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唐代越窑如此珍贵
越窑的巅 峰期横跨晚唐、五代、北宋三个时间段。有常年为宫廷供瓷的历史,贵气的出生、成熟的烧制条件与技术,越窑无疑是头号种子选手。
越窑青瓷以釉色取胜。从一开始青中闪黄,渐渐变到唐朝的清纯透明。越瓯是文人雅士的心头爱,诗词里常见它的倩丽身影。如孟郊诗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说它色翠如荷叶。施肩吾则说“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说它让搅动的茶汤如袅袅绿烟。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是描绘出这种层山叠翠的青。“茶圣”陆羽的评论更让人绝倒,他说越瓷 “类冰”、“类玉”,能完 美地呈现茶汤的绿与甘。
唐、五代时最著 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 高水平。唐代越窑青瓷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
浙江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与主产地之一。而宁绍平原的上虞地区,更是早期越窑的烧制中 心。其境内窑址上溯商周,下达两宋,体系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两宋之后,上虞制瓷业逐渐衰落,几不成系,越窑一词也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不论怎样,越窑文化却一直是颗闪耀发光的明珠。
唐宋时期,越窑制瓷业中 心已经由以上虞为中 心的曹娥江中游地区转移到以上林湖为中 心的慈溪地区。这是越窑最辉煌的时期,它作为一种普及社会而又彰显高端的产品,在印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以自身的魅力,互动推进着文明进步与交流。当时,“作为南方瓷器代表的越窑青瓷,与北方的邢窑白瓷共同开创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唐代越窑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迅速扩展,胎质更加细腻,釉色更加清纯,并具有玉质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窑还首 次进入宫廷,开始成为“贡品”。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中曾经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窑青瓷。据同时出土的《监送真身……并新恩赐金银宝器衣物帐》记载,唐懿宗所赐物品有:唐·秘色瓷碗“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叠(碟)子共六枚。”这13件碗、盘、碗是唐懿宗(公元860—873年)时期的产品,也是中国最早的官窑瓷器。另一件青釉八棱瓶虽未见文字记载,但上林湖窑址中也有此类瓷片出土,可知唐代的上林湖地区曾经烧造过官窑贡。
唐代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盛世,通过这些瓷器我们也试图接触到了那个时代的绚丽多彩,感受到了人们的智慧与境界。如何鉴别唐代越窑青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的感受与智慧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