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变迁
餐桌上的变迁
刘昆山
“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都把吃饭当成天一样的无尚崇高。古往今来,“食”多次演绎了“载舟覆舟”的悲壮历史。活过古稀之年,回首来路,感触最深的还是与“吃”有关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发生在我们餐桌上的变迁: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是餐桌上“食物匮乏”的年代;八十年代是“食物充裕”的年代;九十年代是“食物丰盛”的年代;进入21世纪是“食物讲究”的年代。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的吃食是受到的严格限制,是现在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每家有个粮本,每人都有定量,定量多少依据工种和身份确定,工人多干部少,职工多家属少。到粮店凭粮本买粮,主供品种是玉米面,白面只有很少几斤,大米也少,只供南方职工。这样,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家家餐桌上的主食几乎都是清一色“金灿灿”的大窝头,职工中午带饭也多是一个“黄”颜色。要说区别只是大小形状上的差异。日子久了人们也想改变改变,于是就产生了口感迥异的“电发糕”和吃法别致的“钢丝面”。加工“电发糕”是工厂食堂的“专利”,将玉米面调成糊后发酵,倒入特制的模具中通电,于是发糕的“蜂窝”特大,口感细腻,回味香甜。人们还是很少到食堂去加工“电发糕”,固然因为要收加工费,更主要的是“不经吃”,尤其是孩子多的人家,吃一次“电发糕”就会超过定量,出现“寅吃卯粮”。加工“钢丝面”更是高科技,将和好的玉米面加入超高速旋转的螺旋机内,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将玉米面从端头挤压成细条,由于硬度高韧性强,比喻为“钢丝”,久蒸不粘,久煮不烂,口感筋韧,经吃耐饥。尤其是拌上菜蔬,不亚于打卤面。
那时若出门,要到粮店去换粮票,或山西粮票或全国粮票。出门在外没有粮票就没有饭吃,有钱也没用。有一年出差到外地,晚饭几个人到饺子馆每人买了三两饺子。同行的一位同事平时饭量大,三两饺子很快就下了肚。正在他眼巴巴地光瞅着别人吃的时候,饭店服务员从后厨端出一大茶盘子煮烂的饺子皮,大喊一声:“不要粮票,算半斤饺子!”我那同事手疾眼快,冲上前去抢了个先,痛痛快快吃了个饱。这事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一直多年以后驱赶不去。
主食缺,油水少。每月三两油,买肉要凭票。好处是那时没人吵吵着要减肥。有一阵北京买肉不要票,于是出差到北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买肉,专挑肥膘肉,纯板油最好。那时蔬菜也简单,冬天只有白菜、土豆。家家菜谱都一样,上顿白菜炒土豆,下顿土豆炖白菜。冬天,几乎家家都要挖菜窖存菜。白菜也不好买,工厂年年要派人到河北去拉白菜。上冻之前,用大闷罐车皮拉回整列车的白菜。大草袋子里的白菜,拉回家去倒出来只有三四颗菜,其余的全是老菜帮子。老菜帮子也舍不得扔,剁一剁包菜包子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农副产品很快地增多了,并迅速地使家庭的餐桌充裕起来了。先是主食由粗变细,白面大米的比例提高了,家里的餐桌上出现了新品种“金银卷”:用白面裹着玉米面蒸的两面馒头。供应的肉由少变多,农贸市场上不仅可以买到猪肉、羊肉和鸡蛋,还可买到久违的活鱼。到八十年代后期,家家粮本上够有不少“余粮”,于是,附近的农民推着自行车,做起了用粮票或粮本上的“余粮”换鸡蛋的生意。心眼活泛的人,不花钱换了不少鸡蛋,可怜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人,直到粮本粮票作废,也没胆儿干这些“投机倒把”的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九十年代的家庭餐桌由充裕变得更加丰盛了。大米白面占据了主要位置,鸡鸭鱼肉轮流上桌。物质丰富了,人们也开始“摆阔”了,婚宴、生日宴、“圆锁”宴等接二连三的举办。开始几年,“扒肉条”一上席,人们几乎是一抢而空;后来几年,太油腻的东西没人动筷了,专盯住“油焖大虾”啥时候上桌,还说什么“鸡鸭鱼肉滚下台,鱼鳖虾蟹爬上来”。正是在这个时期,川菜火爆中华,鱼香肉丝、水煮鱼逐渐成了餐桌上最常点到的菜肴。
进入二十一世纪,餐桌上的食物变得讲究了。吃绿色、吃营养、吃健康,成为一种时尚,饭馆不再是大鱼大肉,有的专门开个“粗粮馆”,吃粗粮反倒成了改善,是追求膳食平衡。现在到菜店看看,绿莹莹的黄瓜、红艳艳的辣椒、紫棱棱的茄子,鲜灵灵的芹菜……没有一点寒冬的影子,分明是姹紫嫣红的春天。
小小的餐桌连着党的改革开放伟大政策,连着我国的大农业,连着农业科技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