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坚:知青时代的“瞒产私分”往事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三百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王力坚:知青时代的“瞒产私分”往事

作者:王力坚

四十多年前,我作为知青到广西博白县龙潭公社白树大队大路塘生产队插队四年(1973-1977)。该生产队主要由邹、张、李三姓组成,生产队的干部职位队长、会计、记分员由三姓人轮任,他们在生产与分配方面的协调合作颇为妥当,有时候还采取“非常规”手段,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利益。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关“瞒产私分”的往事。

生产队长(左二)领着我们知青组在田间劳动

“瞒产私分”是中国农村实施集体化与统购统销政策时期,产生于农民及农村基层干部(主要是生产队干部)中的普遍行为。所谓“瞒产”,为政府部门高估产额,认为基层所报实际产量之所以低于估产数额,是由于农民隐瞒粮食;而所谓“私分”,即政府指责农民将隐瞒下来的粮食私下瓜分,实际上,那是合情合理分配给农民的劳动所得。

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前期(即“三年困难”时期)的“瞒产私分”,主要是表现为高夸、浮夸超额征购粮食,致使农民陷入饥馑危机而产生的抗争手段;而1970年代的“瞒产私分”(即文革时期),则是在常规年景下,通过集体方式进行的常态性行为——将集体经济产品分发给农民,作为农民从集体经济下受惠不足的补充。

由于政府征购的主要是稻谷(尤其在南方),于是私分的农产品便更多的是杂粮(番薯、芋头、木薯等)、经济作物(花生、甘蔗、烟草等),以及其他副产品(酒、糖、砖、瓦等)。如我下乡所在地区,除了稻谷,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等,因此,生产队便将自产或交换来的甘蔗、花生瞒产私分给农民,由农民自行运到集市(自由市场)贩卖。

我在1975年7月25日的日记中载称:“今天生产队竟敢大收花生——三百斤谷换一百斤花生。这是违法的,可谁敢干涉?!社员也不少意见。(合浦县)山口、河浪坡的农民源源不断地担来,直到落夜了还有十担左右未收,因谷子少了,只好不收了。一天共换了四千几(多)斤花生,换去一万多斤稻谷!”

可见,生产队是以“瞒产私分”由稻谷换花生,再分发给农民,一来避免作为主粮的稻谷被强制征购,二来非主粮的花生较容易进入自由市场出售。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民间互利,却也是“非法交换”性质的“瞒产私分”。看来那时候我蛮“政治正确”的,在日记中不无愤慨地表示:“竟敢……这是违法的,可谁敢干涉?!”我日记中称“社员也不少意见”,其实社员是很开心的,还婉转告诫我们不要让带队干部知道(带队干部是公社党委委员)。这说明“瞒产私分”对农民是有利的,基层干部与农民齐心协力争取自己的利益,并且抵制、抗衡外来的压力。

当时,广西正进行“批资批修总体战”,在农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农民的口粮分配,粮、油、糖、烤烟、黄红麻、木材等六种农副产品,一律不许进入集市贸易。但管制时严时松。严时,一旦抓到,货物没收,人则被批斗关押;松时,一般只没收财物,对人的处理较为宽容。我1976年1月2日的日记中记载:生产队的农民用手扶拖拉机私运甘蔗往广东贩卖,途中被拦截,甘蔗悉数(共八百斤)被没收,人则无事放回。可见这种现象已然为常态化,又畏于农民的团结,政府有关部门有时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现象当时在全国都是蛮普遍的。邻村的知青(陈X)告称:“插队时,生产队有很多事情都瞒着外来知青,因知青高X雄是大队副支书。在你们走后(返城后),队里保管员才讲出:每年都分一百几十斤的二口榖,美名饲料粮,实际上分为两种:出米率为60%,接近好谷,出米率仅15~30%,只能煮粥及蒸鸡窝籺。”这里所显示的常态性每年“瞒产私分”的操作还是颇为谨慎、有节制的。首先,尽量瞒着外来知青;其次,以饲料粮的名义分发,仍供人食用;再次,分发的是品级不良的稻谷。

此类“瞒产私分”虽不无可指责处,但更应该指责的恐怕是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令农民丧失自主性的集体化体制。到19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经济改革落实,人民公社全面解体,生产收益主要归于家庭,“瞒产私分”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于中国农村了。

【作者简介】王力坚,原籍广西博白,国籍新加坡,文革中有多年知青经历。广州暨南大学学士与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逾10年,现为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暨历史研究所特聘教授。曾任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台湾元智大学中语系兼任教授,以及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广西大学访问教授。

(0)

相关推荐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二集

    回家(二) 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家庭扣完口粮款后,余款基本就所剩无几! 社员家里劳动力多的,扣除口粮款后,还能有一些结余钱款. 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就惨了.社员分到的粮食越多,所挣的工分钱就越不够交口粮款 ...

  • 往事 ‖ 《曾经巫山》之“门前大树”

    吴 融 /文 它站在这里不知多少岁月了--一棵柚子树. 柚子树郁郁葱葱笼罩着生产队保管室的瓦屋,瓦屋里住着我们三个知青.柚子树下是通往公社的小路,树后面是崖坎,崖坎下是滚滚长江.我们端坐在堂屋里,放眼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缅怀知友:偷盗之师丁兆如

    缅怀知友:偷盗之师丁兆如  作者:李想 题 记 1965年,我们江苏省如皋县的365名知识青年,集体插队到本地江心小岛长青沙的知青大队. 那时,我们韶华正当年.而今,两鬓染霜皆翁妪.不少知友却已撒手人 ...

  • 王力坚:知青年代的传奇故事

    作者:王力坚 1973至1977年,我作为知青在广西博白县龙潭公社插队务农.在知青年代,我经历过不少颇具传奇性的事情.其中三次给我蛮深的印象,虽时过境迁,"传奇性"的色彩愈发浓郁, ...

  • 王力坚:中国古代的另类女性——从“卿卿我我”说起

    王力坚:中国古代的另类女性 --从"卿卿我我"说起 作者:王力坚 "卿卿我我"这成语,意谓男女之间相亲相爱的情形,若从女性角度揣摩,当为小鸟依人状,甚是惹人怜惜 ...

  • 王力坚:古典文学中“女性”符号的两大指涉:艳情与政治

    王力坚:古典文学中"女性"符号的两大指涉:艳情与政治 作者:王力坚 古典文学中的"女性"符号,指诗词作品中以不同方式,或是第一人称(代笔),或是描写对象,或是比 ...

  • 王力坚:浮光掠影温哥华​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 ...

  • 王力坚:闲暇游台湾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五十多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

  • 王力坚:瞧李后主那酸劲儿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五十多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

  • 王力坚:​古典与自然之一,月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608684996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六十多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 王力坚:古典与自然之一 ...

  • 王力坚:​古典与自然之二,桐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608684996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六十多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 王力坚:古典与自然之二 ...

  • 王力坚:​古典与自然之三:日

    作者:王力坚 今儿咱来赏赏日.慢着,只听说过"赏月",没听说过"赏日"的.可不是?月朗风清,一樽好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