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了解吴三桂一生的传奇经历
一直以来就从戏剧,故事听说“吴三桂献关放清兵入关”的故事,但具体内容却不是很清楚。这次有机会到了秦皇岛就到山海关走走。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嘉峪关是“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一东一西两个关口遥相呼应,在冷兵器时代把守着边疆,尤其明朝期间更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关隘,成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当然到了现代,这些“关口”就只成为旅游景点和历史记忆。
然而山海关举世闻名却是因为历史上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吴三桂。因为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让清兵长驱直入才有了近三百年的清朝历史。
以下信息主要来源于百科,本人归纳整理。
吴三桂的简介是这样的:
吴三桂(1612—1678)66岁,字长伯,号月所,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
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继母的哥哥)外甥,吴周政权建立者。
吴三桂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皇帝即位,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早年因屡立战功,又有身为明辽东将领的父亲吴襄与舅舅祖大寿的帮助,在军中地位飞速提升,年仅27岁便升任为高级军官宁远团练总兵。
吴襄的简介是这样的:
吴襄(1592年-1644年),字两环,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之父,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里,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因而被判下狱。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崇祯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不久,北京城破,吴襄被大顺军活捉。后来由于其子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大怒,在永平城西范家庄斩杀吴襄。
祖大寿的简介是这样的:
崇祯元年(1628),镇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升任前锋总兵官,驻守锦州,跟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袁崇焕下狱后,担心受到牵连,逃出关外。经过袁崇焕亲自招抚,返回明朝。崇祯四年(1631),参加大凌河之战,面对粮尽援绝,进而诈降。逃往锦州,继续对抗清军,拒绝投降。崇祯十四年(1641),参加松锦大战,恶战之后随着洪承畴兵败投降,率部投降清军,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从吴三桂的父亲和舅舅的简史看家族有“逃亡”“降清”的背景,起码不是岳飞、文天祥、郑成功这一类的忠贞不屈、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爱国人士。
吴三桂在明朝期间从军经历大致是这样的:
17岁(1629年)考中武举人,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刚刚从军就目睹了崇祯皇帝的无能和多疑,袁崇焕冤案等等。
19岁时(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
20岁时(1632年)六月,为平息山东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参将孔有德等兵变,吴襄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山东,最后孔有德从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而吴襄恢复了总兵职务。随着吴襄官复原职,吴三桂也在当年任游击,镇守辽东。
23岁(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
26岁时(1638年)九月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
27岁时1639年)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
28岁(1640年)明军与清军在杏山(今辽宁锦县杏山)附近的夹马山一带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吴三桂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了其高超的战斗技能,拼命冲杀,与清军血战,但因清军勇猛异常,最终以双方互有伤亡收场。
29岁(1641年)初,清军逐渐形成对锦州的包围之势。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吴三桂等再三商酌,决定冒险向锦州、松山、杏山三城运米,吴三桂在松锦战役中率部遁逃。
31岁(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寿在盛京收到吴三桂的来信,祖大寿将来信转交皇太极,皇太极回信道:“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吴三桂在动摇中,虽然没有降清,但是已经给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后路。春天,吴三桂奉命入关,驰援京师,抵御第五次迂道入塞的清军。行军迟缓,到达时清军已退,但是崇祯还是很器重他,感谢他来北京勤王。五月十五日,崇祯帝在武英殿宴请来勤王的吴三桂等,赐吴三桂尚方宝剑。九月,清军绕过宁远,打下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前后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吴三桂的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城,已经失去战略意义。
这一段可以看出吴三桂自幼习武,少年得志,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也因为有父亲和舅舅的帮衬,平步青云。本来是明朝年轻有为的战将,在抗击清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也算是尽忠职守。
32岁(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俘虏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和父亲吴襄。吴三桂怒而放清兵入关,联清大败李自成。
“献关降清”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军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明朝的灭亡使吴三桂失去倚靠,为了寻找新主,此后一个多月,吴三桂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
大顺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但很快便收到父亲托人送来的信件说:其父一家被抄家,家产被没收,一大家都被李自成关进死牢作为人质而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副将刘宗敏虏去并霸占了。对其他官员也进行了“追赃大行动”。抄家、辱父、霸妻,吴三桂一怒之下,彻底和李自成决裂了,转头清朝,并借助清军势力来攻打李自成,以血心头之恨。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此时,被年初以来的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对当时军事对峙的严重性是估计不足的。
吴三桂得知李自成亲自率军东征的消息后,即派山海关士绅、儒生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高选等六人“轻身绐贼”,迎候李自成大军于北京之东不远的三河县,表示投降之意,以拖延时日,等待清军。
在派赴清军求援的使者携带多尔衮的复信返回山海关后,吴三桂马上又致书多尔衮,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李自成直至行抵关门之时,吴三桂派去接洽投降的代表妄图脱逃,才发现吴三桂假投降的真实意图,但已贻误了轻兵速进夺取关门的有利时机。而多尔衮却在接到吴三桂的二次求援信后,经过一昼夜的强行军,于二十一日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
四月二十一日,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急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
四月二十二,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多尔衮将计就计,趁吴三桂与李自成谈判之机,突然向李自成发动攻击。战役中吴三桂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清兵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至北京,清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归顺清朝之后的为官之路大致如下:
吴三桂被清朝封为平西王之后协助清朝镇压农民起义军,攻城略地,颇有功勋。
42岁时(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攻破缅甸,擒杀了逃往缅甸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并将其处死,授平西大将军,得晋封为亲王,镇守云南,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61岁时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愿被撤藩而起兵反清,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掀起了长达八年“三藩之乱”。
称帝建立“吴周”政权:
66岁时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建立周政权,史称“吴周”,年号昭武。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日,吴三桂登基称帝,改衡州府(今衡阳市)为“应天府”,改钟鼓楼为“五凤楼”,回雁门为“正阳门”,大街名“棋盘街”等,一切用京城名称,册妻张氏为皇后,孙吴世璠为皇太孙,加封文武,百官颁制新历,铸“昭武通宝”、“利用通宝”钱币。吴三桂辖衡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并且开科取士,录取者60人。建造皇帝宫殿九十五间,象征九五之尊。八月举行云、贵、川、湖乡士,录取者73人。
67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吴三桂告别人世。
之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继位为帝,继续坚持反清。
1681年只维继短短三年的吴周王朝宣告灭亡,康熙“平叛三藩”总共用了8年。
以上就是吴三桂一生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