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第A11版:悦读

  又到了色彩斑斓的旅游季节,漂亮的凉帽是这个时候不可或缺的服饰。帽子,曾经是特权和地位的象征,如今成为人人都可以享用的时尚饰品。
  古代平民不能戴帽子
  现在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顶帽子,颜色、款式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但在古代,戴帽子可没这么简单。
  在我国古代,无帽而有巾,人们用丝、麻制的巾来包头或扎发髻,如今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包头巾”便是历史遗留。据史书《玉篇》记载:“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由此可见,巾原是劳动时围在颈部擦汗用的布,由于自然界中风沙、酷热、寒流对人类的袭击,人们将巾从颈部逐渐裹到了头上,在保暖、防暑、挡风、避雨、护头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为帽子的形式。
  奴隶社会时期,帽子一开始只是在官僚统治阶层普遍使用,不过那时人们戴帽子不是为了御寒,而是为了标志,象征着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这时的帽子应该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最初的时候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士大夫戴的帽子叫“冠”,标示其地位和权力的大小,形成一种官僚秩序,就是所谓的中国古代冠冕制度。《释名》提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戴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没有戴帽子的权利。
  春秋战国时期,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学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头”裹头。他们教育学生要树立“轩冕之志”,轩是车子,冕是帽子,意思就是当官走仕途,可见当时坐车子和戴帽子是官员仅有的特权。
  官帽不能不说乌纱帽。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是有区别的。据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
  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由于帽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宋陆游《探梅》诗云:“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到了明朝,“乌纱帽”被明确进入“官服三件套”。《明史·舆服三》中有记
  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乌纱帽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在欧洲曾是身份标志
  如果说帽子在我国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那么在帽子一直很盛行的欧洲,它则是身份的标志。古罗马时,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标志,奴隶们只能头顶布巾保暖遮阳。到中世纪时,教廷颁布法令,要人们将头发遮盖起来,于是开始出现许多简单拙朴的帽形。到17世纪时,帽子有了更明显的身份象征:公民戴暗色帽子,黄色帽子代表破产的人,囚犯戴纸帽子,国王戴金皇冠,等等。同时,人们对头顶上的高度,开始有了异常夸张的崇拜。
  18世纪的皇亲国戚们,除了爱高帽外,更是崇尚编发和假发, 据说当时专业的编发工人会依据雇主需求先打造发梯,再沿着竹梯一路编起来。编完后,才在上面设计适当的帽子和装饰。那时候,在那些宽得不能再宽的帽檐上可以装饰各种东西,比如花卉、鸟标本、水果篮什么的,似乎世间凡有的东西,都可以“堆”上去。宽松膨大色彩艳丽又容易造型的羽毛就成了那个时代帽子装饰的最佳选择。各种不同质地的羽毛被做成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配上盘发就是华丽丽的感觉了。
  这么沉重的帽子如何固定在头发上呢?帽针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帽针就是一种用来把帽子固定在头发上且带有装饰性的长而直的针,18世纪中期出现一直流行到19世纪初期,优雅的男士和女士们会用这种长长的别针插在帽檐上,以稳定硕大的帽子。
  二战时期,物资贫乏,人们忙于战争或者应付生活,这个时代的女性被所处的年代所束缚,即使是贵族也多选择简单的盘发,更顾不上在帽子方面有所追求了,帽子开始回归朴素,斗笠状的帽子就像遮住战争的保护伞一样,被顶在女士们的发髻上。
  20世纪末,帽子艺术又复苏了,期间最著名的帽子领袖人物就是英国王妃戴安娜。虽然帽子在英国皇室的地位至今从未动摇过,但戴安娜王妃戴帽子时轻盈年轻的感觉颠覆了皇室的古板形象,成为平民少女们心中的时尚典范。除了年轻的戴安娜,伊丽莎白女王作为老一辈的“帽子女王”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伊丽莎白女王登基以来已经戴过大约5000顶帽子,每一套服装必定有一顶相配的帽子。
  皮帽被游牧民族带入中原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冠冕开始流行于民间的儒人雅士。晋人陆机《幽人赋》中说“弹云冕以辞世,披霄褐以延伫”。更重要的是,这时北方的胡人带来具有实用意义的帽子——保暖效果极佳的皮帽。
  皮帽历史其实很久远,远古人类狩猎“衣毛而帽皮”,皮帽子和衣着一样,开始都是为了防御酷暑和严寒而制作和穿戴的。北方民族在狩猎业普遍发展起来后,在制作毛皮衣着的同时,就开始制作御寒的皮帽了。不过因为中原地区普遍“汉化”,游牧民族的皮帽子并没有流行起来。
  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特别是盛唐时期的开放风气,帽子的特殊象征逐渐淡化,但是仍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逐渐流向民间。一般的读书人和有钱商人及其子
  弟可以戴帽子,但是仍有区别,有规定的样式,如典型的书生帽和商人帽在五代和宋朝时期比较流行。一般老百姓还是用布把头发束起和包裹起来,叫“方巾”。
  元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终于开始逐渐流行中原,有皮帽、毡帽,元朝皇帝戴的帽子也有用珍贵的皮毛做的,上面镶有珠宝。
  到了明朝则又恢复了汉人的“冠冕制度”。清朝入主中原后上至皇帝下至贫民都可以戴帽子了。到清朝末年,西方文化传入,帽子又在社会上普遍流行起来,上至官僚商人,下至车夫乞丐都喜欢戴帽子。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那时出席宴会的绅士头戴高贵礼帽,而拉黄包车的车夫头戴毡帽,甚至乞丐都在用帽子放钱。
  终成女性时尚标配
  从帽子的历史演变来看,中国最初的冠冕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帽子,帽子是从胡人那儿传入中原的,而现代帽子则是从西方直接传入的。
  在我国古代,普通女子是不戴帽子的,女子到了十五岁便束发戴笄,用“巾帼”在后面挽头发或者把头发包扎定型。古代戴帽子的女子,一是皇后贵妃等贵族妇女,有戴“凤冠”“花冠”之类的特权;还有女官可以戴帽子,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唐朝时曾在上层贵族妇女中流行过从胡人那里传过来的经过改进的帽子,叫“帷帽”,四周有纱缦围绕,用来防沙、遮面,防止陌生男人偷看,相当于今天伊斯兰地区妇女的黑面纱。中国女性戴帽子从清末开始,多是效仿西洋女性,起初也可以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后来便彻底成为装饰品和实用品了。
  和中国不同,欧洲女性很早就戴上了帽子,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了,因为教会严格要求当时的妇女遮挡头发,帽子成为她们的必备品和礼仪的象征。18世纪甚至出现了“女帽制造商”。这个词源自意大利米兰,因为在这个时期米兰的手工女帽最出名,品质最优。在那个时代,女性制帽商和客人的关系通常是固定的,就好像如今一些女性和发型师的关系一样。
  在现代社会,戴一顶新潮的帽子是时尚女性追求美的体现,特别是夏天戴的凉帽,已然成了女性夏季防晒装饰必备用品。如今无论城市的大街小巷、旅游胜地,还是乡间田野,一顶顶漂亮的凉帽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给城市和乡村平添了几分色彩。来源:北京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