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诊记:针刺治疗老年痴呆病例

编者按:本文出自胥荣东先生编著新作《灵枢经讲解-针法探秘》一书,下篇:跟师心得感悟部分。作者李景利是先生入室弟子,任北京鹤年堂经络养生学术总监。下文为他的一篇跟师诊记,期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健康。

针刺治疗老年痴呆症病例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 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 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中医古籍对“老年痴呆”的论述多见于“健忘”“痴呆”“呆病”“呆痴”等相关记载中,并已经认识到“老年痴呆”与“髓海不足”的密切关系。如《灵枢· 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脑髓说》中论述:“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并阐发小儿的发育过程及老年智力的衰退现象,其谓:“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明确指出针刺调整“髓海”的腧穴所在。元代滑寿《难经本义》言:“髓自脑下注于大杼,大杼渗入脊心,下贯尾骶,渗诸骨节”。提出脊髓与脑髓相通的特性,对后世认识及治疗“髓海”病变提供新思路。

孙某,女,62 岁,失眠数年,每夜能睡 3 ~ 4 个小时,右眼不自主跳动3年(头部外伤后出现),近一年短期记忆明显下降,话语重复,看人目光呆滞。于2014年3月26 日于新郑市人民医院做CT,显示:左额叶软化灶、轻度脑萎缩。诊断为:老年痴呆症。胥荣东医师于 4 月 5 日、6日两次为其针刺,以督脉、夹脊穴、百会、四神聪、颈枕部筋结(约为风池、翳风、失眠点附近)、眼周筋结为主,同时配合整脊手法一次。治疗后患者明显头脑觉得清醒,右眼部肌肉跳动减轻。治疗二十余日随访,女儿代诉:针刺后患者一直很高兴,表情较前丰富,患者自诉像“换了个头”一样,睡眠也明显改善,睡眠时间能睡到5~7个小时,记忆力较前有所改善。

任某,女,62 岁,首诊:2012年 9 月 18 日,自诉:头脑昏沉,辨别方向障碍 2 年余,近期于家门口出现三次不能辨别家的位置,手里拿着手机不知道怎样使用。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口服降压药控制;2002年轻微脑梗死,无明显后遗症;2007年腰部手术后(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瘢痕),夜间小腿抽筋,一直吃钙片,不能缓解;失眠,每日可睡两三个小时。查体:大椎处有一明显凸出硬结,直径在 10cm 左右,445 比正常皮肤高出近 3 cm。

治疗:大椎筋结深刺,督脉、夹脊穴浅刺,颈枕筋结、百会、四神聪直刺,腰骶筋结、下肢膀胱经筋结透刺,整脊手法每周一次。针刺一次后小腿抽筋缓解,未再服用钙片;治疗三次后,病人可自行从通州坐地铁到城里看病,每晚可安睡七八个小时;针刺数次后血压平稳下降,降压药由每日三种,变为十余日吃一片,血压一直很平稳;大椎穴附近的硬结由僵硬变得柔软,体积也略有缩小变平。后因诸症无碍、兼回家心切,终止治疗。

2013年12月,因眼睛视物模糊、流泪、飞蚊症,于某眼科医院就诊,服用中药后出现严重失眠,于2014年2月,再次寻求胥老师诊治,针刺一次后睡眠恢复正常,小孩夜间啼哭,都未醒转。针刺数次后眼睛模糊、流泪缓解,尚有飞蚊症。2014年4月24日回访,老人称自2012年9月首次治疗后,未再出现记忆及认知方面的问题。

牧樵按:此两例患者均为老年痴呆症早期,虽迁延日久,但病变尚浅。两例患者针刺时,共同的针刺部位为:百会、四神聪;颈枕部筋结;督脉、夹脊穴。其中百会、四神聪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颈枕部筋结直接影响大脑供血,虽《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但临证之时往往不可拘泥一穴,单纯针刺风府危险性大,且疗效往往不理想。通过针刺督脉、夹脊穴提升阳气,改善气血运行。

第二例任姓患者,大椎附近有凸起硬结,由长期低头劳作所致,直接影响到颈肩气血运行及大脑供血,大脑长期供血不足易导致失眠、健忘、脑萎缩、高血压等,医生对颈椎查体及治疗时尤当关注。

本期编辑:成英      审核:景文   改珍

文章来源:《灵枢经讲解-针法探秘》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闻师之言,得养生焉。

练养身体,涵养心志。

养子养亲,养德养性。

行医习武,皆是圆融。

胥老师说常养,是立身做人之本。

我们所养的,是中国人应有的精气神。

大成针道,传承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

大成针道   医武共修

学有师承   忠信笃敬

(0)

相关推荐