儿》……“这多难得呀,我要好好挑。”老人念叨着。
迷你红色主题新华书店嵌入香山革命纪念馆展区,20平方米的空间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图书”和“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专架,一部部文学作品是红色展览的延续和补充。
航天城新华书店
北京航天城,500平方米的“太空梦想”新华书店位于航天礼堂配楼二层。墙上的文化长廊,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王大珩、程开甲、于敏……每一个名字都和中国航天发展历史紧紧相连。墙壁上,分散错落的“太空人”、恒星、火箭模型,把书店打造成空间站。展示柜里,有萌萌的航天员模型。陈列台上,有各类航天拼插游戏。精心设计的水吧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太空能量站”。阅读区与窗外的绿树、室内的兰花相映成趣,显得幽静、雅致。活动区更是孩子们的乐园,小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最新出版的少儿读物,在近千种文创产品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学习文具、网红盲盒和精美玩具。
设计绘图所用的专用圆规、别处难寻的专业建筑图书……坐落于甘家口大厦一层的建工书店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味道。改造升级后的建工书店面积达300平方米,这里不仅是书店,还是一座“设计馆”——创意精美的“鸟巢”天井灯、绿植盆栽吊顶设计、明亮优雅的落地窗,都让人眼前一亮。齐全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类图书,吸引着不少读者远道而来。书店的常客刘先生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他家住望京,“一般书店难寻的《中国古建筑大系》《营造法式》等都能在此轻松觅得,道远,我也得来转转。”
书店不仅仅像博物馆,还可以成为剧场。
以幽默为主题的书店,不仅北京独一份,全国也是仅此一家。位于朝阳门外吉祥里108号楼的幽默书店,111平方米,面积不大,却欢乐多多。一进门迎接读者的就是一面哈哈镜。再往里走,图书阅读空间内,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还有各种类型的幽默图书,帮助读者缓解压力和焦虑。
幽默书店
幽默书店试运营两个月来,许多年轻人一进店就好几个小时,很多人在微信里呼朋唤友,前来打卡。91岁的漫画家何君华一家四口就是听从“朋友圈”的召唤前来“打卡”的,漫画家方成之子也被吸引来了……书店负责人介绍,以幽默书店为主题的微喜剧即将开拍,目前手头已经有9个剧本,店员、读者都能当演员。
贴心的“书房”
进社区、进高校、进园区、进军营、进机关……北京发行集团持续推进实体书店走近市民,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让书店成为市民贴心的“书房”,让阅读无处不在。
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160平方米的学习书店位于一层进门处,透过明亮的落地窗,阳光洒进屋里,温暖明媚;沁心的绿植环绕书架,简洁淡雅浑然一体。静心阅读的读者散落在书店四处,书+咖啡+文创产品交织共融,一杯热气缭绕的咖啡让独处和相遇都充满温度。
北京建筑大学校园内,一弯湖水,图书馆仿佛浮于湖面之上。新华书店位于图书馆一层西北角,在300余平方米的店堂内,连绵不断的山形书架,不规则的LED云形挂灯,与窗外的湖水形成山水云间,相宜而存。大学生们在这静谧、舒缓的阅读空间内博览,感受古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文寓意。
中关村图书大厦四季书房近日试运营,精美的文创、陈列舒适的休闲阅读区,严肃中伴着一丝小清新。近200平方米的空间,集纳了科技、党建、文学精品、少儿等类别图书近万册。艺术长廊及咖啡轻食,以及定期举办的读书互动沙龙、亲子体验、电影放映等活动,都让书店充满了活力和时尚。
四季书房
新华书店近来已在20多家书店试行店长负责制,书店经营、活动举办、空间设置等,都由店长一手负责。店长、店员的收入和每一本书、每一杯咖啡、每一次对读者的服务紧紧相连。
四季书房
位于丰台区科兴路的韩庄子新华书店,今年1月向读者开放,原色木质书架,搭配布艺软包阅读座椅,简约时尚。暑期以来,不少孩子都把书店当成了家庭书房。徐妙涵的父母工作繁忙,假期,她常常会在书店读书超过小半天,“家里还有表妹,有点吵,这里安静,我喜欢在这读书。”
去年12月,韩庄子新华书店店长梁永兴和店员走进社区、学校、单位,共走访了数百人,调查大家对书店空间布局、图书摆放、图书选择的意见。“书店开业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调整店内整体布局,既要突出主旋律,又要突出特色,还要以服务读者为出发点。”
新华书店天坛南门店,书香和花香相互交融,店长张又心时常买来百合、郁金香、芍药,让阅读空间与大自然亲密连接。张又心还把她的生活理念渗透在书店里,比如她采购了茉莉花、玫瑰等20种味道的香薰,装饰书店。
香山新华书店店长邸家虎珍视每一本书,今年入夏以来北京多次遭遇大雨,书店一侧墙壁有些返潮,邸家虎担心图书受潮,赶紧用吹风机加热“祛湿”。
劲松东口新华书店
劲松东口新华书店,书店最深处的三间房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书架上,摆好了《乌丢丢奇遇记》《青铜葵花》《少年特种兵》等少儿读物,店长张硕正在谋划儿童手工坊,“书店周边社区人口众多,孩子们需要这样一个空间。”他说。
如果说过去的新华书店是“千店一面”,那如今的新华书店则正在实现“一店一面”,60余家门店正从卖场功能向学习功能、社交功能、阅读功能转变,走近市民生活,让阅读成为这座城市永不褪色的风景。
专家点评
书店变革还在路上
徐升国
传统书店的消费方式,是短缺时代的消费方式。现在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变,从卖场向文化消费综合体转型、变革,这是实体书店的必由之路。实体书店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以及传统门店的改造、转型、升级,使更多读者回到阅读本身,回到文化交流活动、社交活动本身,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
北京目前正大力推动实体书店向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像北京发行集团旗下的北京图书大厦经过局部转型升级,使读者有了更好的阅读体验;王府井书店也将创建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让读者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外文书店则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会客厅,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通过对实体书店的升级改造,让读者享受更高水平和多元化的文化服务。
作为国有图书发行主渠道,北京发行集团承担着满足人们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的社会责任,在引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北京市民生活方式的变革还在路上,书店行业的变革也在路上,信息社会、知识社会、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很多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新的消费、新的体验正在喷涌而出。
(作者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