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偶然性的积极表现,也不要把它当成昙花一现,要真诚的认可

肖凤德:

这张图里面你会看到有两个圆形,我们一个叫做快乐的循环,一个叫做恐惧的循环。
恐惧的循环往往就来自于逼迫、强迫、控制、监督、惩罚,建设性的动机就是驱使了一个快乐的循环,这个快乐的循环,最后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喜欢、我愿意、我选择、我承担。
那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父母都希望我们的下属和孩子,当然待在快乐的循环里,因为在快乐的循环里,我愿意、我喜欢、我选择、我承担,从而去驱使自己达到想要的那个绩效结果,最后在个人和公司,在个人和家庭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共赢的状态。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致力于让自己进入到这个循环,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自我的激励。
当然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对我们的下属,包括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激励,进行正向的谈话,来形成一种建设性的激励的过程。
否则当我们过度的批评的时候,当我们过度强迫的时候,他们就进入了一个恐惧的循环,那有的人就会困在了这么一个点。
如果我不监督他,他什么都不干,如果我不控制他,他什么都不干,没有惩罚怎么会有进展,记住这就是你的思维模式。
当你的思维模式只用这样一种恐吓、强迫和惩罚的时候,最后你会发现,你只有恐吓、强迫和惩罚,对方才会有行动。
这个时候,是因为我们的选择,我们选择了一种强迫性的、恶性循环的一种思维模式,从而我和我想要改变的人,或者是我想要改变我自己的时候,就进入了这样一个没有办法突破的模式。
那我怎么可以着眼于,从这个建设性的动机,从快乐的循环来入手,那么我们在强调一个具体的点:就是发现他们哪怕是偶然积极的表现,不要把他当成一种昙花一现,不要把他们当成应付了事,而是去真诚的认可,哪怕他们是偶然的,哪怕他们是不经意的一个进展和进步,激励他们,激发他们。
当然在我们的谈话里面始终致力于告诉他们,他们是可以承担责任的,他们是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这就是我们给对方进行自我谈话,积极的自我谈话,输入的一种正向的信念。
当你的累积会让对方进入一种建设性的动机和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可以实现一个更好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