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国际化拓展 —— 集装箱多式联运积极补短板
内循环不是封闭循环,旨在强化大循环的竞争力。“双循环”要求对既有的、增量的物流要素进行重组。“双循环”物流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国际市场增速放缓,境外物流网络节点中存在明显短板,国际全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国内方面,尽管受疫情影响,铁路集装箱发送量仍保持快速增长,铁路运载能力不断提升。若要继续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应将港口智能化建设作为发展多式联运的重中之重。中国港口行业正在努力改善集疏运系统,提高集疏运效率,其中走在前列的是上海港和青岛港——上港集团的洋山港智能重卡、苏州ICT项目等均在积极尝试中,青岛港首创全球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
跨境物流方面,作为跨境物流平台的“运去哪”,在疏通全球供应链方面开启了前锋之战——海运订舱将像订机票一样方便;企业将可以像查询快递一样,实时追踪自己货物的运输进展。
若要继续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应将港口智能化建设作为发展多式联运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国际市场增速放缓,境外物流网络节点中存在明显短板,国际全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推进港口智能化 完善境外物流网点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审视优化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陆海贸易新通道发展之路行稳致远。”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在9月24日由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多式联运高端圆桌云会议暨《中国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发布仪式”上表示。
2019年,全球前1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港口继续占据7个,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30.3万TEU,连续10年世界第一;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香港港,排名升至第7位。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对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完善集疏运体系获政策支持
由于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多式联运发展始终保持在快车道上,海铁联运发展呈逆势增长态势,运量增幅达到历史新高。近年来,包括集疏运体系在内的多式联运获得强大的政策支持(见表)。
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重点项目建设。明确提出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推广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标准和规则,提高沿海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港比例,特别是打通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大幅提高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
在国家层面政策逐步细化支持下,地方政府、运输和物流企业积极性不断提高,出台了多项落地政策,为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发展打开新局面。其中,上海市印发《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近期目标:2019年完成海铁联运量12万TEU,实现同比翻番(其中芦潮港站8万TEU,同比增加4倍);2020年完成24万TEU,同比翻番(其中芦潮港站20万TEU,同比增加2.5倍)。远期目标:至2035年完成海铁联运量175万~300万TEU,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按5000万~5500万TEU)比重为3.18%~5.5%,从2021年起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据《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获悉,2019年,上海港实际完成海铁联运量14.7万TEU,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港口智能化建设成重中之重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在9月24日由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多式联运高端圆桌云会议暨《中国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发布仪式”上指出,若要继续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应将港口智能化建设作为发展多式联运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集装箱行业与多式联运国际市场增速放缓,境外物流网络节点中存在明显短板,国际全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为此,李牧原建议:一是将多式联运纳入国际物流体系优化中,形成复合型的国际物流通道,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二是以技术驱动运行模式的创新,鼓励多式联运技术装备创新和信息化进步;三是继续有力有效推动“公转铁”“散改集”进程,发挥铁路在多式联运干线网络中的作用,发挥公铁联运的优势;四是将多式联运纳入区域物流服务体系规划中,强化多式联运系统建设,推动多式联运运行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