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太极拳史略(五)

经典太极拳史略(五)

李新方

辛某闻,未之信也。命弟子观,果如是,即持帖请。辛亦武术名家,身高力大而技精,事日军宪兵队,武界多敬远之。是以巩天民等力劝勿往,师祖曰:“吾何惧哉”!即只身往。师祖身高未及其肩,而方接手,即掷辛肩上而出,跌数丈外,辛拜伏于地,良久不起。复持帖相请者数,师祖不屑与交,辛亦无奈。

解放后,师祖教拳以养生为主,于技击已不肯轻露。虽然,武界名流及各教场拳师,仍多来场观摩。每观师祖行功走架,外收内放,气势腾挪,英武逼人,总不觉技痒欲试,而凡与过手者,莫不心服口服,当即拜师。

有佟醉乞者,身材魁梧,幼习跤术,慕名来访,师祖身高未及其肩。佟曰:“霍老师,练太极拳者也,吾摔跤者也,可与请教乎?”师祖曰:“且来也!”但见师祖接手后,引而即发,接其来势向身后放去,佟背撞板墙,轰然震动,灰尘如雪飘落,佟乃心悦诚服,拜师求学。

又,上世纪五十年代辽宁省摔跤冠军张某,体貌颇亦壮伟,慕名来访,而深为折服,求拜门下,欲学太极拳法引入跤术之中,师祖亦乐教之,然欲求速成,不学走架,用法亦仅得一二。

至若从学养生之术者,其亦多且效也。诸慢性病者,如肺病、胃病、风湿类、消渴、心脑血管病等,习练三五月,莫不效如桴鼓,而后由养生转入技击。市人民医院何盛彬,患胃病、关节炎等多年,久治不效,乃弃医疗之便,从师祖学,宿疾乃愈,遂荐至院中以教医务人员,名老中医王紫封等亦从学,由是而开太极拳医学实证研究之先河,却病之殊效始为医界所共识。

在沈阳,师祖先后设场于大南门外东顺城街,北关火神庙等,教拳讲求走架以体悟拳理,打手以验证拳架,尤重内功修炼而精究理法,于王武李论字字句句皆能口传身授,每打手以演示其中精妙,尝曰:“走架时如有人在前,承揽松放均须有意,不可疏忽。技击全凭神注气转,以意打人;久之意亦不用,走架打手无不从心所欲”。

所传拳械套路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理法分明,简洁实用,风格独特,与各地略有不同,并传有内功心法等之秘诀,诚善之善者也,以经典太极拳派独步武林,而功昭日月。师祖弟子众多,长期从学者有祁春生、李永康、陈渭同等。

李永康老师(1923~2019),山东黄县人,生于医武世家,博闻强志,遍观群书,于学无所弗窥,善诗文,工书法,精术学,尤精医道,活人无数。幼习家传六合拳,又学于著名武术家丁志诚,以技击名,年十馀而赴东北,慕武式太极拳名家霍梦魁宗师之技,从学廿馀年,尽得理法、拳术、打手、器械、内功之传,常与各拳派技击高手切磋,凡与交手者莫不心服口服,每有心得即书之,故所传拳论秘诀颇多,有《李永康老师拳论选录》传世。

愚幼从家父李永康老师学,且有幸得仰师祖威仪,又受教于多位名师,每侍前辈打手谈拳,未尝不慨然而叹观止也,惜乎质钝,数十年来,朝夕于斯,而所得未及前辈之万一,谨为文以志之。《史记》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其是之谓乎!(连载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